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一位同事的孩子今年三岁,画画很有一手。有一次我去同事家吃饭,一进门就看到

鞋柜上孩子用水彩笔画的“机器人”。进客厅之后更是让人大开眼界,电视柜、窗台、地板上全是孩子的作品。看到我震惊的表情,同事也是无奈的笑一笑,她表示:孩子这样做已经有一个礼拜了。

每个家长应该都经历过这一时期。孩子们的画常常是天马行空的,他可以给小猫小狗添上翅膀,让它们和鸟儿一起飞翔;也能把汽车开进海里,搞个发明创造。但这些画有一个特点——全都画在家里的地板、墙壁上。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对于这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宝妈们感到有些头疼,干干净净的家具被孩子画上了水彩,擦了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不擦家里看着又不像样。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宝妈们又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孩子爱画画,说明他有一定的天赋,培养一下说不定能往这方面发展。

可事实就是,宝妈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画板,孩子没玩几天就腻了,还是要在地板上、桌子上画。面对孩子们随处可见的“绘画作品”,宝妈们只能不禁感叹: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豪放不羁的“抽象派”画家!

▊孩子为什么突然喜欢画画?

●进入了“涂鸦期”

涂鸦期是孩子成长阶段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它一般出现在孩子一岁半以后,最晚会持续到四岁。涂鸦期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处画画,一开始是没有规律的线条和点,后来发展到具体的事物上。

心理学家认为,涂鸦期孩子画画的行为和婴儿时期的哭闹、大笑类似,都是

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而涂鸦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孩子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

经过观察,涂鸦期孩子在画画时嘴里往往“念念有词”。孩子发出“哈”的一声之后,会在地板上划出长长的一条线;而当孩子情绪低落,发出委屈的“呜呜”声时,则会是无规则的点。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家长可以这样理解,孩子涂鸦的行为是在表达自己某一时间点的情绪,是一种宣泄的手段。

宣泄的手段有很多种,孩子偏偏就喜欢这一种,这可苦了家长。一些家长可能会采取强制手段,

比如:把孩子的画笔藏起来。实际上,孩子是强迫不得的,同事曾经试图教育孩子不要在地板上画画,结果孩子好几天没和同事说话。

▊如何正确引导涂鸦期孩子?

●“正面交锋”不如“拐弯抹角”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湖边买了一栋房子,周围安静的环境让老人的生活十分惬意。有一天,这里来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没日没夜地玩闹,老人不堪其扰,决定采取措施。

睿智的老人明白,直接走出去和他们对峙是没有效果的。一天早上年轻人正在玩的时候,老人出门对他们说:“你们给我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带来了活力,你们真是好样的,如果你们以后能保证每天都来这里玩,我会每天给你们一人一块钱。”

听了老人的话,年轻人们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有些不敢相信,玩还能赚钱吗?但是老人向他们保证自己绝不会食言,于是年轻人们高兴地答应了。

之后的几天里,年轻人们天天都来玩耍,老人也按照约定给他们钱。过了几天,年轻人来玩耍时,老人对他们说:“最近我的财政出了问题,我以后只能给你们一人五毛钱。”年轻人们不太高兴,他们决定以后只有下午才来这里玩。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几天后的下午,当年轻人们又来玩耍时,老人愁眉苦脸地告诉他们:“我的养老金还没发,以后只能给你们一人一毛钱。”听了这个消息,年轻人们彻底不愿意了:“以前说好给一块钱,现在就给一毛钱?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一毛钱而浪费时间呢!”

年轻人们再也没来过,而老人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安静的生活。

对此他还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来四个人,要求他们轮流对事先选好的一个人进行评价。

  • 第一个人的任务是表扬,
  • 第二个人的任务是批评,
  • 第三个人的任务是先表扬后批评,
  • 第四个人的任务则和第三个人相反。

最后阿伦森询问被评论的那个人:你对他们四个的印象如何?

他表示:第四个人很诚实,给我的印象最好,第三个人完全是个虚伪的小人。

事实上,第三和第四个人对于实验对象的褒贬程度是相同的,只不过第三个人的做法是逐渐减少表扬,第四个人是逐渐增加表扬。

阿伦森通过故事和实验表达了自己的理论:奖励的出现会增加人们的积极性,而奖励的减少会导致态度的消极。

【该理论在后来被心理学称为“阿伦森效应”。】

实际上,故事中年轻人玩闹的行为本就是不合理的,但老人偏偏给他们设立了一个更加“不合理”的奖励,年轻人必然无法拒绝,也就陷入了老人的“陷阱”。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这个故事中老人就是反过来应用阿伦森效应,利用逐渐递减的奖励来打消年轻人的积极性,直到让年轻人彻底失去对奖励的兴趣。

▶▶如何运用阿伦森效应来引导涂鸦期孩子?

✔第一步:设置“不合理”奖励

家长们完全可把自己看作故事中的老人,把孩子看成喧闹的年轻人。当孩子在画画时,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只要你每天能画出两副画,我就给你奖励。这个奖励不一定非得是钱,两三岁的孩子对于金钱没有太全面的概念,给钱不如给零食来得实在,比如几块糖。

画画还能有糖吃,这样的好事孩子是不会放过的。

✔第二步:奖励递减

在奖励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就要开始逐渐减少奖励了。但平白无故地减少奖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在减少奖励时,家长需要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在故事中,老人的借口是自己的财政出现问题,那么家长也可以现学现卖,和孩子说自己工资被减了,所以糖的数量也要减少。

✔第三步,让孩子失去对奖励的兴趣

刚开始减少奖励时,孩子仍然能够接受,只不过他可能从每一天画两幅画减少到每天画一幅。为了让孩子失去对奖励的兴趣,从而彻底放弃画画,家长需要把奖励减少到孩子无法接受的程度。

比如说,在孩子画完画准备要糖吃时,家长故作愁容地告诉孩子:妈妈的工资又减了,以后只能给你半块糖了。孩子心想:半块糖也想骗我画画,我才不干呢!这样一来,家长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是当家长希望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时应该采取的方法。

相反,如果家长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想让孩子把它发扬光大的话,就要对孩子使用逐渐增加奖励的方式,让孩子越来越有积极性。

孩子这些看似“烦人”做法,说明智商高,正确引导才能助他成才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学会“拐弯抹角”,先用和孩子预料中完全相反的方式来放松孩子的警惕,接着再用“阿伦森效应”引导孩子逐渐向家长期望的目标发展。

今日话题: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的孩子在“涂鸦期”都画过哪些让人惊艳的作品呢?你们又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呢?欢迎在下方流言,我们一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