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籤的《工傷賠償協議》賠償太少,怎麼辦?“私了協議”有效嗎?

工傷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的範疇,無論是在勞動仲裁委員會還是在法院,都會鼓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糾紛進行協商解決。協商解決可以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但很多工傷糾紛並沒有到勞動仲裁委和法院進行組織調解,勞動者迫於單位的壓力或者各種原因會與用人單位私下達成賠償協議,賠償金額往往要比法定的標準低很多,甚至達成協議後,發現病情惡化的情況,需要更多的醫療費,這種時候勞動者該怎麼辦呢?“私了協議”有效嗎?

籤的《工傷賠償協議》賠償太少,怎麼辦?“私了協議”有效嗎?

案例:

朱某及其家人都是某公司員工,工資每月6000元,公司未為朱某繳納工傷保險。2019 年 6月13日朱某在工廠被機器砸傷,病情較重。2019年年9月29日,朱某因考慮到自己的妻子和妹妹都還在公司上班,不想與公司打官司,便在公司老闆娘的勸說下,與公司私下達成賠償協議,協議約定雙方解除勞動關係,公司於簽訂協議當天向朱某支付了7萬元,並約定朱某獲得7萬後,不得再向公司主張任何權利,公司也不再承擔任何義務。後朱某得知,後續醫療費需要2萬多元,公司不願意支付,便諮詢律師:與公司簽訂的賠償協議是否有效,覺得賠償太低了,能不能反悔?



從法律上講,要讓已經簽訂的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要麼合同被確定無效,要麼被撤銷。

我們先看,朱某與公司簽訂的賠償協議是否屬於無效合同。

根據《合同法》規定的導致合同無效的情況,有五種:

第一,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第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第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違法目的;

第四,損害公共利益;

第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朱某的情況顯然還不能上升到國家或者集體或者公共利益上,也不存在非法目的,協商解決民事糾紛也不違反法律規定,因此,賠償協議應該不能被確定無效。



我們再看,朱某與公司簽訂的賠償協議是否可以撤銷呢?

我國《合同法》規定以下三種情況可以撤銷合同,

第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而重大誤解,指的是當事人因自身的過錯導致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

第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第三,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

顯然朱某的情況不屬於欺詐或脅迫簽訂的情形,那朱某的情況是否屬於重大誤解或者顯示公平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正常情況下,工傷的賠償正常流程是怎樣的,詳見下圖。


籤的《工傷賠償協議》賠償太少,怎麼辦?“私了協議”有效嗎?

工傷流程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知道,計算工程賠償的金額,關鍵是鑑定的傷殘等級。這需要鑑定委員會給出鑑定結論。如果朱某在與公司達成賠償協議時,還沒有進行傷殘鑑定,那麼朱某可能完全不清楚自己能夠或者的法定賠償標準是多少,如果賠償較低?此時,就可能形成重大誤或顯示公平解的情況。

如果朱某與公司達成協議時,進行了鑑定,但賠償金額沒有達到法定標準,朱某是否可以主張顯示公平呢?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人,人民法院判斷顯示公平的標準,一般是參照法定標準的70%,如果沒有達到70%的標準,會被認定為顯示公平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不能一概而論,作者辦理的案件中,也有沒有達到70%的情況,但人民法院依然維持了雙方私下籤訂賠償協議。

也就是說,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私下籤訂賠償協議,如果沒有進行傷殘鑑定且賠償金額沒有達到法定標準的70%時,是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撤銷或者變更協議的。

籤的《工傷賠償協議》賠償太少,怎麼辦?“私了協議”有效嗎?


作者提醒

發生工傷事故後,如果進行協商解決,私下籤訂賠償協議前,一定要向專業機構諮詢,可能構成的傷殘等級,必要時,可以委託司法鑑定機構按照工傷標準,鑑定傷殘等級,同時並諮詢律師應該獲得的法定賠償標準是多少。在自己權利義務清楚的情況下,簽訂賠償協議。



附:《工傷賠償協議書》

工傷賠償協議

甲方(單位):某公司

乙方(勞動者):張三

乙方張三,為某公司工人,某年某月某日因在公司工地工作中,不慎因某事受傷,事故發生後,公司及時將張三送某醫院,並承擔了醫療費。現傷情基本穩定,經鑑定構成十級傷殘,為解決相關事宜,甲、乙雙方經過友好協議,並依據《工傷保險條例》,達成協議如下:

1.甲乙雙方,勞動關係於某年某月終止。

2.由甲方一次性向乙方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助業金、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費、交通費、經濟補償等各項費用合計 元整(¥ 元);

3.乙方承諾不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與勞動有關的事宜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費用或承擔任何責任。

4.本協議系雙方在平等、自願的情況下協商的結果,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任何欺詐和隱瞞。

5.雙方在簽訂協議時,對自己的權利義務明確,且對本協議條款已經仔細閱讀,並理解協議內容。

6.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協議自甲乙雙方簽字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甲方簽章(公章): 乙方簽字(指模):

時間: 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