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沂地图

【地名由来】

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为琅琊、沂州,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沂水缓缓流淌,哺育了临沂这一片热土,临沂因沂水而得名的城市除了地级市临沂,还有沂水、沂南。加上淄博的沂源,这条大河在四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沂风光

临沂,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西岸,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鲁南临港产业带。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是著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 也是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 、临日都市区核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截至2016年底,临沂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人口1124万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个区和郯城、兰陵、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莒南、临沭9个县。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蒙山

临沂有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竹泉村、汤头温泉、地下大峡谷等景点,有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 。

【寻欢文史】

中国"临"字辈的城市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朐

不同于"阳"字辈,方位辈分的城市那么人丁兴旺,"临"字辈的城市似乎有些单薄,但仔细盘点下,大江南北还都有分布,古代现代均有留存,仅仅山东就有三座城市是"临"字辈呢。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中国“临”字辈城市一览

比较有趣的是,一共24个"临"字辈的城市,除去古代两个得名由来存疑的城市,加上本来就因存疑的临安沿袭至今的现代临安区,剩下的21个城市中,有19个都是源于临近河流而得名。剩下的两个,唯有海南的临高县是因山得名,临朐则依旧存疑,只是或山或水,依旧算半个源于河流的城市。

齐鲁地名探究——因临近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高

看来"临"字辈偏爱河流,不爱高山。"临"这个字有居高临下之意,而河流往往处于视线以下,人类又偏爱临水而居,这个现象也就可以释然了。

【历史沿革】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栖息在临沂北部的鲁中山区中,创造出了远古文明。

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旧石器晚期,远古先民逐日南下,定居沂沭河大平原。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1-2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

1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群,开始了最初的原始农业活动。沂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摇篮之一。

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

虞夏时,禹划九州,临沂之域构为徐州 。公元前2053年大禹后裔姒少康中兴夏朝,封其次子曲烈于临沂域内的缯衍之地。

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丰存过郯、莒、费诸方国。

周灭商后,临沂地域并入青州,分属齐、鲁两国,境内见于《春秋》的有颛、阳、向、莒、郯、根牟、于馀丘、杞等分封国。其中鄅国国都是今临沂城的建城伊始。

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修筑启阳城作为鲁国东南屏障,成为今临沂老城的前身。 临沂域内除商周时期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还有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 、武城、丘舆、向、次室邑、蒙、郓、堂阜、盖、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其中季文子在次室邑推行的“初税亩”被视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始。

战国时期,临沂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齐长城在临沂域内设置的穆陵关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关”。战国末年,楚国在临沂域内设兰陵县,成为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邑,因荀子在此治邑治学,“兰陵多学”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

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

西汉时,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启阳城更名开阳并设为开阳县。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临沂域内的郯县为徐州治所。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 泰山郡。

东汉时,光武帝子刘京将琅琊国迁都开阳,自此开阳称琅琊。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

三国时期,开阳一直作为琅琊国国都,封有琅琊王。临沂地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琅琊阳都的琅琊诸葛氏族人分辅三国,其家族文化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晋时期,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其中琅琊国是晋元帝司马睿的潜邸。

南北朝时期,临沂的琅琊王氏家族拥护司马睿南渡建立了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37] 晋室南渡后,临沂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后临沂域内的兰陵萧氏家族南渡,荣登南朝政坛,建立齐梁两代王朝。 北魏中期琅琊国改作琅琊郡,后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开阳,北周改置北徐州为沂州。

隋朝时,大业初年(605年),将开阳、临沂、即邱3个县合并为临沂县,治所设于今临沂城。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

唐朝时,武德六年兰山县并入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时,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等。

金朝时,临沂地域分属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元朝时,临沂地域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辖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36 年划为山东省第 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临沂地区是华东、山东党政军领导指挥中心,以临沂地区为核心的沂蒙与井冈山、延安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1945年8月在临沂域内的大店成立了山东省政府。临沂地域分属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陈毅从沂蒙出发,率师挺进东北、直下江南。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尼山、台枣、滨海4个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入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3个县市。1989年6月日照升为地级市,12月沂源县划入淄博市管辖。1992年1月,莒县划为日照市管辖,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10个县市。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2014年1月,苍山县复名为兰陵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