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沙河是淮河上游的一大分支,在周口市同颍河相汇,最后在安徽汇入淮河。沙河历史悠久,古时候航运业很发达,也使沙河两岸很多城市商业发展繁荣。其中就有北舞渡和逍遥两个地方。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北舞渡镇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25公里的沙河南岸,古称定陵,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明、清两代的时候,这里的商业经济达到鼎盛时期,山陕商人云集此地,镇临汝水(沙河),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南连荆楚,北通郑卞,江南百杂商货,沿海芦盐水产由此吐吞中转,是当时豫中重要的商业集散地。鼎盛时期,北舞渡镇的商号多达500余家,素有“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其时北舞渡被誉为中州巨镇,名扬周边数省。统计下来,北舞渡镇曾作为舞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1700多年。1905年,随着京汉线的开通,这里的交通优势逐渐东移,商户逐渐移至漯河,北舞渡也就日渐衰落了。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逍遥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南部,同北舞渡一样,也坐落在沙河岸边。逍遥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颍河傍镇而过,又名“合流镇”。明清之际,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在此做官的王知县有感于当地舟辑云集,商业繁荣景象,曾写诗盛赞。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逍遥由此得名,到了清代,索性更名为逍遥镇。并沿用至今。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因水运而兴,因水运而衰。这两个镇就是如此,当沙河航运业衰落,两个城镇的命运也就此开始衰落。经济的衰落必然又会让以前不注意的文化开始繁荣起来。两镇毕竟历史悠久,沉淀的文化那是相当深厚,偶尔喷发一下就会引起轰动。如同他们共同推动的美食,胡辣汤!作为河南人早餐不可缺少的美食,甚至成了河南向外推销自己的一张名片。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胡辣汤历史悠久,很多传闻都是从宫廷到民间。有的说的宋朝宋徽宗时期一个太监去少林寺和武当山讨要的配合后自己又改良的,专供皇宫使用。后北宋灭亡,此汤配方流落民间逍遥镇。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嘉靖年间,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道士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镇,受逍遥胡氏之恩,遂将此方传授于胡氏。因此汤香辣味美,并为胡氏所经营,后慢慢被当地老百姓传称为“逍遥镇胡辣汤”。

沙河上的两个小镇,北舞渡镇和逍遥镇


无论是春、夏、秋、冬,在中原城镇的大街小巷,胡辣汤摊点总是星罗棋布。清晨,当各大饭店宾馆酒店的大门还是紧闭时,胡辣汤的香味便已四散飘开,吸引着人们的食欲。每天早晨吃上一顿“包子、油条、胡辣汤”一天都会感觉很有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