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为什么曾国藩为官清廉,却又不受排挤,原因很简单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应为曾国藩,从商应为胡雪岩”,曾国藩在其为官生涯之中,既是清官,同样也是红人。

为什么曾国藩为官清廉,却又不受排挤,原因很简单

依照当今社会观点来看,朝廷红人与清官完全是矛盾的存在。想成为红人,在朝廷之中不受众人排挤,需要拉拢关系,需要彼此之间礼尚往来,为官的俸禄有限,何来钱财购买礼品,我们所能想到的便是贪。

那么,清官曾国藩在朝廷中是如何做到不受排挤的呢?其实理由很简单。

对于曾国藩而言,其为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便是“不让别人难堪,不伤自己大雅。自己喜欢美名,别人也喜欢,自己清廉,但不能以此要求别人。

为什么曾国藩为官清廉,却又不受排挤,原因很简单

曾国藩担任安庆的两广总督时,当地的官员想要巴结他,于是便替曾国藩事先置办好家具,被褥,细软。当时曾国藩对于此事的反应不是将其全部收下,也不是全部退回,而是夸奖地方官员做事细心,同时同意收下其中的草席。

曾国藩如此为之,给了双方彼此一个台阶下,不会令对方过于尴尬,说自己吃了闭门羹,落得个古板的下场对于自身则是无伤大雅。

为什么曾国藩为官清廉,却又不受排挤,原因很简单

作为曾国藩的手下,鲍超在其生日时送给曾国藩16大包礼物,其中包括大量的金银与珠宝在众多的的物件之中,曾国藩只留下其中一顶帽子,其他的礼物则全部归还。而且,为官者有如此财富也算是令人猜忌,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询问其来源,而是欣然接受。

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将世人公认的美差采购机器给了自己的幕僚容闳。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只要碰上了公款便是美事。曾国藩自然知晓,并且在容闳回国之前写信告诉儿子,假设容闳来送礼的话,一定要收下,但是不要收得太多,二十两就足够了。

为什么曾国藩为官清廉,却又不受排挤,原因很简单

从历史记载来看,曾国藩的家境是极其贫穷的,并且此人晚上不会吃肉,对于餐具之类的毫无要求,衣服破烂,身边只有两个老妈子。但是,当其离职安庆需带两万两笼络京城官员时,其小金库中共有三万两。

按理说,曾国藩全部都能够带走,但是其只带走两万,并将其剩下的一万两散給穷人,并且特意嘱咐儿子要悄悄的散,当时曾国藩对于此的解释便是自己不愿意当清官。对于曾国藩本人而言,其不在意钱财,而是在意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