01.02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山海经》有个奇兽在共有三处记载,每处记载都不相同!但是却有着一个同样的名字,都是蛇类还就罢了,但是竟然是二蛇一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蛇变了心还是鸟出了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奇兽!

引语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山海经作为一部神怪古籍来说,书上有多种不可思议之物,早在西汉《史记》就有记载,书籍的创作时间已经难以确认,其作者更是不详,年代太过久远,众说纷纭之下难辨谁是真作者。

正文

说道肥遗相信大家应该略有耳闻,在诸多玄幻小说与影视作品中的肥遗有许多不一样的样貌,但是肥遗一物应该并非指一种动物,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有两处记载,而在《山海经:北山经》中也有一处记载。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在《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如下:1.(松果山)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wèi),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2.(又西七十里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依照上文来看肥遗似乎是两种东西,一是长着六翼四足的蛇类,二是黄身赤喙的鸟类。两者说法不一,一个蛇一个鸟怎么看也不是一种动物!而在《山海经:北山经》依旧有肥遗的记载!

原文如下:(北岳山)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这样一看肥遗又像是两种蛇一种鸟!但是这三个基本上都没有血缘关系,松果山的肥遗与北岳山的肥遗还能说是亲戚,而出来个鸟是不是就过分了?

就在今日我灵光乍现,“遗”字在古代通放弃、舍弃、遗留的意思!在《师说》里面有一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个遗就是放弃的意思。

这样说来肥遗是不是某个物种遗留下来的,或者说是逐出族群的一种动物?这只是单单一个字来分析,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传说!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大家都知道蛟在传说中是龙的前身,指的是没有真正化作龙的一种兽,有幸曾听闻别人讲。说的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曾有人在大江湖畔看见一条大蛇蜕皮化蛟,化成蛟后还是保留着蛇的身子,但是却长出了四条类似鸡爪的腿!

这一点与四足六翼的肥遗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明代人的一本《诵幢小品》中记载:万历丙戌1586年,建昌乡民樵于山,逢一巨蛇,头端一角,六足如鸡距,见人不噬亦不惊。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说道这里说一下个人观点,是不是可以说蛟在进化失败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比如四足六翼和一首两身的肥遗,是不是就是蛟进化失败的产物。因为这与龙是在是有太多相似之处!

既然说类蛇肥遗是蛟化龙失败的产物,那类鸟的肥遗可不可能是进化凤凰失败的产物?这样一来肥遗一词也不是不能理解,那就是遗种!传说两大神兽进化失败的遗种!再者“肥”如果通意是“废”这个说法就完美了!

山海经:有着三处记载神通广大的奇兽,但却是龙凤神兽的遗种

在者四足六翼的肥遗,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联想到西方的龙?四足一翼!

总而言之还是大胆的假设,谨慎的求证,小伙伴们有没有听到过关于肥遗的故事,可以留言讨论一下!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希望可以关注、点赞、转发一下,小柯在这感谢大家了!

------------------------

小柯百味屋/杂谈《山海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