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初学书法手颤为什么?如何克服?

我就是竹韵


一、矛盾的手抖

很多人一提到学习书法,就连连摇头,说自己连毛笔都拿不稳,怎么可能学好书法呢?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有疑问。

因为我们知道,一支毛笔的重量是很轻的,有写毛笔甚至连一只钢笔的重量都不到,但是很多人却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感觉到腰酸腿疼,手腕不舒适,一拿起笔来,就连连颤抖不已。

这的确是一个很怪的现象。

二、书写定势

为什么看似小小的毛笔却让我们感到如此大的负重,以至于我们在书写书法的时候,总会有一种颤抖、拿不稳毛笔的感觉?

我认为这和我们平时的书写习惯有很大关系。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就是钢笔、圆珠笔之类的硬笔书写工具,这些书写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让我们养成了“懒惰”的毛病,我们对于古代人书写工具的驾驭能力有所下降,不能驾驭毛笔书写了。

硬笔书写工具的硬毫,因为在控制的时候比较容易,而且操作便捷,对于我们控笔能力要求不高,但是软笔则不同了,它是千万只软毫聚集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实用得当,就和我们用硬笔书写、甚至还要比硬笔更适合书写书法。

但如果我们驾驭不了,就容易散锋、造成笔力孱弱。

所以,当从小习惯硬笔书写习惯的我们接触到软笔,自然会感到很不适应,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三、执笔姿势

此外,我们对软笔的执笔姿势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影响我们书写者书写水平好坏以及运用工具效果的关键。

硬笔和软笔执笔字势的不同,就导致了我们在书写时候产生不同的书写习惯。当我们用驾驭硬笔笔杆的方法来驾驭毛笔的时候,就自然会产生偏差。

而执笔方式的差异,同样在软笔的运笔过程中有更加深刻的体现。

比如,我们知道软笔执笔姿势有很多,枕腕、悬腕、悬肘都是不同的执笔姿势,而这些执笔字势的差异就自然在书写书法的时候对我们把握笔杆的力度、掌握度上会有偏差。

对于初学者来说,枕腕是比较好的执笔字势,因为初学者学习书法水平不高,执笔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枕腕可以相对的提升他们执笔的稳定性,不至于出现太剧烈的抖动。

而悬腕、悬肘是书法水平较高的人才能掌握并且运用的技巧,悬腕、悬肘是解放腕部运动和肘部运动的执笔姿势,相对来说更加灵活自由。但是要求较高。

四、字形大小和书体差异

字形大小上,字形越小的,要求越高,那么书写起来就越应该精细化、对于控笔稳定性要求就理应该提高,小楷书写一般不悬腕、也不悬肘,因为那样的话写小楷比较难,而且极容易出现颤抖。

字体上,行草书的书写一般少有颤抖,因为行草书书写速度较快,笔画书写一带而过,游丝引带、顾盼生姿。即便是悬腕,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因此。书写习惯、执笔姿势和书体字形的差异是影响我们对于笔杆掌握度、稳定度的重要因素。


松风阁书法日讲


初学书法手颤,是你还没有具备控笔的能力。因为毛笔的特殊性,笔毛柔软,当笔尖落到纸面上不会像硬笔那样好控制,它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效果,所以控笔非常的重要,这是学习书法比须要具备的功底。

怎样才算具备了控笔的能力?

就是笔拿在手里能受你支配,想写什么样的线条都能随心所欲,想写粗就能粗,想写细就能细,想写大就能大,想写小就能小,笔在你手里能提的起来,也能落得下去,运作自如,到了那个程度,你就具备了基本的控笔能力。

如何有效的掌握控笔能力?

画线条,画圆圈,做好基础训练。划线条,可以让你用笔保持中锋行笔,笔在手顶住纸前行 ,这样可以保持手的稳定度,画圆圈可以让你在画线条的基础上,更灵活的运用,保持在转弯的时候也能自如的掌握笔的稳定,多加练习,你会发现,笔在手会越来越听使唤。下面的图是书法的基础训练,供参考。

我是墨缘怡情,愿结笔墨知己,有好的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互动。




墨缘怡情


手颤不要紧,不是肝颤心颤就行。

要想解决问题,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好药到病除,所以首先是要看看是不是身体的原因,的确会有很多病会有手抖的症状,也许平常不注意,学习书法精力集中,又都聚焦在手上,可能就有放大的效果。


如果没有身体的原因,就应该从这几方面找一找原因。

一持毛笔的姿势是否正确?毛笔的执笔方法是有方法技巧,与我们平常进行书写时的工具有很大不同,如果开始初学不能正确掌握,不但会给初学带来诸多麻烦,也会对下面的学习后患无穷,若是长此以往形成不好习惯,改起来都费劲,所以克服的办法就是正确的执笔方法,看图更直观。

二平常的习惯是否不易改变。俗话说积习难改,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就算是心中很清楚,有时是一种下意识的表现,不自觉不可控的行为,当新习惯的意识与旧习惯的下意识对抗时,就是在较劲,毕竟书法也是比较精细的功夫,一点较劲就能显现。

这克服的办法无他唯手熟尔,我们的肌肉有记忆的功能,也有人说习惯的改变要二十一天,多练呗,练多了就形成新习惯了。

三心理是否已准备好?

初学者在练习书法下笔时手会发颤,特别是练习小楷时更加严重,一来任何人对陌生事物都有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书法白纸黑字十分醒目,在对墨与水又不能很好掌握,老担心墨汁再滴下去,如果再有围观或老师的注视等等,其实大可不必。

既然是初学就不用顾忌,就是写的很好的也难免出错,所以没必要心理上过多纠缠,弄的肝颤心颤的好像如临大敌,越大胆越不颤。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其实也是一种人的修为,以后学的东西多着呢深着呢,初学只是适应感受的阶段,放开手脚抛开颜面,放手尝试多加练习,但一定要在正确的方法基础上,这一点却绝不能含糊。


红梅工笔佛画


初涉书法的书友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手抖。不过小尘以前也出现过这种问题,接下来让小尘给书友们解释一下并给出一些建议。


手抖,其实只是执笔不习惯而已。练习书法其实就是通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至于手抖,就是一开始我们拿毛笔的时候,因为肌肉神经不太习惯,所以有下意识的抽搐。

想要克服手抖,小尘给书友们的建议分为一下两个方面:

一、在技巧上,也就是我们平常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频繁的变换执笔姿势——执笔无定法,习惯便于书写便好。如果心情太紧张,就会紧紧地握住笔,手上太用力,手十有八九会抖。握笔是松紧有度的,该松时松,该紧时紧。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还是要灵活点握笔。

另外小尘建议初学者握笔不要太高。我不太赞成初学就悬肘,初学写起来很吃力,不太容易出成绩。我建议,先用枕腕法比较好。(这里应该指的是坐姿书写较小字。当然,看你写哪种书体,写作品时可根据字形的大小,选择枕腕、悬腕还是悬肘。)

现在有一些书法培训还会用一些比较创新的方法,比如在科班里,他们通常都是会去画蚊香,一圈一圈的,类似于蚊香那种图,来学习什么是中锋,来克服手抖。还有用毛笔写练习数字像“6”、“9”之类的,这些方法都是比较有用的。



二、练习书法时要调整好心态 。书法是修身养性的,写字之前放松心情,不要太紧张,即便是写楷书,也不要太拘谨。 写字之前先放松心情,不要着急,可以先静坐一会,调整好呼吸,好好想想要怎么写,认真对待,才能写好。

手抖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问题。其实有些“老练家子”有时也会手抖,比如很多人观看的时候,比如在很贵的纸上写字的时候,等等。

所以,最后小尘要说的是练习书法熟能生巧,多写、多练是必须的。写的时候要仔细体会,手指控制笔尖、发力、放松、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方法、身体的紧张程度等,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书写状态的。


郸揽风尘


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手抖是正常现象,不必太在意,练的时间长了就好了。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一种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病态的手抖,这是需要注意的。

正常情况下的手抖

我们一般用硬笔写字的时候,手腕是支在桌子上的,只动动手指,再加上长时间的写字习惯了,所以手会比较的稳定。等慢慢习惯了这种姿势之后,再拿毛笔写字的时候,一般我们都是要悬腕,甚至还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要求悬肘,这个时候没有着力点,因此一开始练书法的时候手拿起笔写字的时候会微微有的抖,这种现象很正常。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嗯?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多写,不要想什么窍门,哪有那么多窍门的。就像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文里的卖油翁说的那句话:“唯手熟尔”,其实就这么回事,这是关键。

另外就是要注意一下拿笔的姿势,当然不是说拿笔姿势对了就不抖了,一样会抖,只不过要养成一种良好的拿笔习惯。刚练书法的时候,手指拿笔会比较用力,很使劲的感觉,这个时候要有意识地放松,不然写一会就累了,更容易抖了。平日里一有时间就要拿笔写两下,时间不在多少,每日都摸摸笔,培养笔感。

病态的颤抖

我就是这样的,但我不是拿笔抖,而是有时候拿水杯的时候会抖。我老妈更是如此,炒完菜,一个手端菜的时候,手就抖的厉害。这就是一种病态的抖,但这还不是帕金森,据说是心脏的问题,是一种积劳成疾的问题。

我当初是因为做设计的时候,长年熬夜作图所导致的问题,当时我们公司好多老员工都是这种问题,都是跟长时间熬夜有关。

这种问题也没关系,只要你坚持练字,一样慢慢会克服,只不过要注重一下身体的保养,莫要再熬夜了。

我是翰墨今香,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练习过平板支撑的人应该都知道,初练时全身的肌肉会不由自由地颤抖,随着练习的持续,坚持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初学书法,手抖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一、手抖的原因

1、肌肉的正常反应。上面讲了平板支撑,再说一个武术中最基本的蹲马步,初练时不也是两腿发抖吗?

古代的人,自小即玩毛笔,悬腕、悬肘写字,对他们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但现在人,小时候用的是铅笔、钢笔、中性笔等,初提毛笔,肌肉对这一动作、这一姿势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与蹲马步和平板支撑的道理是相同的。


2、心理作用。有一部分手抖就是因为紧张所致。我见过一种情况,有次看别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下棋时手抖得厉害,棋子都拿不稳,而做其他事则没有这种现象。

二、解决办法

1、肌肉的问题,是正常的生理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强度的书写训练,让肌肉适应悬腕、悬肘这一动作。

据潘伯鹰先生讲,大约三个月左右的训练,可以解决手抖的问题。

2、心理上的问题,则要通过技法的训练,提高临帖与创作的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

顺便说一下,有些书法家在写字时故意颤动笔锋,美其名曰“颤笔”,这其实是一种不好的习气,清代的李瑞清即如此,此法不值得提倡。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是一人。初学书法手抖手颤很正常,有些书法老手偶尔也会手抖。

手抖手颤比较正常的现象,新手老手都会出现。克服的方法有两个:调整适当的书写姿势和多练勤练。

写字的时候手抖,基本上有两个原因:一、书写姿势没有调整好;二、心理没底害怕。

一、书写姿势没有调整好,写不一样的字,握笔都不一定相同。

我们现在写毛笔字,使用率最高的就是“五指执笔法”。

有一些人认为书写所有大小的字,都应该使用“五指执笔法“。其实当写很大的字或者很小的字时候,”五指执笔法“并不太合适,非常容易手抖。

上图这样的大的毛笔,如果用”五指执笔法“,手一定会抖。可以买一只这样的毛笔试试。

非常认同相传是苏轼所说的一句话: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可是真的有人坚持”五指执笔法“,用任何大小的笔,写任何大小的字。当信念非常强大,并且非常勤奋的时候,他们的手真的不会抖。

二、心理没底害怕,怕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也有情况是不自然的抖,也是写字信心的问题。

有些人写字是不自然的抖动,原因就太多了,有些是他们的书写习惯。但是初学者或者遇到瓶颈信心不足的时候,书家也是会手抖的。

有些初学书法的人,一想到起笔行笔收笔,不自信手不自觉的就在抖。对于这样的手抖,只需要多多的练习,自然而然就会好了。

一人有感

说到手抖就会有一些明显的纷争,手抖到执笔,执笔再到枕腕。田英章和田蕴章就要出来挨骂了,他们两兄弟写字经常枕腕。

因为二田他们的功力不到家,书法水平不过关,手抖所以他们要枕腕。其实抖不抖是看字是什么样的。不只二田枕腕,启功先生写字也枕腕。

我们不想要手抖的原因,手抖不容易把字写好。说到底是想得是怎么把字写好,字写得好不好才是重要的,而不是一些仪式感的事情。

任何情况都要”五指执笔“,任何情况都要悬腕等等。这样那样的讲究或者说”规定“,还不是为了把字写好。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0月8日沪。


一人笔记


导致初学书法手颤的原因有几种

一、执笔的姿试

初学书法时我们第一件事学的就是正确的执笔姿势,毛笔的握笔姿试有很多说法,其实在现代学习书法所谓正确的握笔姿势指的是就是“五指握笔法”。

五指握笔法简单的说就是五个手指都有各自的用途。

大拇指握笔时候起到一个按的力量,力的方向是食指和中指的中间部分。

食指握笔的时候是起到了一个压的力量,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中指握笔第一二节包裹的笔管,三指其实就可以拿住笔了。

无名和小拇指起到的一个稳定扶住的作用。

执笔要点:1、手指实:手指要实在地压在笔管上,使握笔稳。

2、手心虚:手掌不要握紧,放松自然,掌心有一定空间,能够自由运笔即可。

3、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呈自然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要刻意。

4、手掌竖:手掌竖起,能使手把笔拿直。

二、写字的姿势

头正、身直、臂开。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是要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距离,不要弯腰驼背。手臂要往前伸开一些,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来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书时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开桌面即可。

三、身体原因

写书需要臂力和腕力,是个力气活,如果没吃饱或身体虚弱写字,力气不够,写字自然会手颤,还记得看琅琊榜时苏哥哥写信时因身体虚弱而腕力虚浮。所以要写好字还需养足精神,吃饱喝足,因为写字真的是个力气活,很耗体力的。

如果你在正确的方法下,排除身体原因,手颤的话,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练习的时间还不够,量还没达到。质是量的飞跃,你有足够的量,功夫上去了,便不会出现手颤的现象。初学者刚开始练,方法正确,手颤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自然会消失。如果每天练习1-2小时,一个月左右还是手颤的话,就要停下来看看是什么原因了。


云山浅浅


初拿毛笔写字手颤抖,主要原因:

1、书写姿势不适合。比如,写大楷没有悬腕或悬肘。

2、执笔要领不正确。比如,手指用力捏笔杆,腕部不松驰。

3、笔锋弹力没用上。比如,笔杆不正或向右倾斜,导致笔锋虚着纸面,健毫没有起作用。

4、笔法动作不规范。比如,起~止之间行笔没有节奏,书写速度太慢而且过于均匀。

解决上述类似问题的办法举例如下:

1、调整执笔方法。比如,改用唐代陆希声正宗的原创“五字执笔法”,或“潘氏三指执笔法”。如图:

2、规范书写姿势。写3厘米左右的字,采用悬腕枕肘法。如图:

写8厘米以上的字,采用悬肘法。如图:

3、练习运笔动作。画写圆圈、直线、曲线……熟练指法、腕法、肘法协调性,增强控制毛笔的能力。要点举例:

①充分利用笔锋弹性使尖部受力稳健,行笔时笔锋与纸面明显有涩感,笔锋走过之处,纸面出现沟痕,这种现象叫“椎划沙”。

②行笔过程中要有节奏感与速度,比如划写直线,起~止两个动作,各为一秒。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有力度感。如图:

其实,正规系统的练习书法,不同的书体或字体风格不一样,书写技法要点也有差别,所以,在正式临帖之前,首先要根据选择的范本有针对性的进行指法、笔法、笔画、结字等一系列基本功训练。否则,直接照着字帖写是绝对不行的! 读不懂,写不像……如图:

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练字论述,我的抖音、火山里有小视频可以看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初学书法手擅抖,这是普遍存在的现像。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心理紧张引起,二是由于不熟炼笔法和技巧引起的。笔法和技巧要由简入繁,由慢到快,顺序渐进,不急不燥,贵在坚持自然而然便会克服。

对于心理紧张会因人而异,有的人情绪好控制,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克服这个问题。那如果是情绪比较激动的人那该怎么办?情绪激扬的人由于感情丰富,思想多变,注意力相对不容易集中,但写出的字也比较灵动活沃,富有多层次。所以事物的规律都有阴阳两面的现像,有不好的一面把它克服了就会发挥出另外好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趋利避害,把不好转化成好的这是造就一切的密码。情绪激动除了勤练下苦功之外,还要平时多参观大自然的江流汹涌澎湃,瀑布激流,大雨飞扬,雷响电闪,彩叶纷飞,大雪铺地,这些四秀风光。练就处变不惊,从容应变环境。那不但手擅的问题迎刃而解,写出来的字也是大气非凡,丰富多彩,合理有神!

书者修养矣,是日积月累的造化。平时要多观四书五经,历史春秋,四大名著这些经典诸子百家。能把这些著作阅历,转化为文字修养上,那你的造化就广大矣!能书者都是文化集大成者,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书者要看自己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