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嘉庆不是乾隆一死就把和珅抓起来,和珅有可能篡权吗?

一定颖


一说到和珅,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贪”!贪财,贪权,嘉庆帝抄没和珅家产时,搜出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外加黄金、古玩、字画,总价值超过朝廷十五年财政收入总和,由此可见,和珅是巨贪!

而巨贪之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背后都有所倚仗。和珅倚仗的就是乾隆皇帝,可以说和珅的命运是跟乾隆捆绑在一起的!

“乾隆生,则和珅存。乾隆死,则和珅亡。”

这一点我想在当时的朝廷,应该会有不少人能想明白,至少乾隆、嘉庆跟和珅是最清楚的。这也是和珅奋力讨好乾隆,大肆掠财的原因之一。

对于清楚自己的命运,但又贪得无厌之人来说,舒适是最重要的,绝不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因此说和珅篡位,那是不可能的,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篡不了位,治不了天下!

和珅也算是幼年父母双亡,过了些苦日子,对他幼小的心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初为官的和珅还算清廉,并不贪财。甚至还尽心尽力的将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赃枉法一案办的漂漂亮亮的,深的乾隆帝赏识,也因此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但是手机掌握了大权以后,和珅的心态就立刻发生了变化。

之前安明的贿赂虽然让和珅给拒绝了,但也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又经过李侍尧一案,面对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珅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

李侍尧案审结后,和珅就将其中一大份财产私自扣下,开始了他贪赃枉法之路。

由于和珅从开始就对乾隆实行讨好手段,做事又符合乾隆的心意,因此很快就被乾隆另眼相看,并将公主许配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从此以后,和珅的身份就多了一个“皇亲国戚”!

这个身份在朝局上影响很大,也正是这个身份,让和珅更加肆无忌惮的开始贪污跟结党!

年纪轻轻就有了这层身份,再加上平时对乾隆总是低头哈腰,这就引得一些朝中文臣对和珅非常不喜。

而和珅也开始清理自己的敌对势力,利用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的身份,开始了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对于这些个文官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但凡与和珅有过节的人,都被和珅安上了“私藏逆书”或“禁逆不力”的罪名,深受迫害!

而这场灾难,却并没有引起乾隆的反感,而是更加的宠信和珅,让他的仕途一升再升!

乾隆对和珅的态度,让很多本想弹劾和珅的人都望而却步,相反的有一些人更是认清了形式,开始贿赂和珅。

人们对于钱跟权的欲望往往是没有止境的,和珅的贪婪开始变本加厉。创出了“议罪银”制度,假如有官员犯法,可以缴纳一定银两来免罪,而得到的钱充入国库,供乾隆花销!

而乾隆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江南!每一次出游都耗费巨财,实属是一大浪费!但是和珅利用自己的势力网,愣是在乾隆第五次出游之时,没有花费国库一分钱,这让乾隆大为高兴!

在出游时让和珅站在他身边,以彰显和珅的功劳!这给和珅等于是放了一个定心石,此后的和珅贪腐力度更大!

到了后来,和珅不光是贪钱,更是贪权!

乾隆后期,和珅的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每当上朝,都是和珅去听乾隆说话,随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传递给下面的大臣们。就连站在旁边听政的嘉庆帝都只能听和珅的摆布。

“二皇帝”之名从此传开,大到文臣武将,小到太监宫女,绝大部分都成了和珅的耳目,来帮助和珅监视每一个人,包括乾隆跟嘉庆!

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嘉庆帝的位置,但三人都明白,和珅权利再大,他也不敢造反!

和珅享受的是那种一步步将外物据为己有的快感,而不是担惊受怕的去夺取天下。而且他虽然看似一手遮天,但这些都是在朝局安稳的情况下才能维持。

上面只要有乾隆皇帝压着,大臣们甚至大清就能如常的运转,和珅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继续着自己的贪路。

看似人人都是和珅的心腹手下,看似人人都畏惧和珅,那是因为当朝最大的掌权者宠信和珅,反和珅就需要考虑后果,付出代价!说是畏惧和珅,倒不如说是畏惧乾隆!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和珅只要一直依附着乾隆皇帝,那他的好日子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他要是敢动谋逆篡位之心,那就是将安稳朝局打破,文官武将则可以给和珅安逆贼的帽子,到时候鹿死谁手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乾隆不动和珅,和珅不反朝廷,朝廷大臣们也就不敢清理和珅!

但是嘉庆却不一样,他继位后就是那个最大的掌权者,对于和珅他早就想铲除,但是一直被自己爹压着。

因此才会在乾隆去世后几天,嘉庆帝就抓住机会,下令将和珅抓了起来!

和珅的被抓也能从侧面证实了我们之前的推断,和珅的势力跟风光都是表面的,人们对他的畏惧也并没有太多,这才在嘉庆下令后,能立刻处置和珅的原因。

这样看来,不管嘉庆皇帝有没有立刻捉拿和珅,和珅都不可能篡位!


历史小厨


从嘉庆帝在乾隆帝驾崩之后就能拿下和珅这一点来看,就说明了和珅的权势与嘉庆帝相比,还是比不了的,所以说,和珅没那个条件去篡权。


和珅是权臣,这一点是无疑的,在乾隆帝的朝堂上,和珅是风云人物,朝廷的重要官职和珅几乎担任了一个遍,而且在乾隆帝执政后期,和珅的权势大到几乎可以说是“一言堂”的地步,这一点由“二皇帝”这个称呼就能看出来。

和珅虽然权力大,但是还没有大到那种可以篡权的地步,就算嘉庆帝没有处理和珅,和珅也篡权不起来,甚至他的权力会一步步的削减。


因为权臣也是有着区别的,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是权臣,而且是在朝堂上能够一手遮天的权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都是曹操阵营中的人,这就使得皇帝对曹操构不成威胁。

但是和珅不同于曹操,和珅虽然也是权臣,但他的权力不是来源于自身,而是来源于乾隆帝,是因为乾隆帝的宠信,才使得和珅能够权势加身,而且和珅自身的势力不是那么稳固,不说其他,就说在朝堂上,跟和珅不对眼的人也存在,比如刘墉、董诰,这些大臣对和珅不满,只是没有明面上去表现出来。
(刘墉图片)



所以说,和珅在乾隆帝的朝堂上有权势,是因为乾隆帝的恩宠,就算嘉庆帝没有处理掉和珅,和珅也没有篡权的能力,因为嘉庆帝不同于乾隆帝,没了皇权的恩宠,朝堂上也有与和珅对立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去篡权呢。


說与山鬼聽


不会,因为一个朝代的兴亡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


xuhuazhi的vIog日记


一朝天子一朝臣!康雍乾盛世的大清王朝不是一个人就能颠覆得了的!


杭tt


应该不会,野心不够大


张氏收藏


不可能。

一、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时代,不管朝臣或者太监有多大的权势或财富,都难以撼动皇帝的位子。

二、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成熟,以前的豪门势族不复存在,官僚变成了皇帝的打工仔,官僚的权力只不过是皇权的延伸,权臣根本动摇不了皇权。

三、明清两代言官制度和特务机构发达,朝臣时时刻刻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不要说造反了,就是说一句对皇帝不恭敬的话都有可能传到皇帝耳朵里被灭族。

四、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朝臣的权力被分散开来,后来的内阁也不过是充当皇帝顾问的角色,真正说了算的还是皇帝。

我们可以看看明清两朝,权臣里面,有胡惟庸、张居正、杨廷和、江彬、严嵩、徐有贞、多尔衮、鳌拜、年羹尧、穆彰阿等,比较厉害的太监里面,有王振、魏忠贤、刘瑾、安德海、李莲英等,哪一个不是有钱有权有势,可是哪一个敢反或者能反?权势再大的朝臣或太监,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就给灭了?有的皇帝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上朝,哪个权臣又能趁机篡位?有的权臣在皇帝年幼的时候能够掌控大权,他们又有谁能篡得了位?还不是等皇帝一成年就乖乖的把大权还给皇帝?

和珅虽然是巨贪,但是他的权势并不算大,至少和上面我们列举的那些人中的大部分是比不了的,他的权势都建立在乾隆皇帝对他的宠幸上,一旦失了宠或者乾隆驾崩,他所有的权力都会化为泡影。

再者说,嘉庆朝虽然有所衰弱,但毕竟不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更不是积贫积弱的朝代末期,嘉庆本人也不是糊涂皇帝,人民生活还算过得去,就算和珅想造反,又怎么能反得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