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书只为墙,到底出自哪?张廷玉“家训”纪事

桐城市六尺巷,如今已成热门景点。六尺巷,说到底是一条街中窄巷,没什么“景色”可言,游客来此观光的目的,主要是感受当年六尺巷主人“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谦逊之品质。随之,人们对六尺巷来历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在认真研读六尺巷主人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的相关文献时,发现“老宰相”张英之所以能作出那首妇孺皆知的“打油诗”,原来,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在宋朝宰相韩琦家,发生过几乎完全一样的事。张英儿子张廷玉将父亲和宋朝宰相韩琦谦让邻里的事情,一并记录在他的“家训”中。

张英的第二个儿子张廷玉(1672-1755),也官至宰相。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服官理政之余,将所见所闻录于笔端。日积月累,汇集成册,留下一部“家训”,名为《澄怀园语》。这部书是他数十年读书处事的人生感受,目的是告诫子孙“知我立身行己、处心积虑之大端”。

为什么叫《澄怀园语》呢?

雍正年间(1723-1735),张廷玉两次随从皇帝出巡西郊,顾问有功,雍正皇帝赏赐其居住“澄怀园”。澄怀园位于圆明园福园门之南、绮春园西墙之外,是圆明园的附属花园,这是当年清朝皇帝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又称“翰林花园”。从雍正三年(1725)一直到咸丰朝(1851-1861),澄怀园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班办公室。入住在这里的翰林,是清朝皇帝对汉族官员的最高礼遇,它的护卫和管理,都由圆明园管园大臣统一负责。雍正皇帝赐张廷玉居住在这里,可见他对张廷玉的器重。

张廷玉退朝闲居在澄怀园时,与随从同住的侄儿张筠谈议论话,张筠将叔叔的心得之语“逐日记录,得数十条”,称这些内容可以看作爷爷张英《聪训斋语》的“后继之书”,并名之曰《澄怀园语》。

张廷玉自己说得很谦虚,称“自知学识短

安阳“仁义巷”和江苏苏州的“六尺巷”。

江西南昌“让墙巷”的故事是这样的。


千里家书只为墙,到底出自哪?张廷玉“家训”纪事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进贤县(今南昌市北小镇)出了一位状元,名叫舒芬。舒芬(1484-1527),经学家,正德十二年(1517)状元。中状元之初,舒芬被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出任谏议大夫。舒芬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对家人要求严厉,从不让家人在外卖自己的面子,因此官声远播。有一次,老家邻居准备盖房子,把墙脚白线划到属于舒家的地基上。而舒家也正准备扩建旧房,这样,两家争执起来,直闹到地方官府。舒芬的儿子给状元老爸一连写了几封信,请他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儿子的信后,给他寄回一首诗,云:

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

儿子接到这封信,也能理解父亲的心意,于是,主动上对方家门,表示愿意遵从其父的嘱咐让出地基。邻居闻言,很受感动,也随之将自家划出去的墙脚白线清除,向后退了好几尺。从此之后,舒芬的家乡北山镇,一直保存着一条宽宽的“让墙巷”。几百年来,乡人走在“让墙巷”内,当然能感受到状元老爷的谦让美德。

再说河南安阳的“仁义巷”。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安阳出了个大官人,官位做到朝廷吏部尚书,专管全国各地干部调配,此人姓郭名朴。郭朴有个弟弟,依旧居住在安阳老家。邻居家盖房子,与郭家相争一墙之地。两家各不相让,以致闹到官府,官司打得无休无止,地方官府一时难以了断。鉴此,郭朴弟弟派人给哥哥送去一封信,言明情况,并请求哥哥能以适当方式与地方官府沟通,给地方官府施加压力,迫使邻居让步。

郭朴看完信,立即写了回信,叫来者带给弟弟。弟弟打开信一看,原来是这样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出现时间,比清朝张英年代早,而张英的“打油诗”与此诗几乎没有两样。

郭朴的弟弟细细体味,深深领悟到哥哥的心意,就放弃了这一墙之地。邻家一见,颇受感动,也让出一线之地,两家缠讼多年的官司就此了结。

新房盖成之后,两家之间留下了一条小巷道,安阳人称之为“仁义巷”。这条仁义巷一直存在于安阳老城区,来往行人穿行在这条巷道中,都能感受到两家人的谦让和包容,从而受到“仁义”的熏陶。但是,在2002年,安阳老城改造时,这条“仁义巷”被拆掉了,可青史留名的郭朴,确有廉洁正直之名。

江苏苏州“六尺巷”的故事,源于明朝景泰年间的礼部尚书杨翥。

杨翥(1369—1453),明代官员。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宗即位时,很受器重。景泰三年(1452)出任礼部尚书。杨翥豁达容人的故事,流传极广。

杨翥在京城为官期间,家人曾经气嘟嘟地来告状,称邻居家丢了一只鸡,怀疑是“杨家人”偷的,弄得杨家人极为难堪,希望杨翥出面,摆平这件污人清白的冤枉事。杨翥听后说,“杨家人”又不仅仅是我杨翥一家,让他说去罢了。

还有一次,杨翥家人又来京城求援,说邻家将杨家的宅基地占去三尺,请老爷出面,夺回家产。杨翥思忖一会儿后,提笔写了一首诗,算是给家人“支招”:

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

杨翥的礼让谦和让邻居非常感动,不但放弃已占宅基地,而且还多让出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巷”。据说,“六尺巷”的故事一直在苏州民间流传。赵薇在春晚演绎《六尺巷》之后,苏州也有人动议重新整理修建这条“六尺巷”。

也有传说称苏州的“六尺巷”与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关。郑板桥(1693-1765)在外地做官时,弟弟与邻居闹宅基地纠纷,请求哥哥帮忙打官司。郑板桥接到弟弟的来信之后,回复了一首诗,也是这么个内容: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当然,因为郑板桥是江苏兴化人,所以在兴化也流传着类似苏州“六尺巷”的故事。

纵观上文可见,关于“六尺巷”的故事或传说,内容大同小异,其中江西、河南两地,不仅有传说,而且还有实物遗存,但相比之下,桐城“六尺巷”除了故事传说和实物遗存之外,还有地方志记载,最为可信。今年春晚赵薇演唱《六尺巷》之后,不见江西、河南“仁义巷”、“让墙巷”的扬名,唯见桐城“六尺巷”热闹,应该具有必然的原因。


韩琦为张英作“范儿”

对于父亲处置故里与邻居吴氏因“争地”而产生纠纷之事,张廷玉不可能不知道,对父亲“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胸襟,不可能不作深思,所以,当他看到《韩魏公遗事》一书时,对书中所载北宋宰相韩琦处理老家人与邻里“争地”时,作了这样的笔录——《澄怀园语》第二卷有“读《韩魏公遗事》”:

《韩魏公遗事》曰:公判京兆日,得侄孙书,云田产多为邻近侵占,欲经官陈理,公于书尾题诗一首云:“他人侵我且从伊,子细思量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其后子孙繁衍,历华要者不可胜数,以其宽大之德致然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韩琦出任开封府尹时,侄孙派人送来一封家书,信中称家里的田产已被邻里侵占不少,打算向官府告状,据理力争。韩琦(1008-1075)看完信后,在信的末尾写了这首“打油诗”。他告诫家人:仔细思量这些事,你争我夺,来来往往,没个了结。不如先上含元殿房基上去看看。这座宫殿曾名“蓬莱宫”,是唐高宗(649-683年在位)时修建的。当年,含元殿气势恢宏,天下皆知,但如今已是蒿草满地,秋风之中,格外荒芜。

家人收到这封“回信”之后,当时什么反应呢?文献中没有记载。想象之中,应该是听从这位韩府尹的吧。田产被邻居占去了,怎么办?不必打官司。这个朝代归你家,下个朝代又归别人家,争来抢去,没有个终结,争有何用?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试看含元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当年歌舞场,如今荒草长;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张英劝家人包容邻里,与韩宰相当年劝家人谦让,可谓一脉相承。

《韩魏公遗事》这段引文的后面一部分,是说韩家自韩琦之后,子孙兴旺发达,身居高官显贵者不可胜数,这是为什么呢?家里的田产不是被邻居侵占去了吗?正是这样,所以《韩魏公遗事》的作者强调称,这大概是因为韩琦为人宽厚、胸襟博大的优良德行使然,所谓善有善报,好人自有好报的结果吧。

杨玢为韩琦作“范儿”

张英的“让墙”版本,从其子张廷玉的《澄怀园语》记载看,源自北宋宰相韩琦。实际上,韩琦的“让墙诗”,也有所自,并非本源于他,比韩琦宰相更早的“让墙故事”,是后唐时的退休工部尚书杨玢。

杨玢,字靖夫,曾经为前蜀政权服务,官至礼部尚书。后归后唐,官至工部尚书。对于这样一位侍奉两个政权的“能人”,文献记载的很少,目前我们只知道他是“虢州弘农人”,即现在河南灵宝县人。

杨玢退休之后,居住在长安,其旧居宅基地多为邻里侵占,而且侵占的邻居不止一家,四邻都来争抢。对此,杨家子弟欲诉诸官府。这一事实表明,杨玢家人平时并非强势,以致四邻不仅敢侵占其宅基地,而且还敢得寸进尺、与杨家人打官司。

杨氏子弟在告官之前,派人将诉状送给在京城为官的杨玢,请杨玢把关修改,也不排斥想通过杨玢“疏通”地方官府关系的意图,以确保打赢官司。可杨玢接到诉状后,不仅没有修改诉状,而且还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诗名《批子弟理旧居状》,曰: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这首诗与韩琦的诗,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是北宋的韩宰相“抄袭”了前朝杨尚书的,还是后人演绎文字,来夸奖韩琦为人谦逊礼让的品质?这尚不得而知。

杨玢的意思是说,四邻侵占了我的宅基地,我就让给他们;你想想原先没有这块宅基地时,不也过得很好嘛;将来说不定这宅基地也是你的呢。如果你们想不通,不妨去看看唐朝那么有名的含元殿,如今不是荒草离离吗?

杨玢子弟看到这首诗之后,到底有没有按照尚书老爷的指示办,不得而知,但也没见文献记载其子弟坚持与四邻打官司的事。

既然让四邻侵占去了,当然也就不存在彼此各让一步、形成中间一条“六尺巷”之类的景观了。因此,尚书杨玢教育子弟的谦让,只出现在文献记载当中,而没有实物(文物)印证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