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關於高考,還剩下不到100天,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1.為什麼我們熬了那麼多夜,為什麼成績還是不見增長?

2.為什麼我刷了那麼多題,還是遇到題目就懵逼,下不了手

3.我做改錯本了,還做了好幾本,每一本都很認真地改錯了,但是並沒有像你所說的看到題目就知道要考什麼,還是一遇到題目就不會啊,改錯本根本沒什麼用吧?

4.我報了很多補習班,感覺他們很佔用我的時間,而且效果微乎其微,我到底還要不要上補習班啊?

5.我知道自己成績不好,也想要拿高分,但是我一看到自己每一科都很差,我下不了手啊,我學英語的時候想著數學還很差,學數學的時候又想著語文哪哪兒不行,這樣如此反覆,真的很焦慮,我到底應該從那一科開始啊?

6.那些學霸筆記我買了全套,自己懶得做筆記,上課的時候就跟著老師在書上畫一畫橫線波浪線,劃幾個重點就好了,但是考試的時候還是啥都記不起來了,這咋整啊?

7.馬上要高考了,總是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關於高考,還剩下不到100天,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可能有了這樣一些問題之後,大部分人會選擇打開知乎,搜索:“高考最後100天該怎麼學習”或者“現在高考還剩下100天,我總分只有300或者更低,我還有救嗎?如果有救的話該怎麼努力,請大神們指點一下好嗎?”搜索完後收藏一堆雞湯文,看一堆學長們的成功經驗,然後就像打了雞血般的覺得自己又厲害得不行了,看到他們寫道:“我很少做輔導習題,老師留的作業認真做完就已經夠我複習了”亦或是:“你可以的,只要你肯努力,我的某某同學就是最後一百天漲了200分還多,最後考上了武大”亦或是那些學長的逆襲經驗。誠然,這些東西的確是寶藏,但是要看你什麼時候看,怎麼去看了。

如果你總是拿這些文章來激勵自己,給自己洗腦,抱歉,你把這些好文章浪費了。他們的經驗不是拿來給你打雞血,而是你自己經過一番努力拼搏之後,再去看他們的文章,與之形成對比總結,看看自己到底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你從未努力過,那麼看這些文章對你的用處,不過就是一時的自嗨罷了。所以擺脫自嗨,請你們放下“雞湯文”,拿起課本,腳踏實地地認真做題並且把基礎補牢,就算是100,逆襲也不是全無可能,你又不去跟他們清華北大爭指標,所以壓力不要太大,只要邁出第一步,認真地去做,你的成績肯定會慢慢地提升,前提是你要認真。


關於高考,還剩下不到100天,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1.學著數學想著英語,學著英語想著物理,多科目同時進行,心思搖擺不定!

很多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一個心態,覺得自己可以像那些學霸一樣同時寫好幾科的作業,還有可能就是覺得自己每一門都很差勁,於是學習數學的時候想著英語還有那些那些不會的,於是趕緊拿著英語開始學,但是學著英語的時候就開始想著物理有哪些不會的,於是又去做物理,這樣一直切換,過了好幾個小時,可能一項任務都沒有完成,就算完成了,也可能質量會很低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量,與兩個人做兩個人工作量相比,肯定是後者完成地更好。在做學問這一方面更是如此,最忌諱三心二意,最穩當也是最實用的學習技巧不是什麼同一時間做多個事情,而恰恰相反是你以為的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你要做數學題就認認真真地把一道數學題攻克出來,然後改錯總結再去做別的,做理綜就好好地做理綜,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思考理綜選擇題上,而不是做兩道理綜選擇題又跑去背幾個單詞。在眾多的壞習慣中,多科目同時進行,並且三心二意是最常見的弊病也是對同學影響最大的一種情況。很多同學都擔心自己的時間不夠,覺得最後的100天很少,認真複習一門科目的確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嘗試著去每次集中注意力只專注於一件事,反而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並且完成事情的質量也會更高。

切忌在學習一門科目時三心二意想著另外一門科目!

2.總是不喜歡給別人講題

懂得拒絕,會讓你能夠將你的時間集中在自己的需求上,而不是讓事情的發展超出你的能力所能掌控的範圍。孟子曾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有一顆兼濟天下的心,這很好,但是我局的首先你應該先照顧好自己,再談去幫助別人。最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別人問你題目的時候你到底是要講還是不要講了,其實這是得分情況的。在我這裡的建議是你的手頭上正在做的事屬於固有資源,你隨時可以去看,但是別人拿題目來問你是屬於臨時資源,如果別人不想問了,隨時可以拿走,所以我的建議是先看一下,他問的到底是什麼題目。如果他問的題目真的是非常非常基礎,並且哪位同學的基礎又恰好比較差,這時候如果你把一道題目完全給你講透了,對他來說其實這個題目就是沒有意義的了,這樣等於是害了他所以你要學會懂得分辨什麼題目該給別人講,這也是一種能力的鍛鍊。並且對於那些該給別人講的題目,應該講到什麼程度也是你需要控制的,一道題目別人有疑問來問你,說明他對你是信任的,很多時候老師講題也是這樣,他只給你點撥一下,然後讓你自己去思考,一位真正優秀的老師給學生講題都是如此,老師點撥+學生自己悟透 ,這樣對於學生才是最大的提升,所以給別人講題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個度,不能全講,點到即止。不過還有一些人可能認為給別人講了題目別人會不會超過自己,你放心,duck不必,這裡就是不要太去在乎別人怎麼學了,做好自己就夠了,他們問你題目,你講了,如果是你會的,不要去嘲諷別人,每個人的學習進度不同,學習程度也不同,所以給他耐心地講,也是對自己知識的再一次鞏固,如果遇到了你不會的,那麼萬幸,這就是行走的知識點啊,免得你自己去刷題查漏補缺了,所以更要看看。為什麼我這麼推薦大家去看看別人問的是什麼題,有以下兩點原因:

2.1一是我們可以知道他用的是什麼資料,如果你看了這個題目之後,也引起了你的思考,你也可以去購置相同的資料,對自己有個更全面的提升。2.2二來就是如果這個知識點是你不會的或者記憶模糊的,對你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查漏補缺,這一點我深受其益,因為高三雖然時間很緊,但是別人問我題目我都是來者不拒,而這個期間,他們也幫我補全了很多死角,他們刷題要引起很多思考,思考過後不會的題目,相當於他們幫你把那些題目進行了初次篩選,所以要利用好別人問你題目的機會哦~。


3.不做總結

這個點就解釋了很多同學為什麼刷那麼多題,還是不見效果。你有沒有想過,你刷完題之後是不是扔在一邊就再也不管了,沒有總結的刷題是毫無作用的。就算你刷了一百套卷子也沒有任何意義。刷題的目的和本質就是要對自己現有階段一個能力的檢驗,如果你每次都刷完題,既不改錯,也不總結,那麼你自己究竟錯了多少,對了多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有用麼?有一點效果嗎?沒有任何作用。我不是不倡導題海戰術,是如果一旦開始題海戰術,同學們就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我迷醉之中。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我高三時前面的一位女同學,他刷題又快又多,但是收效甚微。有一次我特地看了一下怎她麼刷題,她刷完題目,翻答案,打完對勾和叉叉,然後就關上資料,開始睡覺,然後第二天又重複這樣的動作,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刷的題可以是全校最多了。但是真的沒什麼效果。很多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心態,覺得自己刷了很多題,成績就一定會提升。

但是你們總是忘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總結+改錯。缺少了這一環,所謂的題海戰術就真的是浪費時間而已。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總結呢。多去買幾個本子,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我的建議是每一門對應一個筆記本,這樣利於區別分類和後續整理總結歸納,我高中是買了七個國譽的活頁本,雖然很貴,但是紙質我是真的喜歡)用一個專門的本子記錄你今天的錯題,和改答案所獲得的知識點補充。還有就是哪一科哪一個知識點的正確率高,以後就可以對於這類題目,看看就行,知道了思路就可,沒必要再去寫詳細的過程,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那些錯誤率高的版塊和薄弱的科目上,這樣有目的有計劃的刷題,你的提高才會是真實且迅速的。這就如同木桶效應,決定你整體成績的不是你成績最好的科目,而是你成績最差的科目。並且自己總結的錯題和經驗在高三備考前的複習是比一切複習資料或者學霸筆記更好的複習資料。這是專門屬於你的複習資料,試問,還能有比這更針對性的嗎?這樣不僅能有效縮小複習的範圍,提高效率,並且還能為考試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一定要學會總結。前期可能會比較艱難。但是到了後期,帶來的回報一定值得。

4.不會休息

其 實有些時候,一直學習並不代表能夠有效提升成績,更多的時候只是對自己的一種心裡安慰。長期的高壓力學習很容易導致思維疲憊,特別是高三生,一旦坐在座位上持續學習的時間超過三個小時以上就會感到不適,當你的大腦疲憊不堪的時候如果你還在學習,你的學習效率不可能會高,甚至還會損失你的大腦。此時你的學習效率已經是非常低下了,並且繼續學下去自己也會感到很不舒適。這時你要做的就是休息,這裡指的休息不適玩手機刷某音,而是徹底原理課本和電子產品,可以站起來伸個懶腰並且去陽臺看看遠處的風景,可以適當放鬆大腦和眼睛緩解疲勞,也可以做一些適當的鍛鍊,或者喝些水吃點水果,讓自己的大腦得到徹底的放鬆。有明確證據表明,如果背誦一篇文章之後看電視或者玩電子設備,會讓剛才的記憶大打折扣,換句話說,有可能你剛剛背的東西全都白背了。所以學習不能太過勞累,不要跟學習熬體力,有時候抽出一些時間去做適當的休息可以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並且自己也不過於疲憊。

5.毫無章法

其實這個問題還有有些與多科目同時進行類似,但是這個是偏向於學習沒有條理。學習時東一錘子西一棒子,一會學學這個,一會學學那個,這樣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思維混亂,最後什麼也沒記住。要學會有條理,有結構地去複習,如列一個提綱,根據考試的順序和時間,可以在一天空閒的時間內去選擇優先複習哪一科的內容,這樣讓自己的複習有明確的目的性。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如果你忘記了列提綱怎麼辦。這個方法也是我高三最後備考所一直使用的。就是比如有三節晚自習,我可以規定自己拿出一張理綜卷子,並且把這樣理綜卷子掃一遍下來,看看有哪些題目不會,遇到哪些值得一做的題目我就拿出草稿紙詳細寫一下步驟,最後把裡面哪些我沒見過的題型或者可以幫助我拓展知識的題目圈起來,然後自己全部嘗試做一遍。然後翻答案,改錯,在途中我可能會遇到一個題目做錯了,但是我又覺得我不應該錯的。我就會很氣憤,於是乎又去很多同樣的模擬卷和調研卷裡面去找一些類似的題目繼續做。直到我能徹底懂了為止(下面涉及到做改錯本的方法,這裡先不說)。然後這時學懂了時候就會感到有一些不舒服了,但是我還是想繼續學習怎麼辦呢。可以做一下英語的閱讀理解或者是改錯題,或者是語文卷子的閱讀文章。這些題目就是我做理綜期間的娛樂項目。

不過個人還是比較推薦,在每天晚上學習完之後可以為明天的學習內容進行提前規劃,這樣可以讓明天也是元氣滿滿,知道做什麼,而不是渾渾噩噩地到學校跟隨老師的步伐亦步亦趨,不知道自己的薄弱點,這樣沒有針對性的複習是最低效的


6.任務清單太滿

就算是在大學,很多同學也可能會有這樣一個弊病就是,要麼就不列任務清單(也就是學習大綱),要麼就列一堆學習內容。其實對於學習這件事還是不要過度樂觀。哪怕你對學習的內容或者方法再熟悉,你也不可能做到一下子完成所有的學習內容。人的大腦不同於電腦,他的存量是有限的,沒有那麼大的運轉能力。所以還是要安排好進度,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機會。在安排學習任務的時候,要給“突發事件”留出一些時間和緩和的餘地,不要對自己安排時間的能力過度自信。如果每天的任務清單列的太慢會產生一個什麼不好的影響呢。就是如果你今天沒做完,受到打擊,但是還是信心滿滿地給第二天列那麼多任務。結果第二天又有很多老師突然佈置的必須交的作業,你必須要騰出時間去做作業。這樣就會導致你的時間不夠用,就會出現自主學習時想著作業,做作業時又想著今天的任務清單還沒完成呢。所以千萬不要讓任務清單成為你的絆腳石,適當規劃任務清單,可以讓學習有條不紊,穩步前進。

7.遲疑

我們常常在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後,卻突然發現,自己無從著手,不知道從何開始做起,最後導致了什麼都沒做,還不如一開始就漫無目的地去學習了。所以首先你要學會的就是不要猶豫不決。在學習中規定了計劃,想到就去做,千萬不要讓猶豫佔用你太多時間。因為在猶豫的過程中你所做的內容和你所收穫的早就已經可以彌補你所犯的錯誤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許在你遲疑的那一秒,機會就已經和你擦肩而過了。別遲疑,想到什麼去做就是了


8.做無用功

這在刷題過程中是最最普遍的一種情況,為什麼刷那麼多題成績還是不見提升呢。除了不做總結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不管是做哪一套卷子,都是一直在重複地做同樣的學科或者同樣的題。不僅忽略了自己薄弱的地方,而且還放棄了那些真正能讓你提高的題目。拿出一套數學卷子,把前五題道選擇題一做,一改,哇!全對,我好厲害,然後就把卷子放起來。這樣做卷子真的有意義嗎。很多人總是覺得做卷子自己做起來舒服,覺得做自己熟悉的題就有種自己全都會,全對的蜜汁成就感,然後總是逃避做那麼真正對自己不會的題和拔高的題,不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這樣刷題,刷一百遍,卻只是一直在浪費時間做無用功而已。人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在這個爭分奪秒的時代,落後一步就等於喪失了追趕的機會。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生命。所以現在開始勇敢一點,去做一下數學的第11、12道選擇題,填空題最後兩題,解析幾何和導數的題目也嘗試著去解一下,征服這種難題會令你更有成就感。千萬不要已經會做的題目上原地踏步

9.妒忌心態

在學習中我知道大部分人可能也會這樣吧,就是當看到自己的同桌學習時,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就是想去看看他到底在學什麼,學的這麼認真,當全班都在學習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老師叫你去做個什麼事情,你就開始在心裡默唸,他們都在學習,我沒有學習,他們會不會超過我啊,好煩啊。還有就是當自己討厭但他又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問自己題目的時候,你斷言拒絕,怕他超過自己,不教他但是其實高考不是為了任何人努力,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和以後拼搏。你要知道,畢業後你們各奔東西,真的不會再有任何交集。所以你為什麼要為一個以後就再也不見面的人心煩呢。你們現在是見一面少一面,所以珍惜他們。並且不要去妒忌他們,多與自己比較。少一些橫向比較,多一些縱向對比。也就是少和自己的同學們去對比,多和昨天的自己對比。今天又比昨天強了多少呢?


關於高考,還剩下不到100天,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