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河南省鲁山县城东8公里处辛集乡鲁(山)宝(丰)公路南,有平地而起突兀孤峰,称为露峰山,俗称鲁山坡。方圆都是平地,只这里突然高出成山,孤峰独秀,相对高度232米,主峰海拔349米,被古人赞为“鲁山独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当年张三丰在露峰山结庐修行,参玄悟道,后受仙人点化南下武当设坛授徒,终成道教武当派鼻祖。

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为什么叫露峰山呢,一说是:当云彩盖到上面的时候,也就是下大雨的时候,只有山尖露了出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样说的:露峰山山体形态似凤凰单展翅,站在山巅,可看出凤凰尾巴朝西,向南的翅展开,望北的翅缩起。据传,《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杨戬箭射凤凰,射掉一只翅膀,受伤的凤凰坠落鲁阳湖(古代鲁山为鲁阳湖),天长日久化石为山,渐渐浮出水面,化作山峰,得名露峰山。后来,湖水干涸,平地上便现出这座山。

传说这个凤凰翅膀底下有座金库,一匹金马在金库里不停地碾着金豆。而要打开金库的大门,必须用长足百日的黄瓜才能开启。

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露峰山上有一伞状巨石,像亭子模样,名增寿亭,亭旁有棋盘石。相传,九月九那天,山上有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孩子遇一老人,那老人对他端详后说:“你今年阳寿已尽。”那年轻人真心跪地求救。老人说:“你做两盘菜,一手举一盘到露峰山上石亭子旁,跪在下棋老头身边,请他救你。”于是,那位年轻人赶快照办。他跪等老人下完一盘棋,说:“请救救我。”老人说:“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十九。”“那你阳寿已尽。”年轻人叩头不止。老说:“好吧,再添一个九字,增为九十九吧!”后来,那人果然活了九十九岁。从此,露峰山的石亭便被称为增寿亭了。又因为增寿那天是九月九,方圆百里便有人结队携菜到露峰山登高增寿,开怀畅饮,所以留下增寿亭之名。

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影响最大的传说就是牛郎织女传说了。古时,鲁山坡南麓住着一户姓孙的人家,以种地为生,家中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孙守仁,小的叫孙守义,小名小义。天有不测风云,在小义七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小义与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哥哥种地,小义放牛打柴,人称“牛郎”。

哥哥孙守仁娶了媳妇后,媳妇闹着和牛郎分家。于是,牛郎赶着牛住进了鲁山坡南岗半腰的山洞里,人称牛郎洞。一天,老牛突然说话了,它告诉牛郎,说鲁山坡西山凹莲花潭有仙女洗澡。老黄牛让牛郎拿走一位长得最漂亮的仙女的红衣服。而这个仙女叫九姑娘,是天上的织女。后来,织女与牛郎成了亲。牛郎和织女共同生活,织女教村民种菜,养蚕织布。后来,织女又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得知此事,把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将已死老牛的皮披在身上,担着一双儿女,追至南天门。王母娘娘划下一道银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在河两岸。每年七夕,牛郎织女在喜鹊搭的天桥上相会。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 孙义村旁的露峰山,露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等等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露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虽家家养牛,但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当今,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河南鲁山,关于鲁山坡的传说,你相信吗?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传说大多都是寄托人民的美好愿望,希望大地风调雨顺,平平安安,都能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