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一、了解中台思维

近半年来,“中台”概念非常火,从互联网公司,到中小企业都在提。

中东战斗的时候,美军常以7人或者11人的极小班排去作战,这是打击能力非常强的一种组织方式。

之所以敢放这么小的团队到前方,是因为美军有非常强的中台能力作为支撑。

这些能力包括:战斗直升机、舰炮远程支援、战术导弹系统、战斗机支援体系等,这些能力能支持小团队快速做判断,并且引领整个炮火覆盖和定点清除。

借鉴以上方式,我们可以把中台理解为前线的战斗指挥所,通过中台,整合后台的各种资源,为前台的决策提供数据、技术支撑,提高前端人员的反应速度及执行效率。

因此,“中台思维”就是将通用化能力进行整合打包,为业务前台赋能,让前台能根据各种情况,做出快速应对的能力。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前台、中台、后台架构示意图

华为任正非说: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依据的正是中台思维。

那么,中台思维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华为提出的“铁三角”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思维模式。

铁三角中的三个角色分别是: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这三人形成一个“作战单元”,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客户经理是前台,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需求,传递信息;

解决方案专家是中台,负责向前台(销售经理)输送“弹药”。把前台人员了解到的需求,编写成为有针对性的方案,提交给客户。同时也会与客户沟通需求细节,再对方案进行优化,直到敲定合作意向。

交付专家是后台,当前台与中台合作拿下项目后,交付专家就带领实施团队入场实施,进行交付。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华为铁三角示意图

通过对“铁三角”模式的阐述,相信你已经对中台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才能理解阿里、腾讯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中台,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中台是一个公司的能力复用平台”,其中最核心的价值是:能力复用

如果把经营人生类比为经营企业,那人生中台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复用平台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前,灵活调配已有的各种经验、思维方式、知识和技能,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盘点你的“中台能力”

个人可以复用的中台能力包括三点

1、人脉中台

在职场中,人脉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比尔·盖茨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1%的力量

“中台”这个词,从字面上看也知道,它必然要与前、后两端产生链接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前文提到的华为铁三角中的三个角色,就是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能力进行配置的,在业务推进过程中,三个人可以相互配合。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人脉结构的多样化同样非常重要。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下面我们看看如何通过“结构洞”理论来打造自己的人脉中台,拓宽人脉结构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结构洞”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纳德·博特(Ronald Burt)提出的。

博特教授认为,如果两个群体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就好像这两个团体间存在一个空洞。而能把这两个群体联系起来的中间人,就在网络中占据了这个“结构洞”的位置,他们是社会网络中的搭桥者。

你的朋友圈里面,肯定有这种人的存在,他们好像什么人都认识。你上医院看病,排不上号,找他;

装修房子,想找靠谱的设计师,找他;

买车,想找个懂车的人咨询,还是找他。

他虽然不能直接给你帮助,但是通常一个电话就能帮你找到合适的人选,剩下的事儿由你们自己对接,这种人就是“结构洞”。

打造你的人脉中台,你可以把自己变成“结构洞”,或是认识不同的“结构洞”。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扩充你的人脉,在关键时候能帮得上忙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对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鸡鸣狗盗救孟尝这个典故。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受秦昭王君之邀到秦国当宰相。可当他到了秦国后,秦君又改变了主义想要杀他。

危机之中,孟尝君依靠自己强大的人脉中台,在能人异士的帮助下逃出生天,逃回齐国。

在这个典故中,孟尝君就是一个巨大的“结构洞”,他号称门下食客三千,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最终在关键时刻救了他。

华为铁三角中的三个人,其实也是三个“结构洞”。这个小组看似只有三人,但通过每一个人都能链接到他们身后的团队。也就是说通过三个人就能很好地利用公司资源,对前端业务进行支撑

  • 那么应该如何打造我们的人脉中台呢?

很多人认为建立人脉就是一起吃饭、喝酒。不可否认,吃饭喝酒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这些上面的话,往往会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但却收效甚微。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当然,这个交换关系不一定是金钱,物品的交换,也可以是情感、道义上的互助。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打造属于自己的人脉中台时,建议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自强原则

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交换是基于价值的。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必须有一技之长能够为别人提供服务。你的“可交换价值”越大,你能吸引的人就越多,愿意主动跟你打交道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的人生也才能走向一个不断向上的轨道之中。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自己变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2)对等原则

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本质上说的是一种对等关系。挤不进去的圈子就不要硬挤,进不去说明你和那个圈子的能力或是资源不匹配。此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你想获得某个东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反过来,如果你是能力强势的一方,不妨试着接纳比你能力弱的人,说不定他就是那个“结构洞”,能帮你链接另一个领域的资源。

通过这两个原则建立起的人脉圈,就是一个健康的、高价值的,可复用的人脉中台,能为你的职场之路提供很好的帮助。

那如何提升我们的“可交换价值”,使自己变强呢?这就要引出个人中台的另外两个可复用能力:思维中台、知识中台。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2、思维中台

查理·芒格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从芒格的话中我们了解到,思维模型是一种能帮我们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的思考方法。它就像安装在我们头脑中的APP一样,一个能APP帮我们解决一类问题。比如沟通用微信,订餐用美团,打车用滴滴,同理:

当我们需要进行竞争分析时可以用SWOT模型;

当我们需要进行任务管理时可以用WBS模型;

当我们需要进行目标设定时可以用SMART模型。

从上面的描述中,你一定看出来了,思维模型天然具有可以被复用的能力,这也是中台思维中最核心的一个点把不同的思维模型整合起来,组合成我们思考问题的工具箱,这就是“思维中台”

思维中台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时,能把别人或自己之前积累的各种方法、经验、技能,迁移到新问题上,从中找出最佳应对策略。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共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销售漏斗示意图

以销售人员常用的销售漏斗模型来说,可以把一次成功的销售提炼为七个步骤:

(1)定位目标客户群;

(2)发掘潜在销售机会;

(3)确认客户意向;

(4)赢得客户信任;

(5)引导客户立项;

(6)商务谈判;

(7)达成交易。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模型的作用就是把销售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提炼、固化下来,形成可以重复操作的步骤。

所以确定可以复用的关键节点,是打造中台思维的核心

把每一个关键节点组合起来,就成了你自己的思维模型。有了模型,就可以把一个项目的操作方法,迁移到其他类似的项目中去。

如果你刚参加工作,或是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时,建议你一定要仔细阅读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或是培训材料。这些材料就是公司为你提供的思维模型,你只需要根据这些流程、方法去做就能快速进入状态,融入公司

虽然一开始,你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会稍显生涩,但经过不断磨合后,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优化调整,就会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思维中台与经验的区别

看到这你也许会认为思维模型就是个人经验,但在我看来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个人经验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思维模型是对关键节点的客观提炼,它强调的是对过程的控制。

董明珠在格力内部推行的就是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她认为过程控制好了,结果一定是好的,这与中台思维的目标是一致的

而个人经验更偏向于个人主观感受的集合,过多的按经验办事会形成路径依赖。对此张泉灵在一次演讲中说:

原来当你在一个行业里面积累十几年经验的时候,你基本上是一个得心应手,偶尔抓狂的状态,否则就意味着你原来在那个行业里面,那么多年的积累没有积累够。

但现在稍微一得心应手,我就要反思,我是不是有路径依赖了,因为这个思维的路径依赖,极有可能带给你的就是惨败。

现在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这时候不能是我这么擅长,如果我这么擅长,一定有哪个我没有想到的地方,一定有哪个坑我没有去填。

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有些人工作了五六年,甚至十多年,但实际工作经验只有一两年,为什么?因为在后面五六年的工作中,他们用的都是头一两年的经验。

所以说经验主义害死人,比较恰当的做法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把关键方法提炼成思维模型,然后把各种思维模型组合成为思维中台,以此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3、知识中台

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知识库系统,当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解决了一个难题或者发现较好的问题处理方法后,就可以将这个建议提交给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

经过审核后,就可以存入到知识库中,当他人再次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就可以直接将已存入的知识加以利用。

前文提到的华为铁三角,其中解决方案专家的关键能力,就是通过公司的知识库为他赋能。

对个人来说,同样有必要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库系统。个人知识库建好后,就能发挥它的中台效应,能让我们快速调取各种知识、技能、方案等信息,从而解放大脑,让它更好地进行思考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下面我们来看如何打造属于你的知识中台。

  • (1)“人机合一”解放大脑

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

我们的认知方式逐渐从“记忆知识”,转变为“调用知识”。具体包括“存储—整合—提取—运用”四个步骤。

其中的存储、整合、提取这三个步骤基本都能通过各种云存储、云笔记工具来实现。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通过思考,确定了解决方案后,只需从各种工具中调用需要的信息即可。

就好比通过手机打电话,我们并不用记住每个人的电话号码,而只需学会从电话簿中查找、调用联系人即可

所以,学会使用、善于使用第三方工具,是我们打造知识中台的前提。通过这些知识的“基础设施”,我们将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存储和记忆能力,为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 (2)用“标签体系”串联起你的知识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每个人的时间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也是碎片化的。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知识点,成了人与人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谁对“碎片”的利用效率高,谁就能取得领先优势。

为了把各种“碎片”串联起来,我们可以使用大数据中的“标签”概念

标签,简单的说就是从不同维度,对一个事物进行定义。

比如在商家眼中,“人”可以从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城市等各个维度进行定义。

现在很多笔记类工具都带有标签功能,乍看上去,标签和目录的功能好像差不多,都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类型。但实际上,标签要比目录灵活得多

比如图书管理员在整理图书的时候,一本书的分类是唯一的,只能放在一个架子上。一本书“历史经济学类”的书,放到历史类的架子上,就不能再放到经济类的书架里。

目录就相当于是书架,它是一个容器,某个内容放到这个目录里,就不能再放到另外一个目录中。除非你复制一份,但这样管理起来会很混乱。

因此,对于同一本书具有2种或多种属性的情况,就要借助“标签”来解决。可以把这本书打上多个标签,既可以属于历史类,又可以属于经济类,还可以属于人物传记类。

用一句话总结是:分类目录是一对一,而标签是一对多。这样极大的方便我们对信息的分类和调取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3)用“标签体系”打造知识中台

下面我们就看看如何在碎片化场景下,通过标签体系打造个人知识中台

知识中台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其中输入又可以分为常规输入和灵感输入两类

常规输入是指对方案资料、工作日志、问题处理方法等工作信息的记录。

灵感输入是指当头脑中突然闪现出某个灵感,或是突然想某个工作问题的解决思路时,要立刻记录下来。

不管是哪种输入,记录后建议把记录的内容打上相应的标签,这样能通过标签把各知识点用标签串联起来,便于以后的调用。

下面这张图片就是标签使用的实际例子。

复利不只属于时间,用“中台思维”复制你的核心能力,让成长加速

有输入自然就有输出,知识只有能被快速调取,才能体现我们反复强调的“可复用”这个核心思想。

各种碎片化信息通过标签串联起来后,才能形成体系,体系化之后我们才发现知识间的关联,形成中台效应。

所以标签就是负责串起输入、输出两部分的那根线

顺着标签串成的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打通不同知识领域间的底层逻辑,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道”。

此时,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穿梭,灵活应用,达到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台思维能帮我们搭建一个系统能力复用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了人脉、思维模型、知识技能等关键能力的模块化

通过模块化,把这些能力打造成可复用的“产品”,在我们面对问题时,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快速调用相关资源,找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有复利效应的,我们也希望通过中台思维,能挖掘出更多的能产生复利效应的途径,帮助我们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