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中国1000年」97:霍光,刘病已

或许在某些时候,霍光也会受到一夜成名带来的困惑。

事实上,想要一夜成名并不难,因为一夜成名并不排斥运气和偶然。正如某位相声名家说的那样:谁年三十不吃顿饺子呢?

然后怎么办?

要知道,一夜成名并不代表着结束,相反,这只是开始。因为从此刻起,你要立刻站在聚光灯下,接受现实和历史的审视与试炼。

仅仅靠运气,上去是可以的,但不可能长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听起来威风,但并不是谁都能站住脚。因为需要他面对民生疾苦、边境烽烟、政坛对手、天灾人祸……需要他抗起压力,调动四方,排除险阻,做出决策……

需要他解决问题。

那一夜过后,看着皇位上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很难说昨天还是奉车都尉、光䘵大夫,今天已是大司马、大将军的霍光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在历史上,他的前半生只有一句话: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奇迹。


「通鉴中国1000年」97:霍光,刘病已

汉武帝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领导。他在位时刑繁赋重,他执法又严,无论是外朝官员,还是内朝近臣,稍有不慎,便是轻则受刑、重则掉脑袋的下场。而霍光担任的两个职务都不是靠着谨言慎行就能糊弄过去的:奉车都尉是替皇帝开车的,光禄大夫是需要和皇帝一起议论朝政、点评时事的。

有人说汉帝帝喜欢霍去病,爱屋及乌,所以才对他另眼相待。诚然,汉武帝对待自己喜爱的人,总是会多几分宽容。但感情也绝不会成为汉武帝行事的束缚。

比如那个将太子一脉一网打尽的巫蛊案,与霍光而言,并不是没有丝毫关联。至少,从他父亲这边来论的话,他是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是太子刘据的表哥。虽然他是父亲另娶所生,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外戚,但他霍氏和卫氏、公孙氏一样,是标准的太子一党,这是毋庸置疑的。

同样一直极受汉武帝青睐的卫氏一族,在巫蛊案中一门尽灭;而霍氏一门,则是毫发无伤。

总之,终汉武帝一朝,无论是朝臣政争还是内宫风云,从来没有出现过霍光的影子。然后在最后时刻,被选为帝国的掌印人。这样的经历,绝不是纸面意义上的“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就能解释得通的。

因为“小心谨慎,未尝有过”或许能让他平步青云,但绝不会一飞冲天。

在我看来,汉武帝之所以选择他为帝国的掌印人,除了因为他是孤臣、忠臣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出来他会是个能臣。

他能解决问题。

所以,站在汉武帝的角度来看,霍光绝不是一夜成名。

汉武帝并没有看错,霍光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在掌印期间,他解决了造反的燕王,解决了他的政敌上官桀和桑弘羊,解决了北境的匈奴……更重要的是,他解决了从汉武帝后期开始陷入萧条之势的经济和民生的问题,使得帝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指责他专权,司马光也说他应该早点还政于皇帝。但现实是,政治不是请客吃饭,酒喝多了把杯子一扣说你一声你们喝我先辙就可以了。当他爬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不管他愿不愿意,已经不可能自己走着下来了。其结局要么是被人扔下来,要么被人抬下来。

有人说他不守臣礼,擅自废立皇帝。但从事后来看,他选择刘贺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他可选的余地并不多,除了刘贺就是刘胥。而刘胥也不会是个好皇帝,同时相对刘贺更不好控制。他废黜刘贺也是正确的,因为刘贺用事实证明他不会是个好皇帝。最终他扶立刘病已更是正确的,因为刘病已会是两千多年来少有的好皇帝之一。


「通鉴中国1000年」97:霍光,刘病已

地节二年三月初八,霍光去世。霍光生年不详,但考虑到霍去病在公元前121年将他带入长安时有十余岁,因此去世时应该在六十五岁至七十岁左右。

他走到了山顶,然后被人抬了下来。现在,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首先,他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机敏的应变能力、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以及能够解决问题的政治才干,他懂得隐忍、审时度势、借力打力……总之,他拥有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需要的一切条件。

其次,他是个优秀的辅政大臣,他完成了汉武帝给他的任务:匡扶幼主,安定朝局,稳定边境,提振民生……在他掌权的这些年来,朝政清明,边境上重新建力了对匈奴和西域诸国的控制,民生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修复了连年征战对经济体系造成的破坏。总之,他对昭宣中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他证明了汉武帝的一个理想的不切实际。

前面说过,汉武帝选择他,除了他的能力之外,还因为他背后没有千丝万缕的权贵势力。在我看来,汉武帝希望用一个孤君加上三个孤臣,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没有掣肘的帝国中枢。

可上官桀和霍光先后向他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权贵势力不是天生存在的。所谓权贵势力,是因权而贵,因贵而成势力。所以,只要有权,就必定会产生权贵势力。并且,当权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依附在权力之上的势力必然会滋生更大的野心。

所以,当霍光去世的时候,霍氏一族,已经成了大汉帝国最大的权贵势力了。

当权贵不可避免成为势力的时候,想要传承久远,家族文化的建设就很重要。但很明显,霍光在家族管理上秉承得是纵容的态度。所以,从霍氏一族的结果来看,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家长。

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班固

霍去去世一个月多月后,刘病已应御史大夫魏相秘奏,为了不让某些人觊觎大将军之位,故下令任命当年的酷吏张汤之子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主管尚书事。

之后,根据霍光遗愿,封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身份主管尚书事——当时可以多人并领尚书事。

前面说过,当时群臣上书朝廷,需要写两份奏章,一份注明是副本,先交给尚书台审阅。尚书台通过后,再将正本递交给皇帝。所以尚书台权力极大,主管尚书事的人更是凌驾于群臣之上。

但刘病已应魏相秘奏,为了防止尚书台阻塞言路而蒙蔽皇帝,故下令取消奏章副本的制度——以后群臣再有奏章,直接报给皇帝,不再经过尚书审批。

这意味着刘病已彻底掌控了朝政大权,开始正式亲政。

从现在开始,属于刘病已的时代来临了。


「通鉴中国1000年」97:霍光,刘病已

其实,纵观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不好的皇帝各有各的不好,但好的皇帝却是相似的,因为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勤政。

当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不管这个人有多么聪明,但他只要犯懒,就绝对干不好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只是运筹帷幄的结果而非过程,它的背后是无数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殚精竭虑的思考和决策。

刘病已是个好皇帝,所以他很忙。他每天要听取群臣对各自所负责事务的处理方法和计划,他要知道每一件事执行的结果和效果,他要评判和选拔各级官吏,他要制定法令、制度和流程。

他出身民间,他很清楚老百姓要的就是温饱而已,而要实现老百姓的温饱,最基本的保障就是为地方官吏为政公平清明。要做到这一点,郡太守才是关键。所以,他要亲自召见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省级干部,对他们进行询问、考察和评判。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

当一个好皇帝,决不是坐在皇宫里装模作样地看看奏折,叫几个人训训话就行。他要面对的是不计其数的奏章和事件,他要知道他的每一个重臣适合做什么和正在做什么,他要保证他发布的制度和条令正在得到有效地执行,他要惦记着每一个地方洪涝情况……

中兴之世,是奋斗出来的。

对于皇帝刘病已来说,权力意味着责任;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一切——比如霍氏家族。

次年,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四月二十二日,刘病已立儿子刘奭(音“释”)为太子。

刘奭虽说是刘病已当皇帝之前生的儿子,但他母亲许平君在刘病已即位后就被立为皇后,所以人家是正经八百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霍夫人霍显极为不爽,气得饭也吃不下,据说还吐了血。

她生气的原因很简单:刘奭被立为太子,那么她女儿,也就是现任皇后霍成君将来如果生了儿子,就当不上太子了。

在她看来,皇帝应该等着将来她女儿生了儿子以后再立太子。至于她女儿将来能不能生儿子,什么时候才会生儿子等等问题,不在她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她教唆着女儿想办法毒杀太子。幸好,太子的保姆和奶妈非常尽责。尤其是吃的东西,都是她们想尝过,才给太子吃。结果是皇后拿着毒药却始终无法下手。

她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用疯狂来形容了,而是不折不扣的魔怔了。

事实上,她这种人到今天也比比皆是。在她们眼中,世界就应该、也必须围着她们转,否则,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对。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愚蠢地想法,就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太小,缺乏教养,再加上文化水平太低,导致她们眼中的世界就只有她们自己眼前的那么一个角落。

这就是看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好处——你的世界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广阔。

霍夫人还活在霍光辅政的时代没有醒来,但皇帝刘病已已经不是她以为的那个刘病已了。

借着立太子的机会,刘病已先是封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太子的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这算是许皇后的愿望吧。作为交换,又封霍光过继给霍去病的孙子霍云为冠阳侯。

一个月后,丞相韦贤因病告老还乡,封御史大夫魏相为丞相,封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兄长的儿子疏受为少傅。

顺便提一句:从刘邦立国开始,大汉帝国的丞相都是干到死才算完。所以,韦贤实际上是开启了丞相退休的先例,从此之后,大汉帝国的丞相总算可以申请退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