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本文約5200

預計閱讀需要 13分鐘


從上海市區沿滬青平公路西行,一路碧草連天,湖光粼粼,移步換景之間便來到上海西郊著名的魚米之鄉和旅遊勝地——青浦。置身於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很難想象在六七十年前,這裡曾是全國10個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區(縣)之一。


以青浦任屯村為例,在解放前的20年間,村裡有499人被血吸蟲病奪去了生命,佔全村人口的一半。有121戶全家死絕,28戶死剩1人,活下的461人中,97%感染血吸蟲病,連續七八年聽不到一個嬰兒的哭聲......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國畫《送瘟神之二·詩意圖》 傅抱石


一位名叫蘇德隆的醫生挺身而出


1949年夏秋季節,河網縱橫的上海市西北郊,一支人民解放軍部隊在碧水中斬波逐浪練習游泳,不料數天後大批戰士出現發熱、腹瀉和腹脹等症狀。經查,致病的元兇竟來自於這綠波盪漾的湖水。原來,湖水中隱藏著一種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的寄生蟲,僅僅從它的名字上,人們就能感受到一種深入心底的恐懼:血吸蟲。


剛剛經受了戰火考驗的人民解放軍此刻又面臨著“瘟神”的威脅。情況危急之時,一位名叫蘇德隆的流行病學家挺身而出,連夜寫了一份報告交給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提出了自己對防治血吸蟲病的建議。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早年蘇德隆在上海郊區為農民診治


1949年12月24日,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召集上海醫學界人士開會,宣佈成立“上海市郊區血吸蟲病防治委員會”,任命蘇德隆為副秘書長,上海各大醫院、醫學院迅速組織了

1000餘名醫務工作者和學生奔赴滬郊部隊駐地,為解放軍戰士治療。


根據上海市檔案館館藏的有關文件記載,1950年1月至4月間共治癒了1萬多名戰士,還剩1000人尚需繼續治療。後來,恢復健康的戰士們開赴了抗美援朝的前線。這是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與“瘟神”較量的第一個回合


“東鄰白髮嘆淒涼 西舍兒童失爹孃”


1950年的夏天,炎炎的烈日下,一群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步履匆匆,向著澱山湖畔的任屯村走去。


他們來自青浦縣人民政府衛生院,此番是在院長江淑人的帶領下到任屯村調查血吸蟲病情的。青浦縣任屯村早在解放前就因嚴重流行血吸蟲病而聞名,村裡曾流傳著這樣兩首民謠:“

肚包病,害人精,任屯村裡傳禍根,只見死,不見生,有女不嫁任屯村”;“東鄰白髮嘆淒涼,西舍兒童失爹孃,田荒地白空屋閒,全村一片哭聲響”。


雖然早有思想準備,當醫務人員走進村裡時,他們還是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村中竟尋不見一個青壯漢,男女老幼個個“肚大如冬瓜體瘦如絲瓜面色如南瓜”。這天午後,在村中廟前的榆樹下,一位名叫張東昇的醫生為40多個患了血吸蟲病的村民拍下了合影照。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在村中廟前的榆樹下

張東昇醫生為40多個患了血吸蟲病的村民拍下了合影

(青浦區檔案館藏)


照片上的人物雖然個個骨瘦如柴,卻脹著鼓鼓的大肚子,麻稈樣的細腿彷彿難以支撐龐大的上身。他們中有暮年的老人,有正當年的青年人,有年輕的婦女,還有稚氣未脫的孩子。後來,這張照片連同調查結果登在了報上,據說一位研究血吸蟲病的日本專家看罷,驚呼不已:“照此速度發展下去,不出二十年,任屯村將從地球上消失!”


1951年7月,成立剛1個月的青浦縣血吸蟲病防治站派出五人小組來到任屯村調查疫情。調查結果同樣令人震驚:


在解放前的20年間,任屯村有

499人被血吸蟲病奪去了生命,佔全村人口的一半。有121戶全家死絕,28戶死剩1人,活下來的461人中,97%感染血吸蟲病,連續七八年聽不到一個嬰兒的哭聲。一戶姓魯的農民,從1947年至解放,兩年間先後擺了13張靈臺。


全村有50多間房屋因無人居住而倒坍,2800畝田地荒蕪近半,勉強耕種的1000多畝稻田產量也很低。全村100多個青年,竟挑不出一條罱泥船需要的幾個勞力。從1951年至1971年,在有徵兵任務的14年中,4年因青年感染血吸蟲病嚴重而免徵,8年未完成任務,這8年的應徵青年血吸蟲病感染率均在50%以上。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血吸蟲生活史示意圖(圖源見水印)


《上海市衛生志》記載,1958年上海郊區所屬的10個縣中,除崇明縣以外,其餘9個縣都有血吸蟲病流行。1956至1984年,累計查出血吸蟲病人75.9萬餘人,約佔流行區總人口的

24.7%


1957年國務院發出的《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記載了這樣一組數字:血吸蟲病害流行地區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和上海等12個省(市)350個縣(市)(臺灣省未包括在內)。患病人數約有1千多萬,受威脅的人口在1億以上。約有50萬到100萬是晚期病人,他們大部分喪失了勞動力,並且已經受到死亡的威脅。


毛主席親自督戰“消滅血吸蟲病”


1955年11月17日, 毛主席在杭州開會期間,特地找來時任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的徐運北同志,向他了解血吸蟲病的流行情況。聽取了徐的彙報,主席當即指出:“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要消滅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的疾病,防治血吸蟲病要當作政治任務,各級黨委要掛帥,要組織有關部門協作,要發動群眾,把科學技術和群眾運動相結合,把血防工作和發展生產相結合,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


中共中央根據毛主席的提議,隨即成立了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於11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會議,會上提出了七年消滅血吸蟲病的大體部署。(1956年1月,人民日報社論《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中把“七年消滅”改為“逐步消滅”。)不久,流行地區的省、地、縣各級黨委紛紛成立了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充實和建立了1400多個防治所、站、組,訓練了13000多名防治幹部、84000多名農業生產合作社保健員和25000多名區鄉幹部。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毛主席在審查消滅血吸蟲病的規劃


1956年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從此,他每到一地視察,都要檢查當地血防工作的貫徹執行情況。


1957年初夏,毛主席到上海視察,在當時的中蘇友好大廈接見文藝界和學術界的專家,蘇德隆教授也在其中。毛主席知道蘇是血吸蟲病防治專家,就特地走到他面前問:“三年能否消滅血吸蟲病?”蘇德隆說:“不能。”毛主席又問:“五年呢?”蘇德隆說:“也不能。”


毛主席又問:“那七八年呢?”此時,旁邊有人見毛主席的臉色已經有些不對,就杵了杵蘇德隆。蘇緩了緩語氣說:“試試看吧,限定年限消滅是可能的!”隨即,他向毛主席實事求是地分析了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艱鉅性。後來,《農業發展試行綱要》中消滅血吸蟲的年限

由“五年”修改為了“十年”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1957年蘇德隆教授(右一)等受邀參加毛主席接見座談


1957年3月28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雲回到家鄉青浦,視察血吸蟲病防治情況,他親自觀察群眾土埋釘螺的現場情況,並慰問了血吸蟲病患者。


1957年4月20日,國務院發佈了由周恩來總理簽署的《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指出“消滅血吸蟲病已成為我們當前的一項嚴重的政治任務”。中共中央隨即於4月23日發出了《中共中央關於保證執行國務院關於消滅血吸蟲病指示的通知》。血吸蟲病流行區的廣大農村掀起了防治血吸蟲病的高潮。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江西省餘江縣首先消滅了血吸蟲病的喜訊。正在杭州視察的毛澤東看到這則報道,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欣然提筆寫下了著名的《送瘟神二首》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人民日報》刊登的毛主席詩 《送瘟神二首》


只要有釘螺的地方,就有浩浩蕩蕩的滅螺大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浦,河溝田塘邊忙碌著3000多名青年男女,他們中有貧下中農子弟,也有剛從中學畢業的城鎮知識青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血防員”。血防員們腳踩淤泥,彎腰弓背,撥開密集的蘆葦,在地面和泥縫中仔細地搜尋一種暗褐色、圓錐形的小螺螄


這種小螺螄就是血吸蟲唯一的中間宿主、傳染血吸蟲病的媒介——釘螺。只有釘螺孳生的地方,才可能有血吸蟲病的流行。所以,消滅血吸蟲病的關鍵就是查找釘螺並將其消滅。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1956年上海醫學院的科研人員在青浦研究釘螺生態


歷史上,青浦縣幾乎條條河浜有釘螺,許多池塘、水溝、渠道、灘地、宅基邊、石駁岸也都有釘螺分佈。由於釘螺體型很小,長度一般不超過

1釐米,寬度不超過0.4釐米,且顏色較暗,尋找難度大,所以擔當查螺任務的幾乎都是視力較好的年輕人。


除了縣、鄉、村三級專業血防隊伍,青浦縣在1958至1959年1964至1965年1971至1972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群眾性滅螺運動,每次投入勞力十多萬,只要有釘螺繁衍的地方,就有浩浩蕩蕩的滅螺大軍在揮鍬、在剷土、在噴藥、在滅螺。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毗鄰鎮村聯合查螺

(青浦區檔案館藏)


1965年秋天,上海市社會主義教育工作團來到青浦,幹部和群眾再加上社教工作隊,集體出動,對全縣範圍內5935萬平方米的有螺河道施以降低水位、用五氯酚鈉浸殺和土埋相結合的綜合性滅螺措施。第二年5月,在“三夏”插秧前,在對每塊有螺稻田進行耕耙後,像施糞肥那樣潑澆石灰氮藥物,用這個方法基本消滅了6.5萬畝稻田內的釘螺。


這兩次規模空前的滅螺運動對清除河道和稻田裡的釘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沿邊浸殺法滅螺

(青浦區檔案館藏)


1967年,受“文革”衝擊,青浦縣委停止了血防工作的部署。但可貴的是,多數基層血防專業隊的工作卻沒有停滯,仍然按照以往的經驗開展查滅螺。1969年,縣委重新召開血防工作會議。1970年底,全縣又掀起了修築滅螺帶的高潮,在河道兩岸建築了長達364.67萬米的滅螺帶,佔全縣河道總長的75%。同年,與江蘇、浙江兩省和本市毗鄰縣建立了“8縣聯合防治血吸蟲病協作區”,開展聯合查滅釘螺,有效地消滅了交界地區的釘螺。


1972年,青浦縣的有螺面積下降了99.93%,控制了血吸蟲病的流行,達到了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之後雖然每年仍有釘螺發現,令人滿意的是未再發現受感染的釘螺和新感染病人。


1983年4月,上海市人民廣播電臺播報了一條消息:經春季的反覆查滅螺,在青浦全縣範圍內沒有查到一隻活釘螺,這在青浦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消滅“血吸蟲病”宣傳畫


之後,青浦縣依然堅持年年查螺,監測病情。1985年縣人民政府發出佈告,規定群眾查到並報告釘螺經鑑定確認後,給與20元至100元的獎勵;每年在全縣範圍內第一個發現釘螺者,獎勵300元。據不完全統計,四年來共有154人報告,經鑑定除1986年在朱家角鎮發現釘螺外,其餘均非釘螺。


讓更多血吸蟲病人“枯木逢春”


在查滅釘螺的同時,另一場緊急救治血吸蟲病人的戰役也全面打響。


據記載,解放前,青浦縣衛生院只收治了10例血吸蟲病人。新中國成立後,全縣累計查出血吸蟲病人157232例


面對如此龐大的病患群體,青浦縣採取了

縣、鄉、村三級治療的形式:鄉醫療單位和市、縣衛生工作隊在鄉衛生院開設血防病房,大批收治早、中期病人;條件較好的村衛生站開設臨時性的血防病房,以赤腳醫生(鄉村醫生)為主體,收治本村或幾個村的早、中期病人;難治的病人則送往縣血防站和兩所縣級綜合醫院。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年至1983年,約有5000多名醫務人員和赤腳醫生先後參加了治療。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1956年,《解放日報》關於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報道


為了治療出現腹水、巨脾和侏儒症狀的6000多個晚期血吸蟲病人,從1958年起,朱家角人民醫院專門開設了晚期血吸蟲病房,同年施行了第一個晚血病人的切脾手術。經過20年的努力,防治專業人員探索了中西醫結合和內外科結合的治療方法,使絕大多數病人恢復了健康。


1961年攝製的電影《枯木逢春》,講述的就是一個晚期血吸蟲病人苦妹子的遭遇。苦妹子與親人逃離血吸蟲病流行的家鄉,途中與親人失散,幾年後改嫁的丈夫也被血吸蟲病奪去生命,她自己也身患痼疾。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歷經種種艱難,苦妹子被醫務人員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終於健康幸福地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主要劇作者王煉曾經就是個血吸蟲病患者,親身經歷了“枯木逢春”的新生過程。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枯木逢春》劇照


事實證明,血吸蟲病是通過糞便擴大傳染的。過去,農村的露天糞缸多置於河邊,雨後糞便外溢,直接流入河內;村民習慣在河內洗刷馬桶;隨地大小便也很普遍。而血吸蟲病患者經常腹瀉,所以帶有大量血吸蟲卵的糞便汙染了水源。


為此,血防領導小組一方面通過各種座談會,深入淺出地宣傳教育群眾不在河塘裡洗馬桶;另一方面,在各鎮陸續建立起清潔管理所,在農村各生產隊配備一名倒洗馬桶的清潔員,統一管理糞便,後來又建造了無害化糞池。1955年,青浦縣以倉園農業生產合作社為試點在農村推行“糞缸集中、搭棚加蓋、糞便入社、陳糞施肥”的辦法,此經驗還向流行血吸蟲病的南方十三省市做了介紹。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任屯村加強糞便管理

(青浦區檔案館藏)


1963年,青浦縣建立了第一個自來水廠。1979年,任屯村建立了

第一個村辦自來水廠。1970年起,沒有飲自來水的城鄉居民對飲用的河水或井水進行漂精粉消毒。對糞便的管理和對飲用水源的改善,有效地切斷了血吸蟲病傳染源。


1983年,上海市委血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業人員驗收考核,確定青浦已經達到了中央血防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的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即:23個流行社(鄉)、鎮、場連續三年查不到釘螺,全縣95%以上的居民糞檢陽性率在千分之五以下,沒有新感染的病人、病牛。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1980年代初,消滅血吸蟲病後的任屯村村民合影

(程東提供)


1983年12月16日,上海市委血防領導小組對《青浦縣消滅血吸蟲病的情況報告》作出批覆:“同意你縣宣佈消滅血吸蟲病,並向你縣全體人員表示熱烈祝賀。”


1985年12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消滅血吸蟲病慶功表彰大會,宣佈全市消滅血吸蟲病


毛主席曾親自督戰,上海的這個地方,60多年前這樣全民動員驅逐“疫魔”......

今日水鄉青浦,在田間勞作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