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由张挺执导,根据莲静竹衣小说《六朝纪事》改编,汤唯,朱亚文,王学圻,俞灏明,梁冠华主演的大型古装权谋剧《大明风华》已经接近尾声,该剧讲述的是汤唯饰演的孙若微历经明朝六帝五朝,见证了明朝的荣辱兴衰。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大明风华》自播出以来评价呈现两极化,豆瓣只给了6.3分,但是在收视率方面一直名列前茅,与靳东《精英律师》并驾齐驱;之所以出现口碑与收视不相匹配的情况原因是多样的。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大明风华》口碑与收视不匹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口碑方面,首先是《大明风华》的宣发做得非常的粗糙,既没有引起观众好奇的热点,也没有亮点的剧情,反而重点突出孙若微,朱瞻基,徐滨之间的感情戏,让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狗血剧。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次关于剧中人物的服道化,特别是汤唯饰演的孙若微,完全没有亮点,而且明朝官员的官服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唐朝官员的服饰,服道化不专业成为槽点之一。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最后就是关于正式历史人物,该剧先是被观众吐槽有黑化朱元璋外貌的嫌疑,随后将历史上贤良温淑的胡皇后描绘成腹黑女,最后更是土木堡之战的原因归咎于张太后的弟弟张克俭的肆意而为,对历史上的人物缺乏足够的尊重与魔性改编成为该剧的失败点。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在收视率方面,首先是细腻的人物群像特征,在该剧中朱家五子鲜明的人物群像成为该剧最大的亮点,朱棣(王学圻饰)虽残暴但有远见;朱高炽(梁冠华饰)将大智若愚展示的琳琳极致;朱高煦(俞灏明饰)野心勃勃但却难以得知;朱高燧(栾云晖饰)深藏功与名;朱瞻基(朱亚文饰)身不由己但又坚持自我;朱家五子鲜明的性格特征引发观众的热议。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次在剧情方面,特别是该剧的前四十集,将明朝“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大明风骨展示的淋淋尽致,这与观众所熟悉的清廷剧不同,大明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276年的时间里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成的风骨成为历史上对一无二的存在。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最后就是关于人物的成长,特别是朱瞻基,从眼光快乐的富二代,经过朱棣的磨砺,权力的诱惑,亲人之间的争斗,最终变得自我与腹黑,内心其实充满了歇斯底地理,这是是朱瞻基的成长的历程,也是该剧的的亮点所在。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朱瞻基与朱祁镇虽为父子,但是性格迥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大明风华》最新的剧情中,朱祁镇兵败土木堡,成为瓦剌人的阶下囚,瓦剌趁机逼近北京,企图恢复蒙古版图,在于谦与孙若微的指挥下,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朱瞻基与朱祁镇同为父子,但是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性格,首先分析一下朱瞻基的成长。

朱瞻基的性格养成记

朱瞻基是靖难之役的经历者,虽然那时候年幼,但是朱棣让他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让其亲眼看到江山是如何获得的,这让年幼的朱瞻基心里埋下了铁血的骨气。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次朱棣五次北征,朱瞻基多有参与,从小经历军旅生涯,与士兵同吃同住培养了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不畏艰险的性格。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最后就是家庭成长环境问题,朱瞻基从小被朱棣留在身边进行言传身教,虽然伴君如伴虎但是在朱棣身边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取舍,做帝王就意味着做孤臣等等,伴随朱棣虽然战战兢兢但是学会的察言观色谨言慎行;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朱瞻基说到底是在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父亲朱高炽虽然看似唯唯诺诺,但是当朱瞻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做得比说得多,替朱瞻基当下风雨;比如朱棣用朱瞻基的性命作为面见朱允炆的条件的时候,朱高炽可以说出儿子要造你的反这样的话语,点醒朱棣的同时,让朱瞻基学会权衡利弊;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特别是朱棣死后,朱高炽用六个月的时间布局,将朱高煦的谋反计划彻底打乱,为朱瞻基的顺利继位打下坚实基础。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母亲张妍,虽然为人性格强势,但是却时时刻刻在为朱瞻基考虑,尤其是在册封太子妃的时候,为了朱瞻基的皇太孙名号,不仅主动进宫对朱棣,朱高煦进行了感谢,而且让朱高炽做朱瞻基的思想工作;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说到到朱瞻基从小在父母,爷爷的关怀下长大,虽然每次都会面临不同抉择,但是毕竟是在原生家庭状态下成长起立的孩子,而且有战争与政变的经历,让其在性格方面阳光,坚毅,刚强,同时也存在着黑暗的一面,毕竟亲情之间的厮杀是最让人难以释怀的,这样的经历与性格造就了朱瞻基爱权势,仁义,但内心纠结的性格,朱瞻基在事业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在感情上是失败的。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朱祁镇性格养成记

关于朱祁镇则恰恰相反,从小体弱多病,大明朝经历的朱高炽与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后,国力可谓蒸蒸日上,在朝政上有孙若微,三杨,于谦替其打理,朱祁镇过得是养尊处优的日子,缺乏生活历练,经历的太少,造就了不明是非的性格。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次与朱祁镇一起成长的并非是兄弟姐妹,而是太监王振,朱祁镇更是因为王振而破坏了朱元璋亲自立下不与宦官为伍的铁律,加着王振的溜须拍马,让朱祁镇产生了上天入地无我独尊目中无人的特点,这也导致了朱祁镇为了出兵瓦剌对孙若微是手段,同时为兵败埋下了伏笔。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最后家庭缺失,在家庭里,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父亲是严厉的一方,用威严管教孩子,修正其错误。母亲,则是温柔的一方,用包容支持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

但是剧中朱瞻基英年早逝,孙若微其实一直扮演的是父亲严厉的角色,于是张太后就成了母亲的角色,张妍出于母爱去疼爱自己的孙子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毕竟朱瞻基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么既然张妍没有问题,问题就应该出在孙若微身上,没能提供如同朱棣般的威严。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角色缺位错位,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母子之间沟通受阻。体现在张妍和若微说的“那些不会和她说的话”。剧中可以看到,若微吐槽得最多的就是“他太不听话了”。我的天,这句话大家是不是从小听到大?小时候只要违逆父母,就会被说“不”“听”“话”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他不听话的”这句话背后隐藏的逻辑就是“都是孩子问题”。父母一再地用这种推卸责任的话指责孩子,除了加强孩子的逆反心理,拉远二人的距离,没有任何好处。剧中的祁镇唯一一次和若微吐露真心,就是那句“你给我的爱就像湿棉袄”。其他的时候,祁镇要么去找王振,要么去找太皇太后。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祁镇为什么那么重视王振,并非他的决策多么高明,而是他至少能够给予祁镇从小缺失的“被温柔”对待的感觉。张妍同理。只可惜这两个人都没什么脑子,把祁镇带坏了。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朱祁镇的问题是现代社会中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心智缺失问题的集中体现

剧中朱祁镇一系列放飞自我的行为,说到底孙若微对朱祁镇讲道理太假大空,家庭教育中其实需要一个权威,比如朱瞻基心中朱棣就是他的权威,但是张妍与孙若微却相互拆台,对朱祁镇来说,这两人都不是绝对的信服的对象,如果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任何一个人活着,都会树立一个让他绝对服从,学习的对象,这样才能引导他的行为。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在当下的社会中,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正如朱祁镇一样,父母为了工作远离家乡,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本身处在高速学习吸收知识的阶段,老人将自己老套或者过时的东西输送给孩子,要么孩子全盘接受,要么出现不同意见,孩子产生质疑,从而影响老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进而导致孩子任性与不满的出现。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就是单亲家庭孩子心智缺失问题,这是目前社会中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大人离婚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一旦夫妻双方离婚,意味着孩子原生家庭遭到破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孩子从小有自卑感,尤其是在校园参加亲子活动的时候,别人的家庭都是父母一块参加,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对此特别敏感;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次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早熟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更早的挑起责任,更早的开始承受压力去保护他人,他们有自己爱玩,希望被照顾,学习与试炼的需求,但是他们面对现实更会自己摸索,承受压力,也不愿意增加父母的压力与困扰,所以他们也是更容易压抑的孩子;

最后就是缺乏爱一个人的能力,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对家,父爱母爱等词没有概念,不在家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懂事后就一直是平静冷淡,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所以任意来去,反正孓然一身,到哪里都一样。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在交友方面,看似每天脸上挂着笑,于人交好,实际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内心的冷漠疏离,不愿意主动加到一个圈子里光交朋友,觉得是件费精力的事情,不太热衷女生间轰轰烈烈的青春与友情,向往君子之交淡如水。

感情慢性病患者,很难喜欢上一个人,就算一瞬间冒出喜欢,那也仅仅是昙花一现,不得长久,不敢去开始一段恋爱关系,没有信心去经营一段美好的感情,总觉得会被这种性格的自己搞砸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其实在《大明风华》中朱祁镇种种不靠谱的行为就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心智缺失的集中体现,在张挺心中朱祁镇的种种不靠谱的行为最终归咎于生长环境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目前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事情。

大明风华:朱祁镇的性格是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孩子问题的集中体现

对于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的孩子,社会不应该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毕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不同,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