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在“雷神”已经战斗快一个月了。最初亢奋的时期已然过去,这段时间每天重复着驻地到医院的两点一线生活,一切趋于正常轨迹。还是会有人关心我们累不累。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舱里工作6小时,因为多了一个近视眼镜更是起雾严重,身体肯定疲惫;但我想说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好这项工作,我和在远方隔离病房的同事们一样,和在远方医院的领导专家为了家乡的疫情彻夜不眠一样,所以我没有感觉到累。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我们病区女同事们长时间戴口罩皮肤过敏,耳朵勒出血)

因为我们这都是确诊的重症病例,所以感染风险更大,每天注重的就是多吃饭,多休息,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好好工作,工作流程越来越顺溜,越来越多的病人治愈出院。

最严重的爹爹(武汉人管老大爷叫爹爹,不是我们父亲的意思)CT片子提示肺部病变非常严重,复查明显好转。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这个婆婆也是我们组的,2次核酸结果都是阴性,告诉她结果后特别高兴)

街头开始堵车。这种时候忍不住会想,什么时候疫情可以结束,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什么时候可以烤肉撸串,什么时候可以跟家人一起吃饭,什么时候可以抱咱家少爷玩,什么时候可以去北京进修……然而紧跟着一个念头冒出来,竟然是“有点舍不得这里”。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大概是疫情以来听过最激情的誓言,一句句“我报名!我可以!”不绝于耳,是疫情以来最铿锵有力的誓言。一封封“请战书”,瞬间令人泪目!其实每个冲到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普通凡人,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就我们病区来说,包括我在内一共三个哥们儿家的少爷都差不多6个月大,每天大家回驻地最高兴的就是通过视频跟儿子聊天,一起讨论一下你家长没长牙,他家会没会爬。可是一件事让大家越来越上火,就是大家都发现孩子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然后就互相宽慰:没事回去就好了,亲儿子还能把老子忘了啊……

工作生活空间狭小,多名武汉医护人员感染的恐惧,使医护睡眠受影响、看到水龙头就洗手,这是武汉一线医护人员当中比较普遍的状态,刚开始谁都不觉得有什么,但时间一长,身体的劳累和心理的恐惧几近极限。我们医护人员已经扛了一个多月,病区一个护理小组的4个女生都不同程度失眠,需要靠药物睡眠。还好心理医生及时对我们给予支持治疗,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在我们的走廊鼓励大家画涂鸦来丰富业余生活,改善大家压抑的心理状态。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厦门大学有芙蓉隧道,雷神山医院感染一科有涂鸦走廊)

每天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师父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武汉人民感谢你们!”他给我们讲武汉的美食,送我们下班的时候还特意不走环城高速,就为了让我们看看武汉的风景和沿路的大学。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辽阳市中心医院李晓川“雷神山日记”: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今早,驻地保洁阿姨在电梯里遇到我后眼含热泪:“谢谢你们,你们来了救了我们的命,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因为我们工作时间不同和不允许随意出入,我们和她以前基本见不到)驻地门口偶遇的路人看到我们身着制服也会专门停下来喊道:谢谢你们,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

在灾难、疾病、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有那么多人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铆足劲贡献自己力量。这种质朴真诚的情感,让人不由感叹“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人们往往忘了你具体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希望我们这群人,可以不愧白衣战士的称号,可以将我们的精神流传在这片土地。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

请大家放心,自有辽城飞将在,不教新冠过鹤楼。

(在这里提前祝所有工作防疫一线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2020.3.7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