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不勝的名將薛仁貴為什麼會被吐蕃擊潰?

世界人文通史


薛仁貴大非川之戰的失敗是戰略、戰術兩個層面的問題,要想取勝本來缺一不可,薛仁貴這次是二者皆缺,豈能不敗。

戰略方面,這五萬人派出去就是一場賭博

自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唐王朝就靠當年李世民積攢下來的一些老底子在與周邊各勢力搏鬥。在東北亞,延續了李世民時期對高句麗的消耗戰略,滅亡了百濟,並壓迫高句麗;在西域,平定了阿史那賀魯的西突厥叛亂,重新恢復了西域秩序。這些是發生在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第一個十年的事情,應該說,這段時間李治幹得還可以。

但是,李治在第一個十年末殺掉長孫無忌、讓武則天開始參政,這是李治或者說唐王朝統治水平開始急轉直下的開始。李治的第二個十年犯了至少以下兩大錯誤:

1、在東北亞高句麗還沒有打通之前,倉促開了中亞副本。

唐王朝在中亞設立的十六州都督府是個重大錯誤,直接把大食推到了對立面。當時唐軍主力在朝鮮半島,卻又在西域招惹了兩個強敵,大食與吐蕃聯合,結成了反唐聯盟。

吐蕃與唐王朝爭奪安西四鎮,中原通往中亞的道路被切斷。中亞十六州都督府失去了唐王朝的支持,被大食控制,並沉重打擊了唐王朝在中亞的帶路黨——波斯薩珊王朝復國勢力,唐王朝於是失去了整個中亞。之後唐王朝東西兩線作戰,雖然打下了高句麗,但朝鮮半島又落入新羅手中。

2、失去對青海吐谷渾的支持,吐谷渾被吐蕃滅國。

這個錯誤同樣嚴重,唐蕃之間失去了吐谷渾的緩衝,開始直接為敵。

同時,中原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失去戰略縱深,吐蕃軍隊可以隨時威脅西域、河西走廊、隴右、蜀中,唐王朝必須在這些區域增加兵力,使唐王朝的戰略機動兵力進一步減少。

(丟了青海吐谷渾,在中亞設立了十六州都督府,唐王朝疆域最大的一刻)

這種情況下,李治和武則天從朝鮮半島把剛剛消滅高句麗的薛仁貴抽調到西北,意圖攻破拉薩,一次性解決吐蕃問題,並完成吐谷渾復國任務。

且不說攻破拉薩滅亡吐蕃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僅僅是收復青海讓吐谷渾復國就不是簡單能夠做到的。之前滅亡高句麗用了20年的時間,第一次李世民帶了十萬大軍都只是打開了一個缺口,現在要對付實力不在高句麗之下的吐蕃,竟然只讓薛仁貴帶了5萬兵馬,簡直就是開玩笑。

所以,李治根本不知道把薛仁貴派出去能夠達成什麼樣的的戰略目標,也不知道周邊的戰略局勢是否允許唐王朝與吐蕃打一場全面戰爭,卻還是無知無畏的把手中最後一隻機動力量派了出去,這是純粹的賭博行為。

當然,也許不是李治無知無畏,而是他身後的那個女人太愚蠢了。

戰術方面,薛仁貴只是個將才,算不上帥才

薛仁貴悍勇絕倫,是不遜色於開國功臣秦瓊、尉遲敬德的猛將。但薛仁貴在此之前,從來沒當過整個戰役的總指揮,只是各次軍事行動的副手,薛仁貴在戰役指揮、各部隊協同作戰方面的能力並沒有經過大的考驗,而恰恰這一點造成了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敗。

具體戰鬥經歷不詳細介紹了,薛仁貴率領主力深入敵境,讓副將郭待封保護輜重據險防守,等待薛仁貴尋找擊破吐蕃主力的機會。但郭待封不聽指揮,率領少數部隊押送輜重前進,被吐蕃20萬大軍的包圍後全軍覆沒。

而薛仁貴在敵境深處雖然取得數次勝利,但一直沒能找到吐蕃主力,得知郭待封和輜重部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只得退守大非川。

而吐蕃集中了所有能騎馬射箭的人,並把攻打安西四鎮的兵力抽調回來,總計四十萬與薛仁貴決戰,薛仁貴僅有數萬軍隊,無險可守,又無糧草輜重,力戰後大敗,與吐蕃約和後殘部退回河西。

實事求是講,薛仁貴徵吐蕃戰役也存在一線成功的希望,唐軍戰鬥力明顯強於吐蕃,而拉薩又是個固定的城市,比草原上那些牙帳隨水草遷徙的遊牧民族要好找一些。

如果吐谷渾仍然在大唐控制之下,出擊距離將縮短不少,而且還可以有大批熟悉地形且能夠適應高原生存的吐谷渾人參戰。同時,如果西域、蜀中同時發動策應攻勢,一定程度牽制吐蕃人的軍力調動,不至於像這樣吐蕃能夠利用內線作戰優勢集中所有部隊各個擊破唐軍。

可惜,戰略上本來就沒有優勢,考慮不周全,戰術上又犯了錯誤,薛仁貴能夠給吐蕃也造成重大損失就已經不負名將之名了。換個差一些的將領,可能連逃命都做不到。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大非川之戰發生在公元670年,是唐蕃之間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較量。此次大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吐蕃在西域連續攻城拔寨,奪下西域十八州,其中就包括唐朝在西域的重鎮龜茲,嚴重危及到了大唐安西都護府在西域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唐高宗不在猶豫,決定派軍出擊吐蕃。薛仁貴為行軍大總管,率大軍從鄯州向西南,深入到青海南邊的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切吉曠原),然後準備進攻烏海(託索湖)。

考慮到“烏海險遠,行軍甚難,輜重自隨,難以趨利”,薛仁貴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輜重部隊由郭待封率領,在大非嶺上設柵固守;一路主力部隊由薛仁貴率領,輕軍前進,到達河口時擊破吐蕃的一路部隊,然後進屯青海。而郭待封因為恥居於薛仁貴之下,所以沒有聽從薛仁貴的意見在大非嶺上建立陣地,而是帶著輜重繼續前進,剛到烏海地區就被突然出現的吐蕃軍隊擊潰,輜重軍糧全部損失。薛仁貴只好退屯到大非川 ,在大非川遭到吐蕃軍隊毀滅性打擊。 戰後薛仁貴與吐蕃統帥論欽陵約和,才得以生還。

大非川之戰,唐軍失敗、吐蕃勝利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兵力懸殊

唐軍此次出戰共派兵丁 10 萬,而且中途還分兵,而吐蕃方面襲擊郭待封軍糧輜重時就用兵 20 萬, 在大非川與薛仁貴決戰時,兵力達 40 萬之眾,兵力遠超過唐軍。其次,吐蕃作戰的主要兵種是騎兵,而且裝備精良,即使是唐軍,在裝備上難以佔到便宜。

二,吐蕃採用了正確的戰役策略

吐蕃作戰喜“誘敵於險境,一舉殲滅之”,也就是喜歡打運動戰,兵力集中於一役,各個擊破。這種戰法對軍隊的作戰素養和將領的指揮水平都有極高的要求,而吐蕃軍做到了。在大非川之戰中,吐蕃名將論欽陵也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戰術。薛仁貴也意識到了烏海的險境,所以打算採取突襲的方式。無奈郭待封不聽調遣,帶輜重前進,把自己暴露在了敵人的眼皮底下。論欽陵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時機,立馬帶上大部隊截取唐軍的輜重。唐軍輜重既失,士氣低落,對唐軍的失敗起了加速作用。

三 地理因素

唐朝將士基本上來自中原地區,對高原地理環境不適應。薛仁貴的部隊經歷了一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進的過程,缺乏適應高原環境的必要時間,致使很多人出現眩暈、頭痛、心慌、腹瀉、疲乏等症狀,在行進過程中體力消耗很大。在與吐蕃軍接觸之前,唐軍的戰鬥力就大打折扣了,就算在現代,高原行軍也是一項極度考驗部隊忍耐力的活動,更別說在落後的古代。而吐蕃軍由於自小在高原長大,早就適應了高原氧氣稀薄的氣候特點,來去自由。佔有主場優勢的吐蕃軍,戰鬥力相對來說漲了不少。

四 吐蕃充分利用了吐谷渾的人力、物力資源

這裡要提到一個國家,叫吐谷渾。吐谷渾原本是青海地區的一個小國,是唐朝的附屬國,西北屏障。吐蕃崛起後,就一直像吞併吐谷渾。在唐朝全力攻打高句麗時,吐蕃趁機出兵,滅了吐谷渾。吐蕃既得吐谷渾故地,其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吐谷渾成為了吐蕃一個強大的軍事給養基地,連續不斷地向吐蕃提供軍事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吐谷渾人多次參與吐蕃對唐的作戰,吐蕃軍隊中很大一部分是吐谷渾人。 依靠吐谷渾部眾的協作,吐蕃軍隊迅速熟悉了當地的山川地勢,並且以吐谷渾作為糧餉的供給地, 免卻了轉運的困難。

而對唐朝來說,則情況恰恰相反,在吐蕃還沒有滅掉吐谷渾之前,吐谷渾內部就有兩派,一派親吐蕃,一派親大唐。被吐蕃滅國後,大唐的威信在吐谷渾徹底蕩然無存,內部支持者寥寥無幾。所以,唐軍很難在遠吐谷渾地區得到給養和補充,只能自己攜帶大量輜重上高原作戰。

五 唐軍方面主將不和

這是最明顯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由於副將郭待封不服薛仁貴,原定作戰計劃不能執行,致使被吐蕃軍鑽了空子。而吐蕃此時卻是上下一致,軍隊中建立完善的軍功制度,極大的激發了作戰熱情,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歷史風暴


公元670年,唐帝國大將軍薛仁貴被任命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同時也是西征兵團的總司令,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兩人為副大總管,下轄十餘萬人馬。

一、高級將領之間的不和

軍團副司令郭待封看不起總司令薛仁貴。郭待封的父親郭孝恪是前任安西都護,在西域立下赫赫功勳,但是在龜茲之役中,郭孝恪與兒子郭待詔(郭待封的哥哥)一起戰死,所以郭待封乃是烈士之後,出身好,看不起平民出身的薛仁貴;在徵高麗時,郭待封與薛仁貴的官秩是相同的,但是薛仁貴很快升任右衛大將軍,而郭待封只是左衛將軍,軍階比薛仁貴要低,這使他感到憤憤不平,導致郭待封一貫與薛仁貴唱對臺戲。

二、郭待封右路軍出了問題,糧草輜重落入敵手

薛仁貴要求他留下兩萬人馬防守大非嶺,看管輜重,其他部隊火速向烏海進軍。但郭待封偏偏不幹,他把輜重部隊一起帶上路,這樣一來,便嚴重影響行軍速度。郭待封兵團最多也不超過六、七萬人,而且還有一部分是運輸部隊,戰鬥力並不強,人數遠遠少於吐蕃。戰鬥的結果沒有懸念的,唐兵團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郭待封只得下令後撤,在吐蕃大軍的掩殺下,唐軍傷亡慘重,輜重車隊全部落入吐蕃之手。

三、吐蕃統師軍事天才,在高原作戰軍隊質量遠勝於唐軍

無論是在軍隊數量、適應高原戰鬥的能力上,還是對地形的熟悉上,吐蕃都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後在青藏高原大非川上的大血戰,以吐蕃的完勝而告終。大唐精銳之師在吐蕃絕對優勢的打擊下,數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薛仁貴、阿史那道真率少數人馬突出重圍,與郭待封的殘部會合。就剩下一丁點兒兵力了,怎麼辦,三人湊在一起討論後,決定與吐蕃統帥論欽陵議和。論欽陵不僅是一位大將,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並不想與大唐帝國斷絕關係,於是同意議和。這樣薛仁貴、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等人才得以死裡逃生。所以,薛仁貴因為庸將拖了拖後腿,輸給吐蕃,並不冤。

這一戰,是唐朝貞觀以來,唐軍的第一次慘敗。薛仁貴、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被朝廷逮捕下獄,免去一切官職。


巴克影視剪輯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按照《新唐書·薛仁貴傳》的說法,薛仁貴兵敗吐蕃,是被豬隊友給坑了。

唐高宗咸亨元年的時候,吐蕃入侵吐谷渾,高宗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領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等將領一起出徵,郭待封鎮守鄯城,和薛仁貴的官位一樣,倆人平起平坐,這回作為薛仁貴的部下出徵,郭待封覺得丟人,心裡特別不樂意,對薛仁貴的軍令,他也是屢次違背。當薛仁貴率軍到達大非川,將要向烏海前進的時候,薛仁貴意識到了前途的危險,他對部下說。

“烏海地險而瘴,吾入死地,可謂危道,然速則有功,遲則敗。今大非嶺寬平,可置二柵,悉內輜重,留萬人守之,吾倍道掩賊不整,滅之矣。”

翻譯過來就是,薛仁貴說烏海這個地方地勢險要而且有很多瘴氣,我們進入這樣一個地方,是十分危險的,必須速戰速決,行動遲緩就一定會吃敗仗。大非嶺地勢平坦,我們在這兒設置兩座營寨,囤積物資,再留一萬人防守,我趁著敵人沒有準備,然後進軍烏海,一定能獲勝。

按照這個部署,薛仁貴大破敵軍,俘獲了很多牛羊,佔領了烏海城。之後他就率軍等待後援。結果郭待封完全不服從薛仁貴的命令,沒有在大非嶺紮營,囤積物資,而是率領輜重隊跟在了薛仁貴的後面。二十萬吐蕃軍隊襲擊了輜重隊,把糧草都給燒燬了,郭待封憑藉著險要的地形才逃脫。失去了輜重,薛仁貴只好率軍撤退到了大非川。吐蕃又把人馬增加到了四十萬,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徐仁貴大敗。通過和吐蕃私下裡談判議和,才僥倖撤兵,但是吐谷渾這塊地方卻完全失去了。回到京城後,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值,不應該在西邊打仗,鄧艾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死在了蜀國,所以我知道這次出征一定會失敗的。

之後唐高宗下令,薛仁貴原本應該本判處死刑,但是念他有軍工,廢為庶人。而那個不聽軍令的郭待封也同樣被廢為了庶人。


楊過的大仙


1.薛仁貴在高宗時期徵遼東好似戰神一般的存在,在“高原反應”面前也會轟然倒塌。我講的既不是坑人的“豬隊友”,又不是吐蕃40萬大軍對唐王朝10萬大軍的以多勝少,而是講自然因素在古戰爭中所起的作用。

大非川之戰示意圖

2.一代名將薛仁貴在遼東戰高句麗時,他可能萬萬沒想到,徵高句麗時“三箭定天山”一舉成名,“大非川”一戰卻使他顏面盡失,就連《舊唐書》這樣的官方正史也要為他開脫,以免辱沒了他的威名: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擊之。待封嘗為鄯城鎮守,恥在仁貴之下,多違節度。軍至大非川,將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餘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輜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餘萬悉眾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輜重併為賊所掠。仁貴遂退軍屯於大非川。吐蕃又益眾四十餘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然而,我們再仔細審視這段話中,發現了“吾等”一詞,說明當時薛仁貴和郭待封約定的是兩人都是“輕銳倍道”,後來郭待封不遵從薛仁貴命令,帶了輜重,結果兵敗輜重丟失。但是與《舊唐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高宗對薛仁貴的一句話:

“有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

唐高宗所恨之事,並非郭侍封沒有聽從命令,擅自帶了輜重,而是薛仁貴在烏海時沒有主動出擊,有消極避戰的嫌疑。與《舊唐書》所記載的薛仁貴打算輕銳倍道,攻其不意,長驅直入的大膽計略相比,似乎沒主動出擊不像他的風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答案是高原反應對戰局的巨大影響。雖然這場戰役名為“大非川之戰”,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卻是烏海。薛仁貴部隊駐地為河湟谷地鄯州 (治西都 ,今青海省樂都縣),海拔在2300米左右,輕銳倍道急速行軍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烏海(今喀拉湖),唐軍的體力消耗是巨大的,等到吐蕃軍隊到來時,那怕是背水一戰都不足以自救,因此消極避戰。這一點通過吐蕃軍主帥論欽陵對武周使者郭元振的一番話,更能得到證明:

《通典》卷 190《邊防典六》:“今吐蕃塊然獨在者,非漢不貪其土地,不愛其臣僕,實陵兄弟小心謹密,得保守之耳⋯⋯且烏海黃河 ,關源阻深,風土疫癘 ,縱有謀夫猛將,亦不能為蕃患矣。”

此處的“疫癘”指的就是高原反應,不是普通的疾病,要不然吐蕃軍隊不得而唐朝軍隊得?而“黃河”指的是黃河源,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高原反應當然強烈。

薛仁貴畫像

3.綜上,一代名將薛仁貴在大非川戰役中僅以身還,很大程度不是策略不對以及郭待封帶輜重潰敗,而是自然因素高原反應所致其軍事能力無法徹底發揮,這一點和拿破崙兵敗俄羅斯有些相似,非人力所能為也。

文\\燕山史話

參考文獻:《疾病與唐蕃戰爭》 於賡哲
《論大非川戰役與唐蕃政策的轉變 》 尕藏吉
《試論唐蕃大非川之戰》 謝全堂




燕山史話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為幫助吐谷渾復國、擴大唐朝在河湟地區的勢力而與吐蕃軍隊進行的戰役,唐軍在這場戰役中遭到空前的慘敗,十萬精銳大軍全軍覆沒。這場戰役也可以看作是高宗時期唐朝的軍事、政治的分水嶺,自此唐朝在西域(安西四鎮)、北方(後突厥)、東北(契丹、奚、新羅等)各個方向陷入動盪,這種情況要一直持續到玄宗時期才能得到好轉。

那麼問題來了,威名顯赫的唐軍會在吐蕃人手下吃到空前的慘敗呢?

附圖,唐朝鼎盛時期的疆域

戰役背景

公元634年,吐谷渾侵犯唐朝邊境,唐太宗以此為藉口大舉攻打吐谷渾,吐谷渾從此成為唐朝的屬國。與此同時,青藏高原一帶的吐蕃逐漸強盛,吐谷渾成為吐蕃與唐朝爭奪的焦點。638年,松贊干布以吐谷渾挑撥離間唐蕃關係、阻撓和親為由入侵吐谷渾,其首領慕容諾曷缽率領殘部投唐,居涼州。

公元658年,吐谷渾大臣素和貴叛逃吐蕃並將吐谷渾虛實全部告知吐蕃,吐蕃隨即入侵吐谷渾。公元663年,吐蕃佔據吐谷渾全境,弘化公主和諾曷缽帶領數千帳吐谷渾百姓逃至唐朝的涼州,請求唐朝救援。唐高宗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獨狐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鄯二州,遣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保護吐谷渾殘餘勢力,以備吐蕃。此外,吐蕃和唐朝還在西域反覆爭奪,安西四鎮頻繁易手。

公元669年,吐蕃以贊悉若為大相,由其弟論欽陵率軍駐紮在被其強行吞併的吐谷渾。公元670年),論欽陵率領40萬大軍入侵併攻佔安西四鎮。四月初九,唐朝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右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率軍十餘萬反擊吐蕃並“護吐谷渾還國”(《新唐書·吐蕃傳》)。

唐廷判斷吐蕃大舉入侵西域必然導致其國內空虛,唐軍若是能夠乘機控制吐谷渾,便可以切斷吐蕃與西域四鎮的聯繫,進可直搗邏娑(今拉薩),退可與安西唐軍奪回西域。唐朝先前以阿史那忠為西域道行軍大總管救援于闐,同時以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在西域牽制吐蕃的兵力。

附圖,大非川之戰

大非川之戰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縣西南的切吉曠原,在青海湖以南,東至磧石軍,西至伏羅川,是青海地區的戰略要地。薛仁貴率軍經鄯州(今青海樂都)一路行軍至此,見地勢險要,便留郭待封率2萬大軍於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守護輜重、糧草,使之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薛仁貴親率主力輕裝急進,在河口(今青海省瑪多縣)大敗吐蕃軍隊並乘勝進佔烏海城。

但郭待封並沒有遵守薛仁貴的指令,而是擅自率後軍前進,但又未能及時到達烏海城與唐軍主力會合。20萬吐蕃大軍在半路截擊唐軍,輜重、糧草喪失殆盡,薛仁貴被迫退守大非川。吐蕃軍與唐軍對峙到八月,論欽陵指揮40萬大軍逼迫唐軍決戰,唐軍全軍覆沒,薛仁貴“與欽陵約和而還”。

唐軍失敗原因

大非川海拔3250米,烏海海拔是4000米,河口海拔是4240米,高原地區的地理與氣候條件比較惡劣,吐蕃軍隊長期生活在高原因此比較適應當地環境,而薛仁貴率領的唐軍相當不適應高原的地理條件,其行軍和作戰都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唐軍十萬大軍行至大非川,薛仁貴令郭待封在大非嶺上建築防禦工事以保護後勤輜重,自己率軍急進。薛仁貴對郭待封說:“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郭待封自恃名將之後而恥於薛仁貴之下,自率糧草輜重緩慢前行,結果在半道被擊潰,唐軍軍糧以及輜重盡失,以至全軍大敗。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立國以來所遭到的最大失敗,吐蕃憑此戰成為與大唐分庭抗禮的高原豪強,吐谷渾徹底臣服於吐蕃,隨後唐與吐蕃在西域、青海、西南展開全方位的大戰。

此為個人見解!!歡迎交流與討論!!!


我沒忘記home


公元670年,在大唐歷史上,是轉折性的一年。大唐自貞觀以來戰無不勝的軍事神話,將在這一年被吐蕃終結。唐與吐蕃的全面對抗,也由是年拉開大幕。

這一年,吐蕃對大唐發動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閃擊戰。從四月始,連續攻陷西域十八個州(羈縻州),然後會同于闐國奔襲龜茲,並一舉攻陷重鎮拔換城。塔里木盆地幾乎全部落入吐蕃之手,大唐在西域最重要據點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全部被吐蕃佔領。

大唐朝廷迅速作出反應,將最精銳的兵團悉數調往西線。帝國名將、右衛大將軍薛仁貴被任命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同時也是西征兵團的總司令,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兩人為副大總管,下轄十餘萬人馬。


這次西征的作戰任務,其一是討伐吐蕃,其二是幫助吐谷渾復國。唐朝廷要奪回青海湖及其南面的大非川,重建吐谷渾汗國,作為抵擋吐蕃的前緣防線,同時保護河西走廊的安全。

但是唐軍最大的問題,是高級將領之間的不和。

軍團副司令郭待封看不起總司令薛仁貴。郭待封的父親郭孝恪是前任安西都護,在西域立下赫赫功勳,但是在龜茲之役中,郭孝恪與兒子郭待詔(郭待封的哥哥)一起戰死,所以郭待封乃是烈士之後,出身好,看不起平民出身的薛仁貴;在徵高麗時,郭待封與薛仁貴的官秩是相同的,但是薛仁貴很快升任右衛大將軍,而郭待封只是左衛將軍,軍階比薛仁貴要低,這使他感到憤憤不平。

其實郭待封的本領很是平常,卻自視甚高。在西征途中,他每每與薛仁貴唱對臺戲,對這位名將之後,薛仁貴也沒有辦法節制。

這些矛盾為唐軍的大敗埋下伏筆。

西征兵團沿著河湟谷地向青海湖挺進。吐蕃大將論欽陵深知薛仁貴勇猛善戰,不敢輕敵,引軍後撤,以避唐軍的鋒芒。

薛仁貴兵團抵達青海湖後,折向南下,進入大非川。他的戰略,是率領主力部隊挺進到大非川以南的烏海,尋機與吐蕃大軍決戰,並奪取黃河上游地帶。為此他制訂一個作戰計劃,西征軍將兵分兩路,一路由薛仁貴率領,以輕裝騎兵為主,作為先鋒兵團,突進到烏海一帶;另一路由郭待封率領,作為後續兵團,與薛仁貴在烏海實現會師。

在高原上作戰,必須速戰速決,決不可拖拖拉拉貽誤戰機。為了保持行軍速度與機動性,薛仁貴強調,不能把行動遲緩的輜重車隊編入進攻隊伍中。

臨行前,薛仁貴囑咐郭待封:“到烏海道路艱險遙遠,車輛很難通行,而且這一帶瘴氣很重,這就軍事上所稱的‘危道’,不可久留,只可速戰速決。如果攜帶龐大而行動遲緩的輜重車隊,將失去速戰速決的機會,所以應當要留下兩萬大軍,在大非嶺構築兩道柵欄防線,將輜重屯放在防線內。我先親自率輕裝騎兵,快速前進,趁吐蕃未備之時,必可大破敵軍。”

薛仁貴出發了,他帶著數萬精兵,攜數日口糧,以急行軍的速度直奔烏海。在烏海以東的積石河口處,遭遇到吐蕃的軍隊,吐蕃將領沒有料到薛仁貴兵團進兵如此神速,根本沒有做好戰鬥準備,情急之下,草草上陣,被薛仁貴兵團打得大敗。這一戰,吐蕃傷亡傷亡頗大,唐軍繳獲牛羊一萬餘頭。

取得河口大捷之後,薛仁貴抵達預定的地點:烏海,只等著郭待封后續兵團南下會師。

可是就在這時,郭待封兵團出了問題。

郭待封一貫與薛仁貴唱對臺戲,主帥要求他留下兩萬人馬防守大非嶺,看管輜重,其他部隊火速向烏海進軍。但郭待封偏偏不幹,他把輜重部隊一起帶上路,這樣一來,便嚴重影響行軍速度。正當他慢吞吞、悠悠哉哉地穿越大非川時,吐蕃的偵騎發現了唐軍兵團的行蹤,馬上報告給統帥論欽陵。

論欽陵即刻意識到,一個難得的戰機來了。

為了對付天下無敵的唐軍,論欽陵絲毫不敢有半點鬆懈,吐蕃軍隊幾乎傾巢而出。郭待封兵團還未到達烏海,便陷入吐蕃二十萬大軍的包圍之中。

郭待封兵團最多也不超過六、七萬人,而且還有一部分是運輸部隊,戰鬥力並不強,人數遠遠少於吐蕃。吐蕃軍隊佔有壓倒性優勢,幾路大軍包抄過來,黑壓壓的一片,郭待封平日也很牛、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只是庸將一個,頓時間魂飛魄散,這仗怎麼打呢?

有一點他估計是沒有想到,自貞觀以來,唐軍在一次戰鬥中遭遇二十萬敵軍,是非常罕見的,可是這次讓他遇著了。戰鬥的結果沒有懸念的,唐兵團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郭待封只得下令後撤,在吐蕃大軍的掩殺下,唐軍傷亡慘重,輜重車隊全部落入吐蕃之手。

薛仁貴聽到郭待封慘敗的消息後,大吃一驚,半晌說不出話來。輜重被奪,後路被截,這數萬大軍是絕對無法持久作戰,不行,必須馬上撤退。

可是遲了。

吐蕃已經集結了四十萬大軍。

吐蕃名將論欽陵展示出其軍事上的極高天賦,這一戰,他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吐蕃所有軍事力量全部調往前線。在世界屋脊上展開前無古人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集結如此龐大的軍隊,足見論欽陵無與倫比的組織能力。

這是吐蕃興衰的關鍵一戰。

重創郭待封兵團後,吐蕃二十萬大軍已經威脅薛仁貴的後方,而論欽陵則統率另外二十萬人馬正面壓迫薛仁貴兵團。

論欽陵心裡十分明白這場戰事的艱鉅。雖然吐蕃在數十年間不斷地向外擴外,但是從來沒有遇到一支勢均力敵的勁旅,而現在面對薛仁貴,不僅是唐軍中數一數二的戰將,其部隊也是精銳中的精銳。膽大心細的論欽陵要創造歷史,他要以優勢兵力打破唐軍無敵的神話。

薛仁貴此時處境極為艱難。其一,郭待封被擊敗,他已沒有後援兵團了;其二,糧食輜重被奪走,他必須要儘快撤退。薛仁貴退往烏海以北的大非川,但是熟悉地形的吐蕃軍隊已經大舉反擊。

一場血戰,在高原上的大非川打響。

史書上沒有記載薛仁貴兵團的人數,筆者估計應該是在五萬人左右,最多不超過八萬人,而論欽陵投入的軍隊則是四十萬!

無論是在軍隊數量、適應高原戰鬥的能力上,還是對地形的熟悉上,吐蕃都佔有絕對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吐蕃統師絕非泛泛之輩,而是軍事天才論欽陵。面對吐蕃人如此明顯的優勢,即便是唐軍第一勇將薛仁貴,也迴天乏力了。

這場爆發於青藏高原大非川上的大血戰,以吐蕃的完勝而告終。大唐精銳之師在吐蕃絕對優勢的打擊下,數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薛仁貴、阿史那道真率少數人馬突出重圍,與郭待封的殘部會合。就剩下一丁點兒兵力了,怎麼辦,三人湊在一起討論後,決定與吐蕃統帥論欽陵議和。

論欽陵不僅是一位大將,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並不想與大唐帝國斷絕關係,於是同意議和。這樣薛仁貴、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等人才得以死裡逃生。

這一戰,是唐朝貞觀以來,唐軍的第一次慘敗。

薛仁貴、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被朝廷逮捕下獄,免去一切官職,不過仍然赦免其死罪。


君山話史


薛仁貴戎馬一生卻鮮有敗績。唯一一次敗績還是在大非川之戰中,由於副將郭待封不聽薛仁貴的節制,不按制定好的策略執行,從而被吐蕃軍擊潰。

大非川之戰的目的就是擊敗吐蕃軍隊迫使吐蕃重新歸順唐朝並幫助吐谷渾復國。此戰伊始薛仁貴就制定了輕裝出擊、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令郭待封護送車馬輜重在大非領憑其地理優勢構建軍事工事作為後援基地,自己則率輕軍出擊佔領烏海。

郭待封此人乃是名將郭孝恪的後人,心高氣傲不服薛仁貴的管制擅自率軍前行,被吐蕃軍擊潰,丟失糧草輜重,薛仁貴不得不退守大非川,導致此戰已失先機。隨後吐蕃大軍與薛決戰,薛仁貴大軍一無糧草輜重二無險地可守三無後援,導致此戰潰敗。

當然一場戰役的失利並不能否定薛仁貴的個人實力。李世民就曾評價其,“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賈言忠:薛仁貴勇冠三軍,名可振敵。陳懿典:世皆知仁貴為唐名將,而不知仁貴精於問學。其著《周易新注本義》四卷,蓋卓有經術矣。谷應泰:軍若驚飈,彼同敗葉,遙傳仁貴,咋舌稱神。從以上之人對薛仁貴的評價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稱其為之當世第一名將都不過分。縱觀薛仁貴的一生,名聲始起於擊破高句麗,終於雲州之戰破突厥,就連其去世之前的一年裡還在打仗並且取得大勝。無奈大非川之戰,由於將帥不和使得此戰失利,也成為其人生中唯一的黑點。

以上僅是本人的看法,歡迎大家前來討論!


夜雨未盡人未眠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弢夢殤寒捻宸光


因為他兒子起來了,主人公的光環罩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