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可以結婚生娃嗎?為什麼?

秋秋124


出家僧人不可以結婚生娃,這與高僧、貧僧沒有關係。至少在中國漢傳佛教是如此的!東南亞與日本,這不在講述範圍。

1、至於讓人們誤會的地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人結婚生娃了,但如果他要出家為僧,那麼他就要先離婚,才能去出家為僧。另一種情況是,他想結婚生娃,那麼就還俗,放棄出家僧人的身份。就是說,結婚生娃,都是在不是出家僧人的情況下才去做的。

雖然,作為一個社會的公民,出家僧人有結婚生娃的自由;但作為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信徒,這一點是很清晰毋庸置疑的,出家人不能結婚生娃。因為,出家、出家,既然出家幹嘛還成家呢?既然想要一個家,為什麼又要出家呢?大家也不用擔心,以為出家人不結婚生娃,大家都出家了,沒人參與社會勞動怎麼辦。放心,出家的人少之又少,不會耽誤社會發展的。

2、為什麼不能結婚生娃呢?一個是從最基本的戒條,出家人要守淫戒,雖然一夫一妻是正淫,但從出家的角度來講,也是犯了出家人的淫戒的。雖然在家人也可以修習佛法,正淫不算犯戒;但顯然,出家人是要求更高、更嚴格的。

從生理身體的層面講,戒淫是保養身體、保養精氣神,才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內觀、照見五蘊皆空的靜修之上。從心理的層面講,出家是舍離一切慾望的,連起心動念的微細的貪念、嗔念都要及時反省、規避,何況男女之間的粗重慾望呢?更是避之不及。

當然,出家人的生活,每天作息規律,唸經打坐,在心理上也早就克服了這份慾望,才能安住在平淡的出家生活,不會想著還俗,再去慾望當中打滾了。因為離欲的清淨之樂,無煩惱的解脫之樂,才是更有味道。

最後,也是很關鍵的一點,“有欲無禪,有禪無慾。”如果想修行得力,超越現在所生活的欲界而上升到色界、無色界,是必須要舍離淫慾;不僅舍離淫慾,連飲食慾、睡眠慾也要降伏。出家人有很多功課要做,實在顧不及結婚生娃娃啊!





幸福的阿含


高僧可以結婚生娃嗎?為什麼?

僧人,出家是為了修行的,佛教以戒為師是佛陀涅槃前的遺囑。而且〔佛遺教經〕裡面也有記載說凡是不以戒為師的出家人,就不算是佛陀弟子。你看,如果出家人沒有遵守戒律,佛陀就不要這個徒弟,直接開除僧籍了。

其主要原因是佛教理論認為,六道輪迴的根本就是淫慾心,要想修行證果不受輪迴,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斷除淫慾心。

所以,在佛教中,即使是在家信佛學佛的居士五戒,都是禁止邪淫的包括邪淫的想法都不能有。而一旦剃度出家,就授沙彌十戒,其中一條是斷淫。不僅僅是斷除一切淫慾的行為,即使是有了淫慾的想法都是意業,犯了罪過。

那麼至於高僧可以結婚生娃嘛?顯而易見是完全不可以,而且不可能的。因為一個出家人既然能夠被譽為高僧,就恰恰說明他持戒嚴謹,怎麼可能犯戒呢?而且在佛教中有白骨觀,父母觀等戒淫的心理方法。所以高僧應該早已沒有了淫慾心,怎麼會去與人結婚生子呢?

再多說幾句題外話,按照佛教規定,男士出家和還俗可以反覆七次,女士出家還俗以後就沒有第二次出家的機會了。出家人如果想要結婚了,是可以還俗的,只要與他的主管部門遞交了申請,就可以還俗了。但是佛教戒律是絕對不允許出家人結婚的。

當然嘍,目前也有個別人為了賺錢穿上道具袈裟,假冒出家人,住在所謂的寺院內,而且和家裡嬌妻愛子經常團圓。這些不在編的假冒出家人,當然不能算數了。

再有就是日本是允許出家人結婚的,這個是日本的天皇的命令,與佛教戒律無關。是政府行為。當然,他們結婚是不利於自身修行的。

終上所述,在佛教中,出家人是不許結婚生娃的,高僧更是不許而且也不可能會結婚生娃的。





神學老羅怡康齋


對於高僧結婚這問題,沒有這麼複雜!作為一個僧人已經出家,甚至修到了一定境界已經成為高僧,那麼他對於像凡人那樣的七情六慾是很淡泊的。所以結不結婚沒那麼重要!

佛對於學習佛法弟子結婚並不反對,有時甚至提倡。但是為什麼對於出家的和尚及修行人嚴禁制止呢?因為人一旦出家,終身的事業就是修習佛法,出家要受持戒律。只要受了戒律就好比一個人發了誓一樣。要嚴格遵守!!所以出家人是不能結婚的。結婚就破了戒律,是不是跟破了誓言一樣可怕呢?

出家就是為了一心修道,如果結婚的話就要生兒育女,就會為家庭操心付出,那還有時間閒心修道呢?

對於很多人對於佛法很是誤解,覺得跟佛法沾上邊覺得結婚及正當淫慾都是禁止的,作為凡人正當淫慾和吃飯都一樣那麼重要。而佛法是中庸之道,告訴我們不管吃飯還是淫慾還是七情六慾,世界萬物都不要貪慾,適可而止就好。隨著修行人功夫提高,自然減少慾望。

所以出家人不可以結婚,是因為受持戒律!!而在家學佛修行是可以結婚的!

要明白佛法不反對結婚,佛法是告訴我們不可貪慾!!


弟子說事


北傳佛教分為兩大體系,一是西藏蒙古流傳的密宗等,二是中原地區的各宗漢傳佛教。

二者區別很多。

密宗更接近佛教初始。比如密宗就並不禁止食葷,某些高級活佛還可以有女官。但是漢傳佛教的戒律非常嚴格。

原本佛教並不禁止吃肉,是因為僧人化緣不能強求施捨者單獨製作素齋。只要這些葷菜不是專門招待僧人,不是僧人看到聽到殺死,更不是僧人殺死的。也即是,非我殺者、非我聞殺者、非為我殺者,皆可食。

比如《雜阿含經》記載,佛祖苦修失敗,得恆河牧女牛乳得活。顯然,未得道的佛祖都可以食葷而要求普通僧人禁葷是不合理的。

後來,梁武帝以皇帝之名下達斷肉禁令,此後中原佛教也就禁止食葷了,之後更是嚴格禁止僧人吃花椒、茱萸、韭菜、大蒜等香辛料。

目前,中國內地佛寺大多年輕僧人都是佛學院畢業,是正常職業,有些也是結婚的。


四川達州


路過!在國內的真正僧人是不可以結婚生娃,但泰國,日本的僧人可以,可能是教義不同吧;

國內的佛門講究是四大皆空,亦即是天空,地空,人空,道空,世間上一切皆是空虛也;

僧人自本義是無色,無相,無我,無為;

而日本佛教講究的是隨性,泰國的佛教講究的是修福,還恩;他們可以像上下班一樣,每天,每月時間到了就可以回家。

國內的少林寺修的是小乘佛教,五臺山修的是大乘佛教;

而我認為孝敬父母,和諧關愛親朋好友我就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作他尋;阿彌陀佛[祈禱][祈禱][祈禱](我不是出家人,以上只是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英雄木棉樹


一切愛慾乃無明之因,輪迴之根本;

真佛子修行只為,了脫生死、見性解脫、證悟無生法忍,踐修無量功德,以證佛果。

若是“高僧”安有諸相未空,作繭自縛之理?

若有煩惱未了,萬相未破者,又是如何稱之為“高僧”。

須善分別之,善哉!



頓果v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無論是不是高僧,只要是正式的出家僧人,按照佛陀制定的戒律,出家人需是單身。那從佛教發展的過程來說,分南傳上座部、漢傳和藏傳三大語系,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會與地域性相融合,從而形成一定的差異性,比如藏傳佛教的5大派系,加上藏地政教合一的特點,各個教派也有不同,但有一個原則,是否依照佛陀制定的戒律來行持,是判斷一位僧人是否如法的標準,佛陀涅槃前交待給弟子,我滅度後,你們要“以戒為師”,這就是為什麼戒律如此重要的原因。現在漢傳佛教僧人依然沿襲素食、單身的基本原則,南傳佛教僧人也一樣,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人也嚴格按照佛制戒律行持,綜上,出家僧人肯定不會去結婚生子的,有的人是結婚生子後才出家的,這種情況也常見。


師父來啦


戒殺之心,是修佛關鍵

關鍵是否有殺心,與吃肉無關。藏地和蒙古高原只有牛羊,不吃怎活?只要心存慈悲即可。但平原之地多穀米,且遊僧減少,不用乞食,能不食腥最好。實在不行也可食三淨肉,即非為我殺者,非我殺者,非我聞殺者,斷殺生因果。可食之。至於食葷(蔥薑蒜等),不屬殺生戒律,不用戒。只是注意群居環境,儘量食熟葷(無氣味)為好。總的原則是培養愛護生靈之心,滅除貪殺之念。民間流傳“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是佛意,是誤解,僧尼是戒酒的。

高僧結婚,不是邪淫,但是正淫。傳續後代,必須還俗。密宗屬俗戒,不是僧戒。

釋迦修道之前,己有婚室,並育一子。修道之後,僧尼分居,各守戒律。若破淫戒,即還俗作俗家弟子,守五戒則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僧守不淫戒,俗子可正淫),不妄語,不飲酒。


豐豐224616993


什麼叫高僧?就是修行達到一定境界的僧人,離欲是自然的事情,也因為僧人想修行有成必須看破世情,你想修行有成超脫輪迴連淫慾都斷不了怎麼可能,出家就是離欲的開始專一修行,還有佛教的修行人分為在家和出家,尤其是漢傳佛教出家人一般都是不結婚的,除非還俗,在家人修行人則不限,只要不邪淫則不戒。



紫玄修行


釋迦牟尼佛本身結過婚,生過子。

日本佛教僧人可以結婚生子。

前班禪大師結過婚生過女。

只有漢地佛教嚴禁僧尼結婚生子。

魯迅先生也曾發過疑情:僧尼不結婚?小菩薩從哪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