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三十年前常州菜

抗击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呆着不外出也是为国家作贡献。赋闲时期将30年前(1990年左右)拍摄的常州地区饭店大厨们的菜肴照片扫描整理出来,这些菜肴不同于传统家常菜,我称它们是“硬货菜”,在当时普通消费水平的饭店并不多见。偶尔有一些饭店能做出二三道,但是从色、香、味及摆盘的形态上看,均不能与之相比,这些菜肴在当时算是常州厨艺水平的最高体现。现分享其中的部分菜肴给广大美食爱好者、厨师及餐厅经营者,尤其是对淮扬菜系有研究的同好,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这些资料,能将其中已经消失的常州美食继承与发扬光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改革开放开始飞速发展的时期,“时间就是金钱”、“下海”是当时最时髦的关键词。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市场经济,多种经营、个私经济也一片繁荣,常州同苏南地区的村镇企业一样,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眼光看得远的建设者们兴起了学习“华西村”模式的热潮。国家昌盛,百业兴旺,老百姓的日子就过的红火,餐桌上丰富起来的菜肴是当时最好的证明。

这个时期常州大饭店菜肴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既保留了淮扬菜系的特点,也融入了一些粤菜元素,毕竟当时刚流行起来的港台文化,代表着超前、先进的思想意识。通过整理的这些菜肴,也能看出食材的选用与菜肴的命名也是特定时期、特定地点饮食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州除了高档饭店能做这些代表厨艺的“硬货菜”,现今流行的一些常州家常菜(如焦溪扣肉、横山桥百页)还没能登上这些大饭店的台面,它们要在十多年后随着农家乐的兴起才出名,当然这是后话。八十年代末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州本地的这些家常菜开始走上老百姓的餐桌,除了普通饭店,农村地区办在家里的红白喜事,也以这些炒菜为主,如炒肉丝、炒蹄筋、炒肚丝一类。一般宴席标准的流程是先上八到十个冷菜,人齐后吃个十多分钟上一道羹,而后就是这些炒菜,最后糖蹄、甜饭加一个三鲜汤,有的地方还会加个酸辣鸭血汤。

中华美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个地区独有的饮食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发现一些当地的传统美食并结合技术手段,是改变当前餐饮同质化饮食结构的一种方式,是对餐饮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十年前常州菜

沙司网包鸡


三十年前常州菜

蝴蝶海参


三十年前常州菜

鱼唇赏菊


三十年前常州菜

麦穗鳝卷


三十年前常州菜

森林乐园


三十年前常州菜

宫爆樱桃


三十年前常州菜

鸳鸯三丝汤


三十年前常州菜

椒盐裱花


三十年前常州菜

琥珀莲心


三十年前常州菜

鸡火鱼片


三十年前常州菜

双味鳗鱼


三十年前常州菜

金桔粉蒸牛肉


三十年前常州菜

龙舟桂鱼


三十年前常州菜

五洋捉鳖


三十年前常州菜

金鳖寿面


三十年前常州菜

凤尾虾仁


三十年前常州菜

葫芦虾蟹


三十年前常州菜

炒三泥


三十年前常州菜

菊花桂鱼


三十年前常州菜

红枣乳鸽


三十年前常州菜

枣泥桂鱼


三十年前常州菜

文旦豆腐


三十年前常州菜

北京烤鸭


三十年前常州菜

浮油鱼球


三十年前常州菜

灌汤鱼元


三十年前常州菜

乌龙吐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