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湯臣倍健成長空間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格菲大師兄Charlie,專注於上市公司和行業的深度研究,我還有六位師兄妹,他們各有所長,歡迎

關注

今天大師兄要為大家解析的是——湯臣倍健。這是大師兄為大家分析的第33家公司。

我們與市場不同的觀點:

①湯臣倍健大單品策略不適用於所有產品。

②保健食品品牌市場集中度可能不易提升,但是公司集中度有提升空間。

湯臣倍健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正規保健食品生產商,大部分人認識湯臣倍健可能是從當年姚明的代言廣告中認識的。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保健類產品,今天大師兄從投資的角度為大家解析一下作為國內保健食品一哥的湯臣倍健市場前景到底怎樣,投資價值幾何?

一、湯臣倍健發家史

湯臣倍健雖說目前知名度已經較高,但是回顧湯臣倍健發展史,其實湯臣倍健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但是每一步又穩紮穩打。

1992年安利中國落戶廣州,並攜其膳食營養補充劑"紐崔萊"系列進入中國,通過直銷的模式,安利迅速打開了中國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

據統計,2013年以前,膳食營養補充劑通過直銷渠道實現的銷售規模佔比從2004年的37.5%上升至2013年的49.5%。而在此期間,我們的主角湯臣倍健另闢蹊徑,迅速搶佔非直銷領域空白渠道, 通過經銷的模式迅速拓展市場,將產品覆蓋到專櫃、連鎖藥店以及商超渠道,通過銷售模式的差異化迅速搶佔市場。

2014-2016年,湯臣倍健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加速實施主品牌"湯臣倍健"由渠道知名品牌向大眾知 名品牌過渡的品牌提升策略。

2017 年,公司提出大單品戰略和電商品牌化戰略,公司發展進入新階段。

從湯臣倍健的發展史看,公司似乎發展的順風順水,但是實際上發展過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難也很多,並非我們通過書面描述的方式能講述清晰的。

健康中國,湯臣倍健成長空間有多大?

二、大單品戰略能否成功?

2017年湯臣啟動"大單品戰略",採用單一產品帶動公司全品類銷售的戰略,將資源重點投放到部分單品上。健力多作為第一個被選中的大單品,在戰略啟動後獲得快速增長。在大單品戰略實施後,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在健力多的成功經驗下,公司陸續將健視佳、Life-space列入大單品行列。

對於新的大單品,大師兄認為健視佳尚具潛力,Life-space單品不易抱有太大期望。為何這麼說呢?

健力多作為首發大單品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於:(1)作為氨基葡萄糖產品,健力多切入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規模最大的一個細分領域,2018年國內針對骨健康的市場規模為211億元,細分市場規模大(2)產品的功效性強。健力多功能以修復軟骨、補鈣為主,迎合了國內普遍缺鈣的飲食結構,創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剛性需求。(3)組織架構的優化調整。2016年前健力多由子公司廣東佰嘉獨立推往藥店渠道,投入銷售費用高且入不敷出;2017年公司將健力多的銷售部門併入母公司湯臣藥業,利用主品牌在藥店和線上已建立的渠道優勢實現迅速鋪貨。運營架構的調整提高已有資源利用率和品牌管理效率,降低健力多的渠道投入資本,在實現營收增長的同時利潤顯著提升。

"健視佳"主打功能為緩解視疲勞。與"健力多"主要針對40以上人群不同的是,它的目標客戶為4週歲以上的學生、上班族及長期使用電腦人群、老年人使用。

之前在愛爾眼科的分析中大師兄曾說過,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目前眼部疾病發病率在逐步上升,而隨著經濟發展,大家的健康意識也在增強。因此大師兄認為,藉助湯臣的資源和渠道優勢,以及良好的細分賽道選擇,健視佳未來極有可能會成為健力多之後的另一個爆款產品。

而Life-space面向的主要是國內少兒健康市場,這部分大師兄的主要擔憂在於新生兒數量下降帶來的整個市場容量的下降,未來可能發展空間有限。

三、行業集中度低,市場份額難以提升?

從產品端來說,膳食營養補充劑與化妝品具有類似特徵,存在產品差異程度大的問題。但是,品牌份額雖難以提升,公司份額卻能提升,即公司份額的集中度顯著高於品牌份額的集中度。通過外延式併購的多品牌戰略,鞏固新市場新品類地位。

四、湯臣倍健到底估值多少合理?

預計2019年營收可達56億元左右,對應利潤淨利潤14億元左右,考慮到公司還有較大成長性,給與30倍市盈率,對應市值420億元左右,與當前市值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明天大師兄將為大家帶來千禾味業的分析,不見不散喲。

健康中國,湯臣倍健成長空間有多大?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