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避開尿毒症?除了降肌酐,穩住這2項指標,才能萬無一失

近段時間,有部分患者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就診進行復查或就診,這幾天有時間也在看大家的留言,會整理一些大家問的比較多,比較關注的問題來回答。

腎病是否會到尿毒症?又如何阻止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依然是焦點問題。今天就來詳細說說這方面的內容。

腎病避開尿毒症?除了降肌酐,穩住這2項指標,才能萬無一失

腎小球、腎小管等腎臟組織受損後,會導致整體腎功能的下降,繼而引發身體一系列的異常症狀,比如乏力、噁心、水腫、尿泡沫等等,早期發現病情往往都是身體發出的“信號”來警告我們。

但要進一步觀察腎臟的情況,更準確的判定腎功能的受損程度,還需要各項檢查。其中腎功能三項檢查對判斷病情十分重要,包括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血尿酸三項檢查。

血肌酐指標是“主力軍”

相比來說,血肌酐是尤其受關注的指標之一。一方面血肌酐是衡量腎功能的有力指標,另一方面是判斷尿毒症的關鍵一項。

血肌酐是肌肉代的廢物,經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但腎臟濾過功能下降後,肌酐不能及時排出,就會造成升高。但由於腎臟強大的儲備和代償能力,一般腎臟受損達到30%-50%,血肌酐才會有一定的升高。因此通過肌酐值來了解腎功能有利有弊。

如果要進一步判斷腎臟受損情況,需要堅持內生肌酐清除率來看,腎臟的排毒功能。

但肌酐升高對腎功能的影響不容忽視,提現了體內毒素水平升高,會影響腎臟血流的情況,甚至加速腎衰竭。因此延緩腎功能,必須重視肌酐的控制。

降低肌酐主要在兩方面:預防急性腎功能的進展,一些常見因素如感染、發熱、藥物損害等,減少外源性肌酐的攝入,如清淡飲食、少吃肉類食物等等。

腎病避開尿毒症?除了降肌酐,穩住這2項指標,才能萬無一失

除了肌酐,還有兩項指標也是非常關鍵的,但關注度卻很低:

血清尿素氮

尿素氮是體內蛋白質的產物,也是經腎小球濾過隨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出現升高,則表明腎功能受損不輕,可能超過50%。如果與血肌酐同時升高,說明腎功能受損非常嚴重,基本已發生腎衰竭。

控制尿素氮的升高,一方面要解決腎病病理原因出發,對因治療,比如腎病綜合徵類型腎病,大多存在漏蛋白的情況,及時保持體內蛋白的穩定,改善腎臟微循環,促進毒素的代謝,對穩定尿素氮非常關鍵。另一方面,尤其要注意體內蛋白質的消耗、分解。適當攝入優質蛋白質,但不能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適當補充含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有助於緩解指標。

腎病避開尿毒症?除了降肌酐,穩住這2項指標,才能萬無一失

血尿酸

在檢查過程中,一般可以看到,血尿酸與血肌酐往往同時升高,治療後又同時降低。尿酸是另一種需經腎臟代謝的“廢物”,主要來源是體內嘌呤的轉化。相比於肌酐、尿素氮,尿酸對腎功能的影響更大。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酸蓄積在血管內迅速升高,長期間則會引起腎臟的損害,甚至引發高尿酸血癥、痛風等併發症,加劇對腎功能的損害。

降低尿酸治療,一方面服用促進尿酸代謝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藥。促進尿酸代謝的藥物主要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鹽的吸收,常用的有苯溴馬隆和丙磺舒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藥主要通過抑制尿酸合成途徑中的黃嘌呤氧化酶的產生,來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常用藥如別嘌呤醇和非布司他。

除此之外,還有注意日常低嘌呤飲食,對於一些嘌呤太高的食物如海鮮類、動物內臟、各種熬製的高湯,都要少吃。

三項指標都是腎功能受損的產物,因此長期維持腎功能的穩定,是降低肌酐、尿酸、尿素氮等這些指標的關鍵。

除了對症治療,保持腎臟血液流通,可以採用中醫中藥療法如艾灸、藥浴、敷貼等有利於刺激穴位,加速血液流通,對改善指標,修復受損較輕腎小球有一定益處。

疫情期間,有些患者無法及時複查或到院治療,有腎臟健康或遇到腎病相關問題,可以點“瞭解更多”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