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貿業務員薪資待遇怎麼樣?有前景嗎?

Bonnie蔡蔡


長遠看,做外貿的前景還是很大的。外貿業務員只是在別人公司打工,對於新人外貿業務員,一開始都是要學習很多的,等你做兩三年後沉澱下來了,經驗和客戶都有了,薪資待遇都不是問題。

關於外貿業務員的薪資待遇這一塊,一般都是底薪加提成的,我瞭解的深圳地區的外貿業務員,近兩年,新手底薪在4000左右,有經驗的5000到6000左右,主管級別的一般有七八千底薪甚至更多,然後提成另外計算,可能是按照銷售總金額的百分比或者按照毛利潤的百分比提成,這個各個公司不一樣。二三線城市的底薪可能要低一些。


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國慶開始,我才第一次接觸到外貿,在深圳,在朋友開的貿易公司混了一年沒有成績,然後換了一家貿易公司之後真正上了路,做了一年多,我們當時做外貿業務員的時候,底薪也就一兩千的樣子然後加提成。後面我又換到了一家工廠做了兩三年,之後就開始自己的SOHO創業路,直到今天。做業務的,不能只看著底薪,都應該多開發客戶那訂單,提成才是大頭收入。

很多外貿業務員,包括我在內,做了幾年有經驗後,就想到自己單幹,一般從貿易開始,到後面有人也有開了工廠的。這都是人之常情,畢竟人往高處走嘛,都想多賺錢提升自己,誰都不願意打工一輩子。


所以,我認為,外貿業務員,一開始都是經驗的積累,一旦自己覺得時機成熟了,有野心的都想自己創業開公司。加油吧,選擇了外貿就往前走。


樊二哥vlog


我做了差不多14年的外貿,轉行了。在外貿這一個領域,我覺得是失敗的,談一下我的失敗經驗供參考。

做好外貿取決於幾個維度:行業、產品、平臺、宏觀環境、個人能力等,分開大概說一下:

一、行業。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至理名言!這個行業不僅指的是你所處的行業(Industry),也指你所從事的職業性質(Occupation)。前者決定了你橫向可以發展的空間,比如是否有機會自己創業,是否很容易就把客戶資源帶走,產品是否比較容易獲得;後者決定了一個人的縱向發展,是否可以成為資深的、專業的大咖,在企業內部的影響能力等。很多做外貿的都想有機會自己單幹的,但是有些行業單幹的門檻太高,或者客戶對於產品、供應商的粘度很高,或者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太高等,都有可能限制自己去單幹。比如做醫藥的,首先進入門檻就相對較高,整個銷售鏈條都必須明確產品的manufacturer,對於貿易來說,這一點是很致命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選貨都要中性包裝,就是為了避免讓客戶知道manufacturer,不然我們哪裡有機會去獲取差價呢?然後對於職業發展來說,並不是會兩句英語就可以,也需要性格比較適合,做外貿普遍需要能吃苦,如果很在意是否加班之類的,那做外貿也難以做出成績。做外貿普遍的狀態是:別人工作你要工作,因為老闆需要對你管理,很少有老闆給你法外特權;別人下班了你要工作,因為你要回復客戶的各種問題,甚至半夜還可能被越洋電話叫醒來抱怨你的產品或者訂單問題。

二、產品。迴歸到商業的本質,產品才是核心的。馬雲、馬化騰做得都很成功,但是美國精準打擊的都是真正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比如華為、大疆等,而這些企業的特點就是真的集中精力在做專業的產品,甚至任正非極力推崇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培養,這種情況在一般企業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一個數學家能解決企業運營中實際的某個問題嗎?絕大部分情況是不能的,這是屬於最基礎的科學,離商業應用可能相差極遠,這麼長的鏈條投入是巨大的,有幾個企業家會去批評自己的團隊錢賺的太多?所以正因為聚焦於做產品和客戶服務,才有了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好的產品只需要你去解決commerce的部分,不好的產品你大多數的精力會被挪用到after service特別是customer complaint,就縮減了開發客戶的時間,而且客戶抱怨過多,返單以及長期合作的幾率就降低了。

三、平臺。打工的成敗與平臺的成敗息息相關,公司沒發財你休想發財,公司發財了你還不一定發財,這個邏輯大家都知道。所以公司捨得投入外貿,這就相當於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才有更多機會獲客。有些公司啥也不提供,就給一個辦公桌加電腦等硬性條件,軟性條件啥也沒有,這樣做起來肯定就很累。好的平臺可以吸引人才過來打工,不好的平臺只能讓人簡單練手。很簡單的邏輯:打工是因為自己沒錢搭建自己的平臺,如果你平臺都不好,憑什麼打工?為什麼不是自己去單幹?

四、宏觀環境。外貿本質上來說是經濟學的範疇,而不是營銷學的範疇。當然可以認為國際營銷是傳統外貿的升級。外貿本質上來說是國與國之間的產品的成本差,當然全球化的今天不僅僅如此,特別是對於跨國公司或者global公司來說,每個國家或者區域只是地理上的細分市場,這已經淡化了國際貿易的概念。但是國際之間的商品和資金流動必然受宏觀環境的影響,比如成本上升、匯率變化、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可以PESTEL分析)。

五、個人能力。這個不用說太多,銷售類型的職業都和個人能力有很大關係,你能精準抓住客戶心理,能對大環境有清晰把控,對供應鏈每個環節都非常清楚,做好外貿需要有很強的綜合能力,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為過,所以很多做外貿的都自己創業,因為在做的過程中需要跟供應商、品控、法規、技術、客戶等幾乎所有環節打交道,所以一個資深的外貿幾乎精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當然心理素質、外語技能等都只是基本要求了。現在外語只是一個基本技能,就像你有個駕照一樣,不會成為影響薪水的決定因素,除非是在國外留學幾年且英語達到native的水平,或者掌握多門語言,注意是掌握、精通的水平,不是簡單溝通!

還有其它一些因素會影響外貿業務員的成長,但就我的經歷來看,內貿比外貿賺錢,特別是醫療行業,底薪幾乎差不多,現在的市場並不會因為你會兩句英語就多給你錢,甚至有些公司內銷人員底薪比外銷的還高。國內市場很注重關係,所以關係維護好了,可以獲得和公司的談判力。但外銷就不一定了。當然,這個與行業有很大關係。


我就愛說說實話


說說我們公司的外貿業務員薪資情況。公司位於深圳寶安區,規模不大的工貿一體型企業。

應屆生,試用期底薪2600元,包食宿,開單就算提成,這部分沒有時間限制。

試用期3個月。轉正後,底薪3000元+全勤200元+績效500元,其他為提成和銷售獎金。提成點在2.5-3.5之間,具體看訂單利潤情況。

公司每年根據個人表現,有5%的底薪加成。(相當於每年加150-300這樣吧)

新招外貿業務員,一般都是校招應屆生,社招很少。可能應屆生更利於培養吧。

這個在深圳算中下水平吧,其他福利更好的公司,應該能給更多些。

上班時間,實行大小周模式。這個模式感覺還不錯。

從外貿業務的發展軌跡來看,前幾年工資翻番還是比較合理的,跳一跳,可以夠得到的。

比如:第一年,平均3500元 第二年,6500元 第三年,12000元…… 第四年過後,就看公司平臺的業績上漲空間以及自己能否突破銷售瓶頸了,漲幅比例會偏小些。

當然,這一切不會平白無故掉下來,要自己去爭取的。

很多人熬不過第一年。不知道為什麼?但,這個是事實。

會有很多其他變量因素,比如公司發展不景氣、產品沒市場、老闆是傻逼、同事是畜生、怕耽誤自己等等。每一種情況發生,上面說的都會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阿啶


我是外貿Michael,從事外貿領域15年

如果你是職場新人,你這個問題就涉及到職業生涯規劃,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別人說人事不錯,就一頭扎進人事領域,人家說生產管理可以,又屁顛屁顛地投身生產管理,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專業,性格,興趣愛好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謀求的長遠發展,不要在乎眼前利益,符合自己的,才是長久而且穩定的,不然就是東一錘子西一棒頭的一通亂串,白白丟失自己生涯的前期時光,而且前期的工作經歷也會給到你日後行業轉換帶來不便,甚至阻礙……

如果你目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適合那個行業,那最直接的就是不斷的嘗試,不適合自己的就趕緊跳出來重新嘗試,切記不合適的行業就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生產太辛苦,就趕緊嘗試人事,人事太枯燥,就跳槽業務,這樣渡過自己職業生涯的懵懂期,尋找到適合自己並且自己喜歡的行業與職位,努力學習穩定發展……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每個行業都有發展前景,每個行業都能造就精英,前提是自己努力與否……

外貿行業有沒有前景,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了,你努力了就有前景,你沒努力,就一片黑暗,同時這個行業又真的適合你的性格,,符合你的興趣,匹配你的專業嗎?

如果你只是想搞個調查知道一線資料,給自己公司部門定個基準線,那告訴你,深圳外貿業務員基本的工資在3000-4000左右,26天制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你,歡迎留言評論及關注,謝謝


外貿SOHO


我不是在深圳,但是我由於採購工作的原因,接觸蠻多的深圳的外貿業務員。有一些瞭解,不是太全面。

先說外貿業務員的薪資,其實底薪多在3000-5000,最重要的是業務提成,大概1-2%,根據行業會有較大不同。比如我熟悉的機械行業,不會再有高工資和提成,畢竟這是目前全面萎縮的行業。但是,有一點很關鍵,維持客戶關係是業務員的最重要的日常任務。這是一項長期的對自己提成有幫助的任務。有人熱衷於開發新客戶,實際上是個誤區。開發一個新客戶,不說前期溝通,技術澄清,樣品試製,討論價格,核實供應商能力,物料,付款,報關清關等等流程,你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穩定下來。但是業務員往往不穩定,兩三年你離開,新客戶沒有開發完成,老客戶又丟失了,這才是失敗。所以,深度開發老客戶,間歇挑選新客戶,這才是你拿到穩定高新的策略。

其次,比起前十年,目前的外貿可謂艱辛。也是社會信息化發展,電商擠壓,外貿的空間比較狹窄了。我認為,只有找準方向,往垂直深度發展,才有出路。比如:智能製造,機器人等。以前的簡單製造業流水線作業,人力成本飛漲,環保要求等已經到瓶頸期了。再以常規思維做外貿,出不來成績的。深圳如此,上海也是如此。

謝謝


福麟影視


深圳是一個製造業發達的開放性城市,對外貿易量逐年遞增,所以對外貿業務人員需求也多,目前的這邊公司外貿業務員工資因每家公司的薪資結構不一,人員能力不一底薪也不太一樣,5K-15K底薪都有,提成一般是業績的2個點左右,還有的公司外貿量特別大,公司平臺也好,提成1個點也有,所以對於一個工作3年的外貿業務員,工資有月3萬不是太大問題!但是主要還是看個人能力了,所以入每個行業自己要提前評估好。



深圳業務小哥


無論在哪座城市,外貿業務員的薪資待遇都是跟自己的工作能力、談單能力成正比的。畢竟所有的企業都不是慈善家,所有的企業的核心目的都是賺取利潤。所以業務員如果要拿高的工資待遇的話,首先就要努力拿拿回來更大的訂單,努力為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只有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我們才能拿更多的提成。

在深圳的話屬於發達的一線城市,貿易事業發展,所以外貿業務員這個崗位的工作還是容易找的。據瞭解的話,外貿業務員的底薪根據個人能力的不同以及不同公司、不同產品的不同定位,底薪會在4000~6000之間波動。提成的比例也是根據公司產品的貨值來決定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話,我們需要向國際接軌,未來外貿與世界的之間的交往是更廣泛。如果英語能力比較好的話,或者說外語比較好的話,懂一些小語種的話,前景還是很廣泛的。


玥玥職場


基本平均工資6000吧


與我有瓜vlog


外貿工作的還可以


我是歆琳


4000左右,還是非常有前景的,比較現在深圳的外貿模式還是非常先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