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中國的“俠”文化的出現與社會的不公有關,“俠”的最高境界便是“俠隱”,超脫於風塵人世完成“自我”的超越。魏晉和唐的社會動亂,促使了志怪小說和傳奇小說,在市井文化中得以流行,因此它們也被稱之為是仙俠文學的鼻祖。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古典仙俠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人與修仙的故事,它不同於武俠小說中的陽光和打鬥,古典天下注重的是人物在修仙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俠”與“道”的思想,以“陰柔豔麗的浪漫情調、撲朔迷離的神 異色彩、高蹈避世的隱逸傾向”為主要特點。現在仙俠小說,則是習慣性以去歷史化背景,講述主人公在歷經七情六慾的磨難之後昇仙的過程。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儘管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仙俠小說張紅的虛構性色彩與主流文化意識並不搭邊,仙俠小說也一直處於文學圈的邊緣地位。直到互聯網與智能時代的普及,仙俠小說這才重新回到大眾面前,便逐漸被觀眾們所熟知。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在2012年中國的仙俠小說是網絡在線閱讀的最火爆的類性,即便到了現在,也依舊位居前十的地位。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唐七公子所創的《三生三世》系列,剛好搭上了國內仙俠小說的早班車,已其獨有的風格與曲折的故事暢銷數年,第一部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在書評上達到了7.9的高分,即便是備受爭議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也有7.5的高分書評。

原著的眾多讀者和高口碑,給未來的影視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16年的《三生三世》更是在成為了國內現象級劇集,大街小巷盡是三生三世,這劇一火就3年,楊冪回到了《三生三世枕上書》中客觀。但與此同時,影視化作品也陷入了低口碑的困境,不少觀眾言:抄襲,節奏慢,5毛錢特效,尬演,廉價劇組等等。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影視工業現狀

這並不是只有《三生三世》才有的問題,這幾乎是國產劇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問題。這涉及比較尷尬的問題,中國影視工業發展緩慢,海外佔有率不高,投資往往收不回成本。我們承認《權力的遊戲》可能是全球最為精良的影視劇,但正是因為“它是全球最為精良的影視劇”,所開啟的付費頻道的點播形式,也被全球觀眾認認可,即便是每集50分鐘造價15億人民幣,他們也有觀眾帶來的超過15億的回報。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在中國行不通,我們的影視劇的海外市場幾乎為0,而市場也是沒有規律的,每一部影視作品的投資都是一場豪賭。在投資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的國產劇的“大製作”只會出現中在一部分場景與畫面,不可避免的在普通的場景內透露出“廉價”的味道,即便是中國製造的《流浪地球》,它代表的並非是中國科幻電影之最,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始。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我們的娛樂性“媒體”報道現實正在成為歷史。仙俠小說的邊緣地位,註定它會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影視劇也不可避免的會隨著原著陷入口碑的低谷。幾乎很少有人意識到,在低口碑的面前,創作者也面臨著眾多限制與困境,但是國內的參差不齊的文化現狀又的確給創作者門提供了出口。

相對於龐大的文學小說,民族小說,傳統武俠小說,不僅要求創作者具備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也要求讀者的文化水平要有一定的要求。這樣較有深度的小說不是當今追求快餐式閱讀的“手機黨”所願意消化的東西。以女性為例,他們具有敏感,幻想,懷疑等特質,更有來源社會,工作,家庭,婚姻帶來極大的不安全感,這使得她們的情感需求需要在仙俠劇中得以滿足。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三生三世枕上書》中的東華的形象,的確在我們現在的文化潮流之中符合目前大多數女孩對男性的要求:帥氣,溫暖,體貼。因此女性很容易把自己化身為白鳳九,產生共情能力。男性受眾則更傾向於“力”,一種對“他者”的主宰和控制,在閱讀與觀影的過程中能夠滿足他們的幻想,這也是為什麼《大主宰》《琅琊榜》備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接受美學

姚斯認為,“第一個讀者的理解將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鏈上被充實和豐富,一部作品的歷史意義就是在這過程中得以確定,它的審美價值也是在這過程中得以證實。”儘管有著缺席,但如果我們從接受美學的視角出發,我們會發現其實在《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敘述主題和文化內涵中,其實是隱藏著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價值。

文學閱讀之先閱讀過程中,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基於個人和社會的複雜原因,心理上往往會有一個既成的結構圖,讀者的這種聚義閱讀文本的心理圖示,就是期待視野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愛情是人類生存永恆的母題。《三生三世枕上書》也恰好在此框架之類,白鳳九被東華帝君所救銘記在心,為報恩鳳九去太晨宮做宮婢多年,在經歷磨難之後,終成眷屬大團圓。這其實也滿足了觀眾根深的“門當戶對”婚戀價值觀的“期待”,滿足了人們期待的“才子佳人小說往往都是才子佳人一見鍾情而私訂終身,中經小人撥亂離間或家長阻撓,最後得以團圓的情節模式”。明知受虐,但一波三折又終成圓滿的愛情想象,始終讓觀眾們抱有期待。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山海經》與《三生》

中國悠久的歷史,歷來強調集體主義,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像一個人一樣行動,像一個人一樣擊鼓,像一個人一樣起舞,為了國家安全,為了集體利益,甚至不惜犧牲自我,這樣的思想在《三生三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如果我們從《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敘事主題,不難發現它是緊扣著觀眾的期待視野,通過一波曲折的小格局愛情觀,置於挽救天下蒼生的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大義”之中,在滿足極大的滿足觀眾們期待的同時,又傳遞出了觀眾們的共鳴與深思。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你可以不喜歡《三生三世枕上書》,但是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林黛玉。神話、寓言和史傳散文被認為是影響中國古代小說創作的三大主要源頭。而《三生三世枕上書》也體現了大量的中國古典神話,儘管早已就被大量使用,但它仍然是屬於中國的特色文化。

白鳳九的靈狐身份的設定取自於《山海經》中“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在傳統印象下,狐“魅”的映射,比如古傳說中的蘇妲己。但在《三生三世枕上書》,靈狐是正面的形象,是《山海經》中大於的妻子山氏等形象。因此白鳳九複雜的身份設定使得故事更精彩的展開。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儘管沒有直白說東華的是龍的化身,但是帝君的設定又使得東華不可避免的添加上了“龍"的文化符號,如《山海經·大荒經》中“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龍的形象設定,是權威與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是系黎民百姓,庇佑天下蒼生的崇拜的代表。

連續3年的爆款國劇,憑什麼抓住觀眾的痛點?

《三生三世枕上書》也並非是沒有缺點,但這也是目前仙俠小說共同的問題,儘管有著家國情懷,愛情,親情,親情和個人成長的母題,但是卻在現有過多的愛情元素,淡化了那些家國情懷,親情,友情,這也使得有些情節感染力不夠,但這並不影響影視劇的內涵和觀眾的喜愛。

這是屬於新時代文化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