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我国已经陆续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波市先后有28个村庄荣登榜单,宁波市奉化区尚田镇苕霅村,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传统村落系列走访,我来到了苕霅村。

苕霅,读音为:tiáo,zhà。

不来则罢,来了让人惊诧莫名!

苕霅村,怎么评上中国传统村落的?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惊诧之一,苕霅村的村名,居然已经不存在了。

村庄还在,但是已经将名字改成了:条宅村。

为什么要将苕霅村改成条宅村呢?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所问之村民,都不知道改名理由,都说可能是改名后,好写好认。

为了好写好认而改名,这个理由实在太牵强了。

经村民引荐,我找到了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退休老干部,终于弄清了村庄名称的来龙去脉。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村庄南侧的山,属于大雷山,早在侏罗纪时期,浙东沿海发生区域性大断裂,火山喷发,大雷山就是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山。

条宅村民以陈姓为主,另有张、范、毛等姓氏杂居成村。

陈氏先祖在宋代时从奉化三石村迁居而来,三石村隶属奉化区溪口镇,地处剡溪九曲的第五曲,三石陈氏是名门望族,曾出现过一门三尚书的历史佳话,我在写剡溪九曲的文章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多述。

陈氏先祖从三石村迁至现在的村落,避居生存,发现门前的大雷山是火山灰形成,认为这里“火”过旺,于是就用“雨”来冲消,给居住的地方取了一个带“雨”的名字。

第一个字是陈氏先祖生造的字,“雨”字头,下面一个“召”,字典中没有这个字,只能手写,用电脑和手机都打不出来,读音为“tiáo”。

第二个字,“雨”字头,下面一个“言”,合起来就是“霅”,这个字可以打出来,读音为“zhà”。

第一个字用电脑手机都打不出来,只有手写手刻,村里有一块“慈恩碑”,落款刻写的村名就是这两个带“雨”字头的字。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随着时代发展,第一个用手机和电脑都打不出来的字,改成了“苕”字,读音相同,这就是“苕霅村”名字的来历。

苕霅村,原属奉化楼岩乡管辖,2001年楼岩乡,并入尚田镇,2004年张家滩、条宅、范家三个自然村合并成苕霅村。

2013年,苕霅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近年,当地将村名“苕霅村”更改为“条宅村”。

村里德高望重的陈先生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也认为这两个名称的读音相同,条宅村,好写好认!

好写好认的条宅村,名字的意义在哪里呢?

村名原有的传统意义,被改得一毛无存。

改名的理由真如村民所言吗?希望能够得到官方的说法。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惊诧之二,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条宅村的“传统”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村落,宁波市内共有28个村庄上榜,我已经走访了25个,每个村庄都有历史,有文化,有古迹,有看得见的“传统”。

唯独条宅村,我走遍了整个村庄,并且用无人机从高空扫视了整个村庄,还询问了所遇的每一位村民,村内只有几幢破败的旧建筑,其余都是近些年的新村民居。

在宁波范围内,“传统”优越于条宅村的村庄,实在太多太多了。

条宅村,是怎么评上中国传统村落的呢!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苦经询问和查找,终于得知,条宅龙舞,历史悠久。

条宅龙舞是奉化布龙的代表作,也是奉化布龙的摇篮。

龙舞是由敬神、娱神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条宅村在南宋时期就已有龙舞,俗称滚龙灯。

条宅龙舞,曾多次代表省、市赴外演出,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内外大奖。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村内的几幢破败的建筑,是村中名人陈氏三兄弟的旧居。

陈氏三兄弟,名字分别叫陈宗熙、陈宗熏和陈宗烈,名字最后一个字,下面都有四点水,可见当地人因地处火山土壤地带,用雨水抵消过旺之火的思想,根深蒂固。

陈氏三兄弟以老大陈宗熙最为出名,陈宗熙,出生于1905年,早年就读于凤麓学堂,即奉化一中的前身,后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国防研究院第五期结业后,曾任安徽凤台县、定远县县长等职。

两岸关系解冻后,陈宗熙终于在九十年代回乡祭祖,晚年定居杭州,2003年去世。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中国传统村落系列走访,已经接近尾声,前面走过的村庄,传统仍在,没让人失望。

唯独这个苕霅村,改名为条宅村,传统被割裂,古宅破败,传统渐去。

中国传统村落苕霅村,改为条宅村,名不符实,不伦不类

勿忘传统,是为了走得更好更远!

把传统留住,为什么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