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韩信,我国军事史上的战神,

“兵仙”、“神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其常规操作。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汉王刘邦让韩信攻打赵国,韩信以三万人的兵力,打败了赵军二十万人。因为韩信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让士兵处于绝境,从而让士兵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最终取得胜利。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简单复盘一下战争过程:


韩信:三万新兵,陈兵河边,并分出2000轻骑兵连夜赶往赵军的大营,埋伏在周围,只待赵军全军出动。


赵国:20万大军,主将陈余,不熟兵法,当了解韩信背水陈兵时,就误认为韩信不懂兵法,所以才敢全军出动,要活捉韩信,


当韩信面对赵国20万大军时,他的做法是先示弱,且战且退到了河边布阵,使赵军放松警惕。


派出的2000轻骑兵等赵军全军出动后,冲进赵军大营,然后全部换上汉军旗,轻骑兵从后面堵住赵军的退路。


当信号兵给赵军报信时,陈余以为韩信的援军到了,而且大营已经被攻占时,赵军军心顿时大乱,就无心在厮杀,最后逃的逃,死的死。


最终,赵军20万大军全线崩溃,最终活捉赵王歇,陈余被杀,韩信胜。


绝世经典。


但是,事实真的是仅仅看上去的这样简单吗?


后来,有不少人也采用这个方法,却无一不一败涂地。


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的大将徐晃,渡水列阵背水一战,结果被赵云杀得溃不成军。


再比如,马谡失街亭,也是用这种指导思想排兵布阵,却兵败失地,把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全打乱。


再后来,到清朝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来到大渡河边。虽然不是他有意而为,却也已经处在“背水一战”的境地。但是石达开最终并没有成功,而是全军覆没。


绝境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惊慌失措,少有拼死一战的,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


但是,韩信为什么就能赢,而别人就输呢?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真正从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维度去分析,去复盘,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一件事,他成功的偶然因素是会存在,但是,真正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唾手可得,一定是有信心,有经验,有准备的结果。


万维刚有个总结说: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论其实就是个模型,而模型并不能解释真相的。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其实不仅仅是韩信的“背水一战”这个模型,仅仅用“置之死地而后生”说服力是不够的。


其实,背水一战那一刻,仅仅是战场上的一个瞬间,一个环节,一个表象,一个诱饵,是整个战役的最后一个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恰恰是这之前人们所忽略的。


下面从这三个层面,带你了解“背水一战”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决胜原因之一:韩信对战役对军心、作战基础的精准把握


1:知彼知己,步步为营地精心布局,让士兵看到希望,而不是等死,


韩信打仗很严谨。两军交战,间谍必先行。必须把对方所有的情况摸清楚之后,才会下达作战部署。


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在决定走井陉道之前,韩信派了大量探子到赵军内打探消息。在探听到成安君陈馀没有听李左车之计,偷袭汉军后勤,并且勘察完整个井陉通道没有伏兵后,韩信这才放心的将大军开进了井陉道。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这一步其实是整场战争中关键! 假设陈馀偷袭汉军后勤,或者是在井陉道两侧伏兵,韩信一进来就包饺子,只要发生其中一种情况,韩信来都是死无葬身之地。


韩信这次故意犯兵家之大忌,背水列阵,不过是战前示弱,麻痹敌军,让赵军以为自己骄傲出昏招而已,其实是有一个诱敌深入的大阴谋为前提。


但是,他仍然深入细节,要明白彻底地搞清楚,要怎么个置之死地?又是怎么个后生?才能最终“背水一战”,而不是让士兵冒险去白白送死。


韩信没有把自己的将士放在“死地”之后,而是让将士看到胜利才更勇猛。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2:韩信对赵军的预判----被动防御,轻敌且贪恋战功。


赵军就是个墙头草,作战立场不坚定,常常轻敌且没有强大的“战必赢”的心理优势。


赵国为自己的轻敌与盲动而亡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是败在战神王剪手上,这次败在战神韩信手上,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嘲弄呢?54年前,赵国因长平之战的失败而亡国。老将廉颇的坚守战略被赵括的出击战略所替代,就预示了结局。


现在,对于赵军主将陈余,穷兵黩武,且不熟兵法,韩信更是非常了解他的用兵之道。


韩信获悉了李左车的计谋不被用,而且赵国朝野群情振奋,尤其是陈馀本是代王,为了一雪亡国之耻,求战心切,再加上与韩信部将张耳有私仇。所以,赵军本来有轻敌之意,轻视了韩信实力。


正是因为有战前敌情的准确研判,韩信才敢大胆地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背水一战不过是引蛇出洞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所以,当赵军在高处看到韩信这样背水列阵时,不禁哈哈大笑,陈余误认为韩信不懂兵法,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嘛,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最后,全军出动,贪战功,却导致赵军主营空虚。


其中,赵军的“哈哈大笑”,就是韩信对赵军主将陈余为人及战法的判断结果,也是他排兵布阵的重要依据。其心思之缜密,逻辑深度之清晰非一般人能企及。


最后一帕,韩信派出的2000轻骑兵,就是等赵军全军出动后,冲进赵军大营,从后面堵住赵军的退路,与韩信河边的军队前后夹击,灭赵。


孙子兵法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成功都是精心布局准备的结果,韩信是先胜而后战,赵军是先战而求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二:决胜原因之二:以历史的经验和战绩作背书,让将士信心百倍


万维刚的有个新解读认为: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非常适合解释这场战役思路。


只有战胜对手脱颖而出,才能带来真正的自信,才能向社会证明他的“可被奖励性”。


在背水一战之前,事实上,韩信战神威名远播,一路都势如破竹,令各个诸侯胆颤心寒。


韩信在发起攻赵前,九月破魏,十月平代,简直是易如反掌。战神威名远播,一路上势如破竹。所以将士们都愿意相信他,只要是韩信带兵打仗,将士们都认为,只会赢不会输,跟着韩哥哥干,有肉肉吃,工资涨得高,所以,将士们总是士气高昂,信心满满。


韩信的战绩很多,仅从留存下来的成语,就可以窥斑见豹。


比如:“十面埋伏”: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就是源于垓下之战中 ,后项羽兵败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除了史书里的记录,元代戏曲作家·尚仲贤在《气英布》的第一折里也有描述刘邦: “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可见,韩信的战绩深入人心,流传后世。


每一个相关的成语,都是在讲韩信每战必赢的赫赫战功,这些都成为后面“背水一战”也能胜的强劲背书。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三:决胜原因之三:发动主动战争,上下同心,让军心士气旺盛


发动主动战争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觉得自己完全打得过,有信心才会去打!反过来,明知道自己一巴掌就会被对方打晕,那还打什么打呢?那不是找死吗?又怎么会主动呢?


第二种情况:虽然自己弱,但是当自己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必须反击。“背水一战”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公元前205年,刘邦彭城失利后,原本投靠刘邦的诸侯,纷纷脱离刘邦,选择中立,其实就是骑墙姿态,其中就有赵国,因为各国之间随时可以翻脸,那时候国与国之间翻脸的速度也不比我们现代人慢。但是,这却让刘邦的汉军感受到了严重威胁。


刘邦的处境危险,加上拥有“战神”韩信,所以必须主动出击打赵国。


但是要想赢,就一定是要有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准备,这是大前提,更何况还是在要以弱胜强呢,以少胜多情况下呢?


因为战况是瞬息万变的。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命韩信先消灭墙头草--赵国,然后就是韩信的这场背水一战,也就是“井陉之战”。灭赵国是刘邦集体的安全所致,是上下一致的决定,所以,军民同心,士气旺盛是关键。


主动性,不管在国家,行业,还是个人,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性。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背水布兵取胜的3大原因


同样的,现在面对社会的竞争,我们也要有从盘点自己优势,搞清自己劣势的姿态。要有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从全面分析到充满信心的规划,然后放手一搏,不拼一把,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天花板最终有多高,你的极限在哪里?


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们的能力强大,信心十足,准备充分,那么我们的人生才能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