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舅家风,三代传”,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新大风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舅舅的民间俗语有很多如:“娘舅大如天”,以及“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亲不过娘舅”,等等。这不但说明了舅舅在外孙面前的分量与应有的尊重,更是体现了舅舅与外孙那份浓厚的亲情。

舅家风三代传是指:即使是三代了也抹不去跟母系这边的血缘关系,无论是从外表,还是为人处事和家风上,都会受到舅舅家影响,而且至少会影响到三代人,其实,这也跟农村家族往来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结婚后跟娘家兄弟往来频繁,亲情交际也会日渐浓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事的变迁,很多本来亲密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了。

这些老话相传千百年,话中哲理通俗易懂,蕴藏了很多的道理,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正能量。


芳姐的生活录


娘亲舅大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尤其是现在女性的地位是越来越高,那么娘家人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比如像我们家里,因为小时候经常在舅舅那里呆,舅舅给我的印象都是非常亲的,就像自家人一样。

那么舅家风,三代传这三代应该是哪三代呢?


对我来说舅舅的这三代,第一代肯定是姥爷姥姥,也就是妈妈的父母,显然,这一代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姥姥姥爷在我们印象中是最亲的,尤其是现在家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姥姥姥爷的地位真的像自家人一样,看过一段小视频,女儿女婿回家了,没有带外孙子,结果姥姥一来,首先在车里寻找自己的外孙子,谁知女儿没有带外孙子,老两口大失所望,可见姥姥姥爷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外孙子呀!

第二代就是舅舅这一代,也就是母亲的兄弟姐妹,娘亲舅大,舅舅在所有亲戚的地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是妈妈的腰杆子,娘家人来了,闺女们都非常的重视,舅舅疼爱外甥外甥女,或许只有自己当舅舅了才能体会得到,那简直就是一种幸福。



第三代,有句话叫亲不过三代,也就是老表之间,当到了这一代的时候,影响也就很小了,或者说这就是边缘的那一层亲戚关系。

既然舅舅家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舅舅家的家风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我小时候,外公因为孩子多,家里特别的穷,我家以前是做豆腐的,外公常常会把这些豆腐渣拿回去给孩子吃,所以妈妈的兄弟姐妹这一代都非常的节俭,而且她们把钱也看的很重要,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她们所受到的苦,所以很难体会到她们的所作所为,不过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就是传说中的那种小气鬼,我想这应该是遗传了姥姥家的家风吧!当然到了老表这一代,因为舅舅去世了,也很少来往,我孩子都快不认识他们了。


舅家风,传三代,以前的人都特别看重家教,讲究家风,而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风,肯定也会影响到我们,这也成为了一个家族的特色,好的家风应该受到传承。


乡村小二哥


生活在农村,常听到长辈们说一些口头禅,其实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俗语,而民间的这些俗语,虽说听起来比较糙,但是细细品味的话,会有颇多的感受。记得多年前,回乡下摸不到路了,就问到旁边干活的老伯怎么走,当时由于着急,语气稍微有点重,老伯直接说上了一句俗语,“问路不施礼,多走五十里”,虽然是简短的一句俗语,但是却告诉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后,但凡出门在外,我都以礼相待,语气谦卑。其实俗语虽叫俗语,但是一点也不俗,只有我们细揣摩,深领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这则俗语,农村俗语:“舅家风,三代传”,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舅舅是妈妈的弟弟或者哥哥,而说到舅舅,在农村有句俗语叫做“亲娘舅”,意思是说舅舅最亲的人,而且不涉及利益纠纷,家庭的各种大小琐事都能公平的裁决。比如在在江浙一带,舅舅一般被称为“老娘舅”,家中有了纠纷,要请他来调停裁决。甚至热心街道调节民事纠纷的居委会的人也被戏称为老娘舅。而作为外甥也乐意学习和模仿舅舅的言行,自然影响深远。

在有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俗语“天顶雷公,地下舅公”,其意思是说,舅舅是娘家代表吧,有很多喜事舅舅必须到场,比如说酒席场上,在笔者所在的家乡。舅舅是绝对的头一号尊者上宾,如果开席时,舅舅还没到,那么全部都不能动筷子,还要负责专门的人去接上舅舅,舅舅到了之后开始放鞭炮,酒席才算开始,上每道菜的第一杯酒都是先敬舅舅!

在有的地方还常说“舅舅一头牛,外甥一个头。”言下之意,舅舅与外甥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平常的的密切来往,以及外甥的崇拜模仿,加上血缘的关系,受到的这种影响至少能延续三代。即使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农村老人们就常说“舅家风,三代传”。

人世间的亲情不在于血缘,更多的在于平时的交往走动,看似无聊平淡的走动,才能真正的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反之,即使是最亲的舅舅,两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淡漠。





农村四月


我认为舅家风三代传,是有道理的。因舅家三代,也就是母亲家三代,与父親家三代的关系。都属於近亲关系,这三代人,不管血型或遗传性多有相同至处,因此三代人的外型性格,生活习惯多数是相同,个别的情况例外。

譬如对我家来说:我儿子的外貌个性跟他的表兄娘舅多很象,为人风格也八九不离十。过年过节到外婆家去,隔壁邻居看到都说我儿子很象他娘舅老表,啊!”真是三代不岀舅家门”


用户1301744626980普


我是农村人,我是民俗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俗语:“舅家风,三代传”,说的是母系血缘关系的一些遗传特征和生活习俗会在男系家庭中传习三代。我们这里的说法叫“三辈不断姥家根”,说的有道理。

从遗传看,外甥身高长相遗传舅舅很普遍

在现实生活中,男孩子张三的长相身高遗传舅舅比较普遍。我们农村当地有个习俗,有时候通过孩子的言谈举止和长相就能判断出他是谁家的外甥,也就是说他的舅舅是谁。在遗传学上这很好理解。张三的下一代遗传张三的长相身高,在和张三的舅舅求同,这就是三代遗传了。

从性格和思维上看,外甥与舅舅存有诸多相似之处

人的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与环境密切相关。除了母亲的教诲和熏陶,在和舅舅的情感往来中,外甥或多或少会受到舅舅的影响。在性格、思维、处事方式上存有相似是极其正常现象。

从生活习俗上看,一个家庭都有母系家风的传承与沿袭

在我们东北农村,一个家庭的习俗与风气主要决定于家庭主妇,在某种情况下就可以理解为一个母亲主导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和习俗,这里有父系家风传承,也必然有母系家风传承。


小结

“舅家风,三代传”既有科学道理,也有现实实例,是一种客观存在。


萨满民俗


舅舅是指妈妈的哥哥弟弟,俗话说的“亲娘舅”,就是说舅舅是孩子除了爸妈外最亲的人。

实际上舅舅其实是娘家的代表人,在我们湖北宜昌地区,舅舅是绝对的头一号上宾,如果开席时,舅舅还没到,那么宴席都开不了,还要负责专门的人去接上舅舅,舅舅到了之后开始放鞭炮,酒席才算开始,第一杯酒都是先敬舅舅!很多的女子结婚后跟娘家兄弟往来频繁,亲情交际日渐浓郁,当然两家为人处世方法方式会更相近。

两家人来往密切舅舅与外甥的关系自然很亲密的。平常来往密切,所以很多外甥都把舅舅当做自己的学习榜样,加上血缘的关系,受到的这种影响至少能延续三代。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即使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农村老人们就常说“舅家风,三代传”。

其实这话却并不是很有道理,都说“外甥像舅”孩子的性格习惯其实都是平时养成的,并不会遗传到舅舅,加之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人与人之间走动的也没有以前密切了,所以受到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了。





小乡村的程程


很有道理的!

农村俗语,舅家风,三代传,是这样的意思,母亲的兄弟舅舅最亲,过了三代,亲戚味就淡溥了,民间有句俗语很经典,新亲戚炕上坐,旧亲戚门上过,意思是母亲都老了,母亲的兄弟姐妹也老了,到儿孙生长过程中,己经都三代亲戚了,就觉的母亲的亲戚不是哪么太亲了,儿子结婚后有了自己的新亲戚,觉的老婆亲戚更亲一点,所以亲戚过三代就不是哪么太亲了,在八十年代之前,母亲娶媳妇会娶娘家侄女的,叫近亲结婚!

八十年代之后,人们有了新的意识,不在近亲结婚了,近亲结婚对生育会受影响!生下孩子是有遗传基因的!所以都不近亲结婚!

农村俗语,舅家风,三代传就这个意思!是很有道理的!


王兴菊979


舅家风,三代传。意思易理解,也是有道理的。舅是母亲的兄弟,舅家风是指外公舅舅家的家规家教及风气,三代应是指,外指外公一代,舅舅一代,舅表一代;内指父亲一代,自己一代,儿女一代。三代传就是指舅家风在自己这里最少上下可传三代,意即有三代会受很大影响。

人的亲情受血缘影响而维系。血亲分两类,父系与母系。习惯上男娶女嫁,男内女外,重男轻女,男近女远,一般而言受父方的影响更大,但也有不少娘亲舅大的,受母系的影响更大,不但家风受舅家影响,连相貌性格也似外公舅舅的。

人肯定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家庭环境影响更大,不少家庭还是妻子“话事”,老婆说了算,儿女受母影响更大,母更与外公舅舅亲,受舅家风影响更多。而母与婆婆多有矛盾,父家的因此而多受排挤轻视也是当然,且人更有越近越不亲,越远越亲的心态,常会舍近求远,故意疏近亲远,疏内亲外,所以舅家风往往受影响更多。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人之亲三代内都亲,三代外就渐渐疏亡远不亲了,所以舅家风,三代传也合理。当然,凡事有例外,有两代都不传的,更有不止传三代的,这要看父母关系及己关系,更要看父系母系家的基础,家族影响等种种情形而定。


树德汉硕


重视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农村,家族观念显得强烈,很多的女子结婚后跟娘家兄弟往来频繁,都说“血浓于水”,这份亲情关系真是用刀子都拉不断。

记载这种亲情关系的俗语很多,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说明结婚女子及后代和娘家亲近关系的重要性。比如:“姑舅亲代代亲,压断骨头连着筋”、“三辈不离舅家门”、“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舅一头牛,外甥一个头”、“娘亲舅大”等,说的都是外甥对舅舅的尊重,以及和舅家关系的重要性。

今天,想和大家共同分享“舅家风,三代传”,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说的有没有道理?

舅家风,三代传,说的是两家为人处世方法方式都非常相近,有了外甥后,无论是外甥的长相还是为人处世的家风都会受舅舅家的影响,甚至到第三代还是和舅舅的家风相近,其实这也跟农村家族往来的传统有关系,很多的女子结婚后都非常顾家,无论大事小情都以娘家哥们弟兄为主,所以后代儿孙自然而然就传承了舅家的家风了。

在中国,传统的大家庭里,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来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尊老敬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宗族观念。另外,“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等思想,也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反映。

亲不过三代,随着第一代人的离去,斗转星移三代后,无论与舅家再近的亲情关系也会渐渐变淡。不过,在农村关于和舅舅关系的这些老话流传了千百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在人们的印象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也正是这些老话,让平常的生活充满了生命力,使亲情显得更加珍贵。


那些旧时光


舅舅是妈妈的弟弟或者哥哥,而说到舅舅,在农村有句俗语叫做“亲娘舅”,意思是说舅舅最亲的人,而且不涉及利益纠纷,家庭的各种大小琐事都能公平的裁决。比如在在江浙一带,舅舅一般被称为“老娘舅”,家中有了纠纷,要请他来调停裁决。甚至热心街道调节民事纠纷的居委会的人也被戏称为老娘舅。而作为外甥也乐意学习和模仿舅舅的言行,自然影响深远。在有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俗语“天顶雷公,地下舅公”,其意思是说,舅舅是娘家代表吧,有很多喜事舅舅必须到场,比如说酒席场上,在笔者所在的家乡。舅舅是绝对的头一号尊者上宾,如果开席时,舅舅还没到,那么全部都不能动筷子,还要负责专门的人去接上舅舅,舅舅到了之后开始放鞭炮,酒席才算开始,上每道菜的第一杯酒都是先敬舅舅!

在有的地方还常说“舅舅一头牛,外甥一个头。”言下之意,舅舅与外甥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平常的的密切来往,以及外甥的崇拜模仿,加上血缘的关系,受到的这种影响至少能延续三代。即使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农村老人们就常说“舅家风,三代传”。

不过在笔者看来,人世间的亲情不在于血缘,更多的在于平时的交往走动,看似无聊平淡的走动,才能真正的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反之,即使是最亲的舅舅,两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淡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