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湖北天门:天门一医护师陈凡获国家级荣誉


湖北天门:天门一医护师陈凡获国家级荣誉

陈凡为新冠肺炎患者采集咽拭子

国家卫健委今天表示,经各方面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向好态势不断拓展。为鼓舞士气,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投入这场严峻的斗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天门一医护师陈凡名列其中。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切实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卫生健康工作者,激励他们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湖北天门:天门一医护师陈凡获国家级荣誉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先进个人名单(湖北省)(部分)

2020年1月21日,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陈凡凭着3年感染科工作经历、接受过各类传染病防控培训的扎实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第一时间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抗疫一线。接到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后,她毅然将5岁的儿子和因意外肋骨骨折的老公托付给家里的老人,义无反顾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24小时待命,27天未下火线。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主战场,陈凡负责门诊的消毒工作。她每天和同事抬着30多斤重的消毒液,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对门诊进行洗刷拖抹式消毒,完成一次消毒往往需要数个小时,尽管春寒料峭,但她单薄身材常常累得汗湿衣衫。发热门诊日接诊量最高达900余人,她既是护士也是心理疏导者,更是“检验员”。每天监督发热门诊所有医务人员防护服的穿戴情况,认真落实防护服的脱卸流程,力求“零感染”。下班后,她仍坚持做好消毒杀菌、医废处理、后勤保障、物资清领等工作。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三餐并做两餐甚至一餐,几乎没有吃过一次热饭,嗓子嘶哑疼痛,脸颊被口罩压出水泡,耳朵被勒出深深的伤痕,每晚回到宿舍,已是深夜。

2月5日,陈凡临危受命成为新冠病毒的咽拭子采集组组长,完成日采集量约200人次、圆满完成最高完成近千人次的采集任务。每一个采集对象,尤其是插管带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她必须与患者保持面对面的状态,才能准确采集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然而这项工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危险: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将长长的取样棉棒探入深喉部,这个动作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继而干呕、咳嗽、甚至呕吐,由此产生的飞沫、污物就会直接喷溅到工作人员的护目镜或者身体上。采样的过程需要与被采样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每一个被采集人张嘴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工作人员造成传染。即便是全副武装,也是处处充满风险,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结束,他们又接到了新的命令,紧急赶往下一个采集点——这是陈凡每天工作的常态。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这场人民群众生命保卫战中,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陈凡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