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或许已经不再需要继续扩大城市化

中国的发展或许已经不再需要继续扩大城市化,而需要开始转型提升城市化和加强农村发展。

纵观全球,发展中国家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为参照物已经不具有时代参考意义,尤其是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全面与世界接轨,并逐步跟上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脚步。

然而,密集型居住不仅仅有效率优势,问题也逐步浮现,城市病,交通拥堵,医疗,传染病扩散、饮食安全,蔬菜涨价物价过高等诸多问题,依然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比如食物集中向城市投放,不会因几个固定投放点从而影响市场混乱,从而造成市场小程度阶段性失控,造成资源浪费,对国家整体利益和基本面都是不利的。今年的猪肉上演了肉荒正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粮食供应和副食供应来看,近几年我们为何会感受到进口和供需不平衡呢?这正是由于我国制造能力上升导致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结构性变化,例如主要肉类制品,早些年我国养殖户多以中小户和散户为主,可能占到了供应量的60-70%,随着相关部门推动规模化养殖,大量的补贴作用下,小户和散户退出了,转而由规模型中大户供应,因此这种高效的生产链方式在强有力的管理下是可以进行社会配合及有效运转的,但一旦出现特定情况,就不得依靠进口来弥补,具体的市场分析或许我们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下去。

我们关心的是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建造了世界上最多的高楼大厦,并且每个城市都拥有一颗吸纳人口扩建的心,当我们已知当年的日本、美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遭遇的问题时,我们的城市进程,同样可能会经历这些阶段,我们应当规避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道路拥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转型。

关于转型,我国也做了很多不错的安排,取得了不错的收效,比如人口生育率下降问题,由于我们正视了问题,取消了超生罚款,或许已经缓解了一些,还有房地产开发,我们的房子需求已经供大于求,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停止扩建和精建升级,转而走向世界可能是房地产比较迫切的,建房子可以很好的呈现经济繁荣带动经济活跃,这可能像潘多拉魔盒一样很难抵御它的诱惑力,但我们必须要重视当年我们建设的房子质量,它到底可以为中国发展服务多久?因此我们或许该减缓建房速度,适当反思和让我们有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互联网发展真的到了饱和期了吗?可能我们还是胆小,目光还是不够远大,想想当年美国是如何制造出那么多伟大的跨过公司的吧!想想你们因何会感到拿一部苹果手机会感到自豪这种奇怪的感觉吧!我们的京东真的走向世界和亚马逊媲美了吗?我们的华为令你骄傲了吗?这些反思或许都具有时代意义,疫情过后,我们或许迎来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新的发展之门或许正在为我们打开。

2019我们已经看到了城市的脆弱,从蒜你狠,肉荒,到口罩和蔬菜涨价,让我们吸取了太多教训,也让我们拥有更强的治理城市经验,可以看出国家的路线是正确的,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可以让他们在世界舞台拥有绽放的机会,加强农村治理和发展或许需要放缓城市框架扩大,城市人口不一定人为的增加,让这个租购需求喘两年气或许对所有人都有利,让刚需回归,房地产支柱经济才不至于硬着陆,软着陆和限制中小县城和乡镇通过建房单一拉动经济的做法是正确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