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大家是選擇復工還是等待後自己創業?

輕工新技術


我個人的感覺,還是等待復工為好。因為我本身已經40多歲了,又是一個女人,讀書有限。長期的工廠工作環境。讓我對外面千變萬化的創業環境一無所知,老實說像我這樣的人,還是老老實實等待覆車為好,這樣我至少可以賺一份固定收入吧。


樂觀的玲子


我是種田人,早以復工了,己經開耕了,因地方不同,羅定零疫情,除了疫情期間不出門,我們這裡己經解封了。

復工了,開耕了。由於地方的不同,我們按照兩手抓,抓生產,抓擴疫情。

農業與工廠不同,我們不是集體,三二兩就可以作業,絕不會人集,而工廠會人多,人群比較密集。

無論是復工也好,創業也好,只要保持勤冼手,帶口罩,注意定時有充足的睡面,保持營養均恆,注意飲食衛生。儘量多吃一些對身體有健康的食物。只要身體有較強的免疫力,才不會怕。

人必須要有工作,有活幹才有生活,復工開耕種田。







高佬1612


趁已經還沒完全結束,還有時間

我把我的總結和思考發這裡你看下:

疫情後即將爆發的行業:

1.生鮮電商

2.宅經濟 高標準的生活服務,家政、特色服務等上門服務

3.電子遊戲 手遊爆發

4.線上教育 線上線下融合

5.醫療健康 器械產品、在線平臺、O2O

6.心理諮詢 一對一心理陪護、私人心理醫生,養生休閒

7.物流跑腿 同城物流

8.深入社區 鄉村項目 網絡化管理

9.無人行業 場景體驗 虛擬世界+5G應用

10.付費視頻及會員 電影和電視劇的改變

11.新網紅經濟爆發 短視頻+直播,圖文時代→直播時代

12.企業諮詢服務平臺 智庫、諮詢、會計、審計、律師等

13.線上辦公軟件

14.現代製造業

15.新餐飲+新旅遊

疫情後產生的新的變化:

1.價值觀的改變 誠實、善良、正直、公正、愛心、勇敢…

2.信仰的改變 團結、集體主義

3.在線中國 VR/AR

4.生物醫藥技術的升級

5.公司組織架構的變化

6.全國大協同

7.中國速度會更加全面

疫情後將要誕生的超級物種:

1.超級個體

2.超級傳播者

3.超級雲 雲辦公、雲學習、雲購物、雲娛樂

4.超級機器 無人機、無人零售、無人駕駛、

5.超級計算

6.超級組織

7.超級信用

8.超級管道

疫情後將會被淘汰的人:

1.免疫力差的人

2.心理脆弱的人

3.缺乏獨立思考的人

4.逃避責任的人

5.不會修整的人

6.不懂沉澱的人

7.經不起打擊的人

疫情期間要培養的能力:

1.深邃的洞察力

2.靈活的應變力

3.果斷的決策力

4.強大的組織力

5.快速的修復力

6.頑強的意志力


所以,到底是創業還是繼續搬磚,取決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機會只會留給準備好的人;

多分析有哪些機會,哪個機會適合自己,這個機會別人是什麼做的,我有什麼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是否可以賺到錢,做小閉環模型需要經過多久打磨,一個人做還是找團隊做?等等

有不同角度思考可以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關注我,讓職場提升加速!讓創業少走彎路!讓成長更多維度!

還有需要補充的麼?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元創職業規劃


由於疫情尚未全面結束,但是除武漢以外,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已復工,當然應該說,由於國家採取了一切手段,共抗疫情的蔓延,使得除武漢以外,各省己經會復生產。

應該講,對於廣大的職工,只要自我防護,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不要聚集到人過密集的地方,自覺遵守企業的各項制度,尤其是防疫期間所有規定,就是了。而不是因為要復工,而是要生活,企業要把經濟搞上去,不能不再復工啦。

對於受疫情的影響,當然說,有些人確要想自己創業?至於對待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觀點即是這樣的,首先要考慮好創什麼業,自己一定要盤算好,資金,場地,以及一切手續的完善,都得準備好。自己好自為知。

應該講,有工作的人員,最好還是安心的去企業上班,自己應該看到自己的能力所在,做好一個守本分的企業員工,當然對於有能力及有資源的這部分人,還是可以利用非常時期,趕上這班歷車,做好一個創業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講的費話!工人階級都下崗了,全民都搞垮了,只剩點事業單位了!怎復工?2幹多元低保生活費怎創業?指指路!幫幫啦?叫我們怎麼辦?真沒辦法!等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