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當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清王朝從此成為歷史,一大批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的命運面臨著新的選擇。

這群人的不幸之處,在於他們的封建特權被剝奪,而他們的幸運之處,在於他們的經濟上依舊富裕無比,滿清政府期間積累的財富能夠讓他們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辛亥革命

他們中有的人吃完祖業之後窮困潦倒,悲慘至極。也有一小部分人持續經營祖業,過著低調的生活;還有的人則投資企業,成為新興資本家;更有一小部分愚頑分子,逆時代潮流而動,被歷史洪流碾成渣渣……

整體上而言,這群人因為過去長期享受滿族親貴的特殊待遇,身無所長,如今大多依靠原有的財產過著不勞而食的生活。他們不事經營,更恥於自食其力,因此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日暮途窮、每況愈下的可悲命運。


1、慶王府的衰落

慶親王奕勁既有權勢,又善斂財,是王公中的富豪。他擁有大量田產,在華北、東北、內蒙古等地有大筆的地租收入,僅依附在慶親王名下的土地就有1000餘頃,直到民國成立以後還在繼續收租。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慶王府

除此之外.慶王府還有大量的傢俬現款存入東交民巷各外國銀行,如美國的花旗銀行,英國的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俄國的道勝銀行,日本的正金銀行等。民國以後,慶王府龐大的家庭開支,僅靠每月的利息也還用不完。

1918年奕勧病故,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下令由其長子載振承襲慶王爵位。其實,當時的“親王”已無王俸可領。1924年溥儀出宮後,載振亦攜眷到天津居住。在這個巨賈輻犢的商業城市,載振曾試圖開闢新的財源,遂於1928年經人介紹將存款20餘萬元投資於高星橋創辦的新業公司,佔該公司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一。

載振不懂也從不過問經營情況,實際上只是按期享用利息。儘管再不會有大量的收入,但是過慣了奢靡生活的慶王一家自恃掌握有萬貫資財,仍然同當權時代一樣恣意揮霍。

載振喜愛養花、養鳥、養竭呷、逗蟲,不僅花重金選購,還要設專人飼管。他特製了很多精緻的期嶋葫蘆,有的竟是象牙雕成;冬天還要把葫蘆放在特製的銅質箱子內,下面放熱水.外面罩上玻璃,以保持溫暖。載振的二弟更會吃喝玩樂,而且嗜賭,他曾在一夜之間就輸掉數所房屋。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北京 慶王府

同時,他還是天津租界跑馬場的常客。有一次他在買跑馬場的彩票時向人打賭,如果贏了,就把馬場道修成柏油路面。結果真的中了彩,他在得意之餘果然修了一段柏油路,不僅用光了贏來的錢.還另外貼了一筆款。

慶王府的衣食住行自不待言,僅平時飲用的酒就十分講究.每年秋天,要準備若干個大紹興酒罈,每個罈子內裝入上好的白乾酒50斤,外加香圓果3斤、佛手果3斤、木瓜果3斤、廣柑3斤、茵陳草1斤、綠豆3斤、冰糖5斤,密封並寫上年月後入庫.年年照例泡製-批,飲用時依年次取出.週而復始,這就是他家自己泡製的“香白酒”。

後來新業公司一落千丈,銀行的存款也一折再折,載振一家的奢侈生活難以為繼,只好變賣古玩玉器,終使載振在愁急之中一命嗚呼。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北京 慶王府


2、大阿哥溥儁變賣家產

當年作為皇儲入宮的大阿哥溥儁則是另一種境況。他被慈禧太后廢黜出宮以後,便嚐到了世態炎涼的滋味,在淳王府的財產分配中只得到每年幾百兩銀子的待遇;後來與內蒙古阿拉善旗羅王的女兒結婚,得到了一部分陪嫁,才靠這點兒資產過上了一段比較優裕的生活。

辛亥革命以後,他還仗著過去的“大阿哥”身份到總統府去當掛名的參議,藉以領取一份津貼。溥儁一無所長,但卻諳於聲色犬馬。他結識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常到戲園、茶館鬼混,後來竟又學了吸鴉片,因此生活日漸困窘。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大阿哥溥儁

1921年,他的掛名參議資格被取消,斷絕了生活來源,便從變賣古董到出賣房產,最後把所有的家產賣得精光,直至無處容身,只好寄人籬下,靠借債度日,但仍不改惡習,終於積鬱成疾,貧病而死。


3、其他王公子弟

其他王公子弟也多是因為坐吃山空,只得在窮困潦倒時以變賣古董為生。

他們自己無知,又死要面子,所以往往很值錢的古董只用很少一點兒錢就變賣了,以致有人專門做他們的生意,從中牟取暴利。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猜猜他是誰

有一次江西督軍公署駐京辦事處處長齊協民花了200銀圓就買了四五大箱字畫,經齊白石鑑定,其中僅明朝徐渭的手卷一件就價值四五千圓。後來,齊協民為了結交政界要人,以3200圓之價將這幅畫賣給當時的財政總長張弧。


4、遜帝溥儀導致文物流失或慘遭破壞

變賣古董的首戶要算遜帝溥儀,當時他以古物作借款的抵押,僅在鹽業銀行一家借款連本帶利即達一百數十萬圓。因無力償還,只得將大批稀世珍寶任銀行自行處理,致使當時數千件珍貴的玉器、瓷器都以低價賣給了洋人。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溥儀

更可惜的是,一些做工精美的金器竟被無知的金銀商白白毀掉。如有一對被熔化的金塔,每個重500兩,大約有小半人高,金塔共計7層,每個塔角和門上都鑲嵌寶石,燦爛奪目,價值連城;還有慈禧、隆裕的金冊封,均是金絲編織嵌字的冊頁,約長1尺5寸,寬7至8寸,計22頁,也被賣給金店後拆散溶於爐火……


結語:

這些清室的遺老或者王公貴族,由於民國初期的政治舞臺經常受到民主革命浪潮的衝擊,使他們總有-種岌岌可危的失落感,這就更刺激了他們爭權奪勢、聚資斂財的狂熱。

滿清遺老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的生活,變賣家產,致使大量文物流失

但是大量不義之財的獲取並沒有使他們盡享人間之樂,而是更加難以填平精神空虛的溝壑,他們有的為及時行樂沉而一擲千金,有的貪圖享受而醉生夢死,更有的不僅己身受害,而且貽誤子孫……金錢、資產,造成了他們在驕奢淫逸中逐漸淪的惡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