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城市一套房,掏空父母的积蓄,值得么?

慕李说房


值得。如下简要分析。

1、婚姻。有房才有家,大城市一套房就是婚姻市场的金字招牌,是打动女性最重要的敲门砖,是女性最在意的安全感。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时,都是父母拿出一辈子的积蓄,首付大城市一套房,孩子每月按时还月供。
2、投资。房产具有很强的投资属性,房价从2003年至今,不知暴涨了多少倍。投资大城市一套房,比存着积蓄,无形货币贬值好。部分国人投资房产增值,早已发家致富。一、二线城市房子紧俏,拥有很强的流通性,不怕卖不掉。即使不好卖,出租也不错。



3、教育。大城市一套房,直接关乎子女的未来教育。大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需缴纳高额的借读费。现在部分大城市推行的公立教育摇号制度,有房才有优先权,才有可能第一批摇中。

4、工作生活。大城市企业、医院、大型商场、生态公园等,数量最多,有利于人就业、看病、娱乐、生活。

掏空父母的积蓄,为了大城市一套房,综上看来,真是物超所值!


天之夜Hc


为什么不值得?我给女儿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笔钱在手里理财风险太大,我只玩股票没有其他投资!即便放在银行吃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上涨,我百年之后这笔钱还得给她们,但已经贬值好多了!所以与其以后贬值还不如给她们买房子靠谱,我和老婆也可以看着她们享受!


手机用户80393579864


其实,对于70,80后的一代人,这个问题的假设不存在,原因很简单,70,80后的上一辈的人供孩子顺利读完大学都异常费劲,哪有钱还能够支援买房。这个问题,我感觉用到90和00后这两代人身上合适。

70,80后的两批人很少一部分人能在刚参加工作伊始就能买得起房,虽然,目前来看待以前的房子价格,好像非常便宜。但是,放到那个时候,其实对应而言,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对于那个时候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很吃力的,绝对是笔大钱。我是2004年参加的工作,我老婆是2006年参加的工作,2008年我们付首付开始供婚房,月供大概3000左右,贷款时间10年。说实话,当时我老婆工作了两年后,待遇也仅仅3000元左右,所幸那时我的工资待遇还算凑合,供起来还是比较轻松,扣掉房贷和日常开销,其实每月也存不到什么钱。生活过得还是有些拮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了些存款,待遇方面也缓慢提升,由于刚需住房已经有了,生活上也有了适度好转。但是,对于90和00后这批人而言,大部分刚参加工作的待遇其实与10几年前基本一致,房价确与10年之前,有了天壤之别。想要付个首付至少都需要30万以上,而我们那时的首付只要10万左右即可,从首付方面来看一下就翻了至少3倍,还的贷款也别以前更为恐怖!光以惠州这样的准二线城市而言,大部分买房的人都需要贷款至少50万以上,而且就广东省的一二线城市对比,惠州的房价属于最低水平。若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而言,买房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就尴尬了,对于大部分刚参加工作不久,又想结婚的人而言,无疑就只有以下选择:1,找家人暂时先帮助下,把首付的钱凑齐,买了房后自己供;2,靠自己努力奋斗,婚期压后,奋斗过3年,存好首付钱再买房,这无疑得面对买房时房价高于3年前房价的预期。

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是个人居住的刚需房,不用去管房价多少,只要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不用去计较以后的房子具体是涨是跌,毕竟你是用来住,不是用来投资,在此情况下,家人应该大力支持,即使为子女掏空积蓄,父母也需要大力支持!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的作用就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结婚,生子,抚育下一代,传承的延续为头等大事,而房子就是上面的重要承载体。可能阿亮是80后的人,思想也是比较陈旧,但以我个人感觉而言,如果没有固定住所,或者说没有自己的房子,家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家了。

如果是想搞投资,也就是想靠买房子去赚钱,我是坚决反对掏空父母的钱去买房的,这样的念头万万不可以有。房子可不是市场上的萝卜白菜,一买就至少需要动用30万以上的资金,那可是需要实际付出去的真金白银。而且,大家都知道,房子价格的短期波动一般而言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说,你买房投资,至少需要拿3年以上,可能才会看到房价涨跌的实际变化。如果出现拿了好几年,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我估计不顾后果买房投资的人心理一定会崩溃的,先不说还款压力,就是房子价格整体的亏损,也是很难接受的。


工科男阿亮


我觉得吧,如果我儿子在大城市结婚并且他自己和老婆一起买了房子。我愿意掏出所有积蓄去他们住的小区买一套。顺便带带孙子!如果是要我掏空所有积蓄给他结婚买房子。我要考虑考虑。作为婆婆可不想老了被媳妇赶出家门。要防一手!老了自己有房子有积蓄不管住哪儿都有安全感一些吧。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儿子自己有本事挣钱买房子可以写媳妇名字,没意见!如果他工资连个首付都付不起,我也可以拿所有积蓄给他买房子。名字得是我名字。这可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呀!凭什么让这小子坐享其成。


紫紫和米米


作为父母,我个人是愿意全力支持孩子进大城市的。理由如下:

一、孩子是生命和血脉延续,钱财最终都带不走,还不如用在刀刃上。

二、大城市拥有更多资源,占据整个国家资源的金字塔顶端,对下层城市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这就是大城市房价的底气。在阶层固化、尘埃落定之前挤进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个决定可能抵得上子孙后代一辈子或几辈子的努力奋斗。现在不咬咬牙,之后再进入就可能只是奢望了,比如现在基本固化的北上广深,其实10年前我们很多父母咬咬牙是可以为孩子在北上广深赢得一席之地的。现在很多新一线、强省会大概就相当于10年前的北上广深。“大城市”之下的几乎所有四五六线城市,房子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这部分房子体量占据绝大部分,那才真的是大大说的真正用来住的房子!大大说的非常正确,我们的房子(大多数)就是用来住的!

三、人民币才是最大的泡沫,广义货币M2每年超发及累积数是天文级别的。对于持币者,通胀及贬值叠加大城市房价趋势,必定会带来夹击绞杀式的痛击。也许大多数人要10年后,才会明白我今天说的话。


天心观宇


罗湖国贸对面,二房一厅,红本无税,首付八十万,纯住宅七十年产权,楼下双地铁口,2梯8户,罗湖小学和罗湖中学走路都是几分钟,黄金地段白菜价,整个深圳房价的洼地,还有一套首付五十万的二房,手上没图片










小青说说深圳房


值得。如下简要分析。

1、婚姻。有房才有家,大城市一套房就是婚姻市场的金字招牌,是打动女性最重要的敲门砖,是女性最在意的安全感。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时,都是父母拿出一辈子的积蓄,首付大城市一套房,孩子每月按时还月供。

显示所有大图

2、投资。房产具有很强的投资属性,房价从2003年至今,不知暴涨了多少倍。投资大城市一套房,比存着积蓄,无形货币贬值好。部分国人投资房产增值,早已发家致富。一、二线城市房子紧俏,拥有很强的流通性,不怕卖不掉。即使不好卖,出租也不错。

3、教育。大城市一套房,直接关乎子女的未来教育。大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需缴纳高额的借读费。现在部分大城市推行的公立教育摇号制度,有房才有优先权,才有可能第一批摇中。

4、工作生活。大城市企业、医院、大型商场、生态公园等,数量最多,有利于人就业、看病、娱乐、生活。

掏空父母的积蓄,为了大城市一套房,综上看来,真是物超所值!



海南房产张钟瑞


关于是否掏空积蓄买房我个人是认为值得的。在此简述以下原因

首先就是落户,那么大城市落户究竟有什么好处

1、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比商品房最少便宜2000多每平方;

2、子女上学:这大家比较清楚了,除了免除小孩借读费,最主要的是可以上个好学校;(外地学生的借读费小学、初中、高中,交多少都不一样,每学期都和学杂费一起交)

3、上某城市的大学本城市的户籍考生比省属线低20分;

4、社会保险,除了医保要高些外,特别是养老金按户口返还的要高很多;

5、有些城市针对本市民有很多创业的优惠政策;

6、如果失业可享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证金(低保)。

7、有某城市户籍的退休人员可以办理老人证,享受很多福利。

8、有些单位招聘要求本城市的户口;

这户口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可以福及子孙。

再谈谈房子本身

婚姻--现在结婚都很看重房子,女方的要求其中一条硬杠杠就是有房有车,特别是在大城市中,有房子就显得极为重要。

保值--现在在这个通货膨胀严重的社会,房子几乎是保值的不二选择,更有甚者将大把资金用于炒房,在大城市中隔几年房价翻一翻也是见怪不怪的事。

安全感--在大城市中有一套房可以给人一种极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不用担心房租涨了,或者会被房东扫地出门,住在租的房始终与住在自己买的房有很大的差别。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金窝银窝始终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大城市中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避风港很重要。

  往长远看,买了房就相当于在这个城市中站稳了跟脚,子女就不用再为大城市立足而发愁,后代也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经济资源,从而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码字不易,希望诸位点个关注或赞再走,小弟在此谢过诸位.

 


吴越小越


我也直言不讳地说:这太不值得了。试想我们作为父母的辛苦上班十多二十年,就打算有四五十万现金,马上就一下子就拿来供房,买房,我真的舍不得了。因为,这些钱就是我们的血汗钱。如果孩子真的为买一套房子要倾家荡产,甚至还要借亲戚大婿来完成那真是太不值了。何况今日的房价如此之高,我们打工一族的能有几个人承受得了?唉!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要怨人忧天了。孩子大了如真是有房有车有存款才能结婚的话,那就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罢。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冇时莫强求。


用户WeiXinHai


买房谁为自己住,有条件的为自己住,也有的人为投资,钱的有个去处,比存款在银行更保险点,多数人是为后代买的房子,为后代积累财富,以前的地主富农如果在这个年代也会是首先买房的人,对于财富来说,不是一代人能积累起来的,要艰苦奋斗为后代打算的父母才节衣缩食为孩子们出份力买房子,这是正确思路,现在难是为孩子们将来减少压力,总不能代代因为房子问题困扰你这门家庭几代人吧,我有钱就会给孩子买,不管别人怎么说,炒房也好,投机倒把也好,自己过的多艰苦我也要在我这辈给他们多买不动产;多少年没房的压力压的我们家庭直不起腰来,我买了房,儿子就会安心对他的孩子进行教育,教育花的钱不比买房的钱少,教育是以父母的现有水平做为孩子的起点,第三代人攒钱,这是我们整个家族的目标,要一代一代积累,一代比一代向上的活着!我们不看眼前的利益,我们努力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我一家人都在努力,已经53岁的我,不向贫穷低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