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書接上文,和朋友一塊看了《葉問4》,談到了裡面的父愛

這回書咱們說一說,功夫。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金庸先生將功夫升級到了俠的層面。而葉問這個系列將功夫從俠迴歸到了普通人的身上。

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功夫之外的感情,喜怒哀樂,與家庭的關係,還有那種孤獨。

因為故事取材於真實的人物背景,所以也讓我們看到了近代中國功夫的一個成長和淵源。

但是作為一個愛鑽牛角尖的人,我對中國功夫的實用性有些懷疑。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提到中國功夫,你會想到什麼,神筆書生呂落第,神鵰大俠楊過,還是太極宗師張三丰。這些小說裡的人物往往是文人虛構出來的,可能取自於生活,但絕不是生活中真正的樣子。關於中國功夫的實用性,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去看:第一身體素質、第二抗擊打能力、第三軍隊的使用情況。

在中國練功夫最多的是誰?應該是大媽大爺們。而小孩兒更多練的是柔道,格鬥,很少看見小孩子去練太極或者說是拳法。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就拿葉問裡面的各類功夫大師,與美國軍方里面的格鬥戰士相比,從身體素質上看就不是一個等級。一個是肌肉猛男,一個是文弱書生,所以從抗擊打能力上來說,身體素質好的肯定能承受住更大的外部壓力,那種四兩撥千斤的故事小時候我是信的,但長大了之後捱打之後就不信了,如果還相信的請回去翻一下物理課本,牛頓定律,慣性定律。

子彈的殺傷力更大,是因為子彈的速度更高,威力更強,那麼武功也一樣,如果你想擊敗敵人,那麼你出拳的速度必然要快,出拳的力量必然要大,而打擊的部位必然是要害,中國武術也講究快狠穩準,也有打穴的一些基本常識,但是在實際格鬥中,似乎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所以中國的武術更多是淪為了表演性質的藝術節目,在世界格鬥競技類的項目中,很少看到武術的身影。

而在軍隊裡這種武功的東西可能更加不能實用,因為培養一個武術的高手的成本,遠遠要高於培養一個普通的柔道戰士的成本。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另外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們觀看電影時,會嘲笑那些不懂中國功夫的老外,他們自以為外國的格鬥技巧能夠勝過中國功夫,結果最後大師出手將他們KO,大快人心。然而,離開電影之後回到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又像老外一樣,不相信中國的功夫。

如果中國的輕功真的練得好,那麼在奧運會上跳高跳遠的項目裡,我們就厲害了,如果氣功練得好,那麼舉重投鉛球等項目裡,我們也應該拿到了很多金牌 。

如果各大武術的門派能夠,把弟子們派到足球,籃球,網球等戰場上,那是不是中國在世界體壇上就能站在世界之巔了呢。

《葉問4》能動手,不說話

當然我們許多人練功夫的本質,並不是要打敗,或者說是殺死對方,更多的是強身健體,養性修心。

也有人說那些曾經的功夫的高手們都遠走國外了,因為在中國,打架鬥毆是違法的,而我們的社會又很和諧,沒有太多用武之地。

最後吐槽一下電影中的bug,電影中我覺得演技也好,場景也好,都非常的不錯,但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最後葉問和軍方高管的這場決鬥,雙方都穿的白襯衫,而且雙方的腳都在對方的身上踹了很多下,然而身上卻沒有留下任何腳印,難道他們上場之前都換了不沾塵土的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