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全城尋找雷鋒中...

全城尋找雷鋒中...

雷鋒同志是誰?

雷鋒同志,湖南人 , 1940年出生。1962年8月15日,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因公殉職,年僅22歲。因雷鋒熱於助人為樂,所以雷鋒二字已經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詞。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同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

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中國的幾代人都是唱著這支歌成長起來的

英雄已逝,他的精神是否留存?

全城尋找雷鋒中...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疫情期間,冬天曾來過石泉

“雷鋒同志”們再一次挺身而出

他們是水,滋潤了石泉的土地

是光,照亮了黎明前至暗時刻

是糧食,哺育了春天的生命

全城尋找雷鋒中...

今天,石泉春暖花開疫將散

我們全城尋找“雷鋒同志”!

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 那個 “雷鋒”叫黃家兵

“他不敢進屋蹲在家門口吃飯的樣子,讓人心疼。”

全城尋找雷鋒中...

黃家兵是石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幹部

1月26日,本來是在市場巡查的他

臨時被抽調到集中隔離監測點駐守

由於去得匆忙,黃家兵只戴了一個口罩

就開始了他在隔離監測點的駐守

隔離監測點設立第一天,還沒有伙食

瞭解到其中一名

叫小吳的隔離監測對象是外地人

在石泉沒有親友

全城尋找雷鋒中...

黃家兵就叮囑妻子多做一份飯

回家時,黃家兵也不進家門

在門口的凳子上匆匆扒完飯

就帶著給小吳打包的飯回到隔離監測點

全城尋找雷鋒中...

至記者採訪時,黃家兵已一個多星期沒有回家,縱使家近在咫尺。他說,他暫時回不了家不要緊,要讓他們安全回家。

黃家兵:我回不了家不要緊 要讓他們都能回家

▲ 那個“雷鋒”叫譚可興

“作為支部書記,必須要起模範帶頭作用,衝鋒在一線。”

全城尋找雷鋒中...

譚可興是石泉縣池河城鎮社區黨支部書記

作為支部書記,他當仁不讓地

擔起了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責

人手不夠,他又動員家人

多參與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

全城尋找雷鋒中...

他的女兒譚媛媛

是一名大學生黨員

他的兒子譚智樂還在上高中

參加社區志願服務隊後

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城尋找雷鋒中...

譚可興說,大家心裡都害怕感染。這個時候我就動員我的家人,我的女兒,我的兒子。把他們動員來,身先士卒,通過用我的實際行動,讓大家明白冠狀病

可治可防但不可怕,希望大家積極投入到志願者服務隊伍中來。

譚可興:全家上陣 抗擊疫情

▲那個“雷鋒”叫趙亭玲

“2月3日(晴),今天做了一個可能是我這一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前往武漢一線支援,在疫情核心區域作戰。”

全城尋找雷鋒中...

趙亭玲現任石泉縣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

參加工作已經九年

全城尋找雷鋒中...

疫情爆發期間

趙亭玲看到湖北武漢確診患者數字每天在增加

一批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爭分奪秒搶救危重病人

趙亭玲覺得,她應當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

她把自己的想法寫進了入黨申請書裡,向黨組織請戰

全城尋找雷鋒中...

在武漢的第二天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

趙亭玲減掉了自己心愛的長髮

她說

“我們剪掉的是頭髮,長出的卻是希望。”

全城尋找雷鋒中...

趙亭玲在自己的戰地日記中寫:飛機起飛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話:我們應該隔離的是疾病,而不是武漢這座城市!我,一個石泉小山城裡的普通人,我將帶著這個小山城裡每一個人的希望和期待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戰鬥,我會把你們給我的力量都發揮出去,這一戰我必竭盡全力!

我與武漢的距離--抗擊新冠的第1天

趙亭玲的入黨申請書

在黨旗下莊嚴宣誓,馳援武漢最美護士趙亭玲在疫情一線入黨

釘子的兩個長處

▲ 那個"雷鋒"叫朱清翠

“我們為啥不能堅持呢,為了保護每一個人都得要堅持,人人都有責任堅持。”

全城尋找雷鋒中...

北街社區是石泉縣城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

為在最短時間內摸清社區居民情況

1月28日,剛剛出院的朱清翠不顧腿傷還未痊癒

就立即投入到入戶排查和防控宣傳工作中

雖然天氣寒冷

但每天從早到晚的值守她從未缺席

中午隨便對付兩口,就又回到值守的崗位上

家裡患病的老伴兒也顧不上

全城尋找雷鋒中...

石泉縣城關鎮北街社區志願者

朱欣華跟記者說:

“她家裡還有一個病人,都是腦梗了

有幾次她在工作崗位上

家裡的病人就出去找不到人了

她心裡也很著急,但還是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

(拜)託別人去找她的老伴兒回家。”

全城尋找雷鋒中...

朱清翠只是石泉縣廣大黨員中的一個代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黨員,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面對愈加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繁重的防控任務,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68歲黨員朱清翠:為了群眾健康 有傷也不下“火線”

▲ 那個"雷鋒"叫董安國

“作為一個復員軍人我應該出來,出一點微薄之力。”

全城尋找雷鋒中...

今年86歲的董安國

家住石泉縣城關鎮竹兒灣安置小區

15歲就參加革命隊伍南征北戰

在抗美援朝戰爭時受傷失去了左臂

復員回來後積極參加國家建設

疫情當前,全縣人民紛紛出錢出力

支持疫情防控

退伍老兵董安國退伍不褪色

也攜妻子捐款2000元

資助疫情防控工作

全城尋找雷鋒中...

董安國說:“我六十年前,國家那麼困難,把我從死人堆里拉出來,我活到現在國家這麼好的條件,把我救助著,我現在吃喝國家管著,我的兒女都在外頭,我們兩個老的確實在這裡,那確實國家、組織上人對我的關心那是無微不至的,在現在呢我的家裡又不缺吃,這次看到我們的同胞這麼嚴重的疫情,作為一個復員軍人我應該出來,出一點微薄之力。”

▲ 那個"雷鋒"叫何志財

“因為我是個中國人,我始終相信,咱們黨是偉大的。”

全城尋找雷鋒中...

1月31日,石泉縣後柳鎮社區

69歲的老黨員何志財

來到社區黨支部

要求繳納特殊黨費

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他從電視上看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來的這麼兇猛

特別重災區武漢的情況

感到非常揪心

全城尋找雷鋒中...

何志財說:“受黨的教育時間長了,良心叫我這樣做。”

石泉縣七旬老黨員繳納特殊黨費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心甘情願做個“傻子”的人

▲ 那場“冷清”的婚禮,那個逆行的父親

“當時結婚可能就花了3、4個小時,等我們事情辦完之後,然後我爸又去村上挨家挨戶宣傳,大力宣傳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要求村民不要外出。”


1月28日正月初四

除了窗戶上貼的喜字

沒有嗩吶鞭炮

沒有迎親隊伍

沒有儀式宴席

全城尋找雷鋒中...

新郎劉申柱獨自開車來到新春村

一首情歌接走了新娘包曉霞

父親包月才把女兒女婿送到村口

又轉身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回到單位後,包曉霞也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給入院病人做預檢分診

全城尋找雷鋒中...

為疫情防控工作,為人民的生命健康,婚禮雖然冷清了一點,但包曉霞覺得只要真心相愛,形式並不重要。

“冷清”的婚禮

全城尋找雷鋒中...

把女兒女婿送到村口後,忙於疫情防控而一直未與女兒見過面的包月才說:“作為一個黨員,我們在入黨的時候就唸了入黨誓詞的,把我們個人的利益要放在一邊,要保護大家的利益。”

包月才:一切以群眾生命健康為重

▲ 疫情期間那個“賠”了好幾萬的藥店

全城尋找雷鋒中...

3月3日,民信藥店通過石泉縣紅十字會

向石泉縣城關鎮各社區

定向捐贈5100個KN95非醫用防護口罩

總價值86700元

作為一個商人

呂恩錫卻心甘情願地

做了賠錢的生意

全城尋找雷鋒中...

除了呂恩錫,石泉還有眾多藥商,承諾防疫物資不漲價、不囤貨,做誠信商人,開良心藥店。

記者探訪石泉各大藥店:藥商態度暖人心


那些“雷鋒同志”們

▲“活著,就是為了別人過的更好”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光和熱永遠不會從這世界消弭

正是因為有成千上萬的“雷鋒同志”們

所以石泉挺過了寒冬

迎來了春暖花開

全城尋找雷鋒中...

這些“雷鋒同志”們

他們散佈於石泉每一處

他們是守衛好出入口的一線幹部

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致敬!

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致敬!

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致敬!

石泉縣嚴把各層關口阻斷病毒傳播

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夫妻

持之以恆阻擊疫情 堅信“春天”就快來臨

全城尋找雷鋒中...

他們是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

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全城尋找雷鋒中...

他們是扛起攝像機傳遞信息的記者

他們是積極捐獻愛心的每一位“戰疫人”

饒峰鎮農民捐贈蔬菜雞蛋支援疫情防控

石泉縣池河鎮小夥捐五萬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

愛心捐贈匯聚抗“疫”正能量

石泉縣稅務局幹部捐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石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累計收到各類捐贈200多萬元

石泉縣大學生創業協會給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送愛心午餐

盲人小夥兒捐獻物資:國家幫過我 我要報恩

全城尋找雷鋒中...

在這場“戰疫”中

他們不是一個“合格”的爸爸

陳浩然 | 請保重你自己——給爸爸的一封信

他們不是一個“貼心”的老公

立哥:突然想給你寫封信

甚至他們不是一對“稱職”的父母

我能照顧好自己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工作

但他們卻是一個城市的英雄

許憶凌:給趙亭玲姐姐的一封信

全城尋找雷鋒中...

石泉至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呈現0感染

各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石泉縣新社區工廠全部復工 抓緊完成生產訂單

石泉縣集中開工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7億元

農戶們開始春耕,于田野播撒希望

石泉縣後柳鎮:農技培訓到田間 實用技術助春耕

石泉縣饒峰鎮搶抓農時開展春耕生產

街上的餐飲店陸續開業

石泉縣餐飲店線上營業 外賣小哥無接觸送餐

外出務工人員也被政府包車安全送達

石泉縣協調列車專屬車廂送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全城尋找雷鋒中...

這個城市在嚴格的管控下

漸漸回到了疫情開始前的樣子

全城尋找雷鋒中...

每一個在“戰疫”中貢獻出一份力量的

都是“雷鋒”

這些"雷鋒同志"

他們捨棄了自己的“小家”

保住了一個城市的安寧

我們要向他們說一聲感謝!

因為這些“雷鋒同志”

我們有理由相信

暖春已至,炎夏將來!

全城尋找雷鋒中...

注: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修改標題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