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蝗蟲,生物分類上屬於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臺語稱之為"草螟仔",種類有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身體明顯地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通常為綠色、 褐色或黑色。頭大,觸角短,像牙齒一樣的灰褐色的堅硬口器適合咀嚼比較堅硬的禾本科植物的葉子,也因而成為臭名昭著的農業害蟲。前胸背板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輕薄的後翅上,能飛行,發達的後肢使它成為跳躍高手,外骨骼堅硬,,脛骨上尖銳的鋸刺可以作為有效的防衛武器。它的繁殖方式是通過兩隻蝗蟲雄上雌下實現。蝗蟲性格爆裂,受到驚嚇會彈跳,常常以一草根、嫩葉為主食,卵產在洞裡,壽命大約6個月。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它的歷史比人類還要長,並與人類的農業生活息息相關。蝗蟲影一樣響著人們的農業耕作,而這也成為文學不可或缺的題材,人們對蝗蟲的描寫多出現於詩歌當中,如《詩經》中所提到的 "去其螟螣,及其蝥賊""降此蝥賊,稼穡卒癢",寫的是蝗蟲對農業的危害,表達了辛勤勞作的農民對它的厭惡。 隨著時代的發展,蝗蟲作為一種自然災害,人們對它的認識不斷地變化,從我國古代早期的以"巫文化"為代表的自然崇拜,到考慮到統治者政治是否清明的天人感應的儒家文化,到因階級壓迫而爆發農民起義,再到和諧共存的生態文化,蝗蟲與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緊密地關聯在一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 "蝗文化"。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一蟲雖死百蟲來,豈將人力定天災

1、鬼魅神秘的"巫文化"

人類因為早期認識自然的水平不夠高,經常受到大自然的壓迫,於是解釋巫者神靈。人們對日月山川產生了崇拜心理,相信萬事萬物都有靈性,相信蝗蟲由蝗神所管。

對於中國古代嚴重的蝗災,古人為此想盡了各種辦法,而最重要方法就是祭祀蝗神。蝗神所指,說法不一,有一說是指唐朝名將斐度,一說是指劉猛將軍。當時的人們執著於對蝗神的探討,除了立廟作祭祀甚至還設壇做祭祀,對這樣的神靈充滿了敬仰與畏懼,為早期的蝗蟲文化抹上了一筆充滿鬼魅神秘的巫文化色彩。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2、天人感應的儒家文化

子思、孟子等儒家思想家提倡"天人合一"思想,對君主的政治修養提出天道與人道合一的觀念,即人要順應自然。西漢董仲舒更是將其具體地發展為"天人感應"學說,將各種自然現象與君主的個人修為相關聯,認為包括蝗災在內的地震、日蝕等自然災害與異常天象,是上天對天子所為的不滿和警示,在《樂府詩集》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由於皇帝"聖且仁",所以"蝗災一時為絕息",天下太平。由此可見,人們把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看成是皇帝修德的結果。而白居易也在《捕蝗》詩中描述了一個身為一級官吏的知識分子,面對捕蝗問題無所適從,感嘆人力在蝗災面前不起作用。反而去相信"良吏有善政,以政趨蝗蝗出境"。

3、官逼民反的政治文化

由於在封建社會,統治者對農民階級進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農民的勞動果實被無情剝奪,由此被逼上絕路,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自然災害。蝗災對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比水災、旱災更為嚴重,蝗災造成農業歉收,農民背井離鄉、四處逃亡。此時統治者如果沒有對百姓進行救濟、安撫,反而橫徵暴斂,必然引起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爆發。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4、和諧共存的生態文化

當蝗蟲數量變多時,人與蝗蟲之間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去滅蝗。在唐代有人開始食蝗,白居易在《捕蝗》中提到了飢餓的災民為了生存,拋棄了封建思想的顧忌食蝗。同時還有人們學會利用蝗蟲的天敵滅蝗的記載,用雀群吃掉蝗蟲的幼蟲,以絕後患。到今天,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用過往總結下來的滅蝗經驗,使人與蝗蟲和諧地共存於自然當中。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

時至今日,蝗蟲已是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人們將蝗蟲洗淨後油炸,佑酒食用。常食用的種類有中華稻蝗、東亞飛蝗。不僅我國如此,在世界上也常做為食品。蝗蟲肉質鬆軟,味美如蝦,常被各大賓館、飯店煎炒烹炸。墨西哥近年來出版了一本叫《吃昆蟲》的冊子,書末列舉了40多種昆蟲菜餚加工譜,其中提到將蔥炒蝗蟲作為麵包夾心做成蝗蟲三明治這種美味佳餚。蝗蟲營養價值豐富,富含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治療破傷風、凍瘡、小兒驚風的珍貴藥用價值。

蝗蟲本是飛來物,天譴來為百姓災

隨著社會歷史的進步,蝗蟲伴隨著人類的社會文化而被賦予不同的意義,當初田野上那飛舞著的綠色身影如今早已難令農夫惶恐,而是記載著與人類相處相爭的故事,傳遞著作為美味的訊息,濃縮成醫學書籍上的藥物符號,演變成人類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