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特殊药物。乙肝是由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引起,是以肝细胞坏死或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 肝脏疾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01

乙肝疫苗一定要接种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HBV的威力。

HBV呈世界流行性,据WHO 报道,全球约有 2.57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别为30% 和45% 。我国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别为77%和84% 。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 为5% ~ 6% ,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由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 症性疾病的患者约为2000万~3000万例。

这些数字真是触目惊心,乙肝传播途径很多吗?

并不是,HBV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 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HBV以母婴传播为主,占30%~50%,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不是意味着献血、输血也有感染的可能?

经过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 和HBV DNA 筛查, 采取安全注射措施,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较少发生。

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02

怎样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Q:

高危人群是指?

A:

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性接触者,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HBV危险性高。

有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HCV感染者

HIV 感染者

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囚犯

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等

以上均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

03

疫苗怎么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 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 射第2针和第3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的建议:

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和针次,并按医生建议定期检测。

意外暴露HBV者,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阳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mIU/mL 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 针乙型肝炎疫苗,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打!乙肝疫苗一定要打!


什么叫做意外暴露者?

意外暴露者是指其皮肤或黏膜接触HBsAg阳性或HBsAg不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或被其污染的针头刺伤的人。

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 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对高危人群、孕妇、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或直接抗HCV 药物治疗者、HIV 感染者,筛查HBsAg、抗-HBc 和 抗-HBs,对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除了接种 疫苗之外,还应切断传播途径:

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 全套;在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不明时,应使用安全套,以预防HBV和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

日常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时,应选择正规行业,确认所用器具经过严格消毒。

提防黑诊所,确保进行安全注射(包括取血针和针灸针等针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