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知己知彼的心理战(二)

韩信在项羽帐下得不到重用,于是转而投奔刘邦,在萧何的力谏之下,刘邦从万人之中选拔韩信为大将军,众人无不惊愕。但是在韩信战略部署之后,刘邦顺利的闯出汉中。章邯与之交战,屡战屡败,退守至废丘。刘邦久攻废丘不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拔剑自刎。

而后魏王豹反叛汉王刘邦,韩信率领曹参、灌婴等将领打败了魏王豹。又于转瞬之间击败了代国部队,消灭代国,生擒夏说。而汉王刘邦马上派人调走了韩信的部队,开往颍阳与楚军交战。

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人马进攻赵国。赵王赵歇、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到来,在井陉口集结兵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 韩信迅速的攻占几个国家,锋芒毕露,锐不可当,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韩信现在率军出征远离关中,粮草必定匮乏。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饷,士兵一定不得吃饱喝足。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队出入,行进的军队将会绵延数百里,运送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拨给我士兵三万人,我将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韩信交战。他们既不得向前,也无法向后退走,到那时,我出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郊野外什么东西也搜找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您一定会被韩信俘虏。”

成安君陈余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应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有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人。如今跋涉上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非常疲惫。如今回避而不出击,待以后强大的部队到来,又该怎么对付?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于是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知道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大喜,于是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处,停下来安营扎寨。在半夜发号施令,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观察赵军。韩信说:“交战后,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迅速冲进赵军的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之后在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战斗会取得胜利,应付道:“好。”

韩信选出上万人为先头部队,开进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引人注目。赵军见,韩信亲自前来,并且没有多大防卫,于是攻击汉军,激战许久。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敌不过,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展开激战。赵军见韩信败逃,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但汉军拚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立即冲进赵军营地,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红旗。这时,赵军见不能取胜,于是想要退回营垒,但看见营垒中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完全控制住了赵国的阵地,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而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制止。而后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打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关于攻打赵国的战役,史记中的描写比较详细,那我为大家详细分析其中的过程。韩信与张耳率军攻打赵国,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提供一个作战方案。利用狭隘的地形优势,切断韩信的粮草部队,使得韩信的军队因粮草缺乏,进退无门,然后再出击,可以大获全胜。李左车的建议简单而实用,但陈余并没有采纳,为何?史记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陈余主张正义的战争,不想采用不正当的计策。事实是否如此呢?当初,张耳与陈余都为赵国立下大功,但项羽封张耳为赵王,陈余只被分封为侯。陈余不服,向田荣借兵,打败了张耳,抢占了赵国。项羽处事不公,你应该去攻打项羽。占有赵国,也并非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可以承受。所以,陈余可不是一位品德高尚、严守礼仪的儒生。

在这场战役中,主动进攻的是韩信,陈余为什么没有听从李左车的意见主动出击?让我来为诸位仔细分析当时形势。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军之后,顺利的夺取了关中。并且韩信打败了章邯,使得章邯自杀。然后有一举击败魏国,又迅速的打败了代国。陈余之所以不主动出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并非是韩信的对手,他不敢轻举妄动。

韩信率兵攻打赵国,赵国军队与韩信部队相比存在着几项优势。第一,赵国军队远比韩信的部队人马要多。第二,赵国拥有地利优势。第三,赵国拥有粮草优势。在拥有这些优势的情况下,陈余的打算是与韩信正面对抗,使得双方不断消耗。时间稍长,韩信的部队自然崩溃。而一旦采取主动出击,就很可能会中韩信的阴谋诡计。占据优势,不断的消耗,将会获得稳定的胜利。当你思考陈余的这套逻辑时你会发现其实也蛮有道理的。然而拥有明显的优势却不主动出击,错失良机,被动防守,这样做等同于坐以待毙。总而言之,就是陈余未战先怯。

陈余畏惧韩信,在战役初期因为焦虑、恐惧而采取严密的防守。而当两军作战之时,赵军发现了韩信部队的劣势,看见以为难以战胜的强敌竟然会有如此多的漏洞,于是立即从紧张焦虑的状态转变为狂喜与轻视。韩信率军攻击赵军,激战很久,然后假装败退,退守到河边的阵地。赵国部队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接着打开营地放出赵军追击韩信。陈余以为此战必胜,于是派出所有部队发起强攻。但是未能取胜,打算退走,走到营地才发现,被汉军占据。赵军哪会想到还会有奇兵偷袭?心态又从轻狂大意到惊慌失措,被汉军两路夹击,大败而逃,汉军才彻底打败了赵军。

将军们向韩信祝贺,趁机向韩信寻问:“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这是什么战术啊?”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水向东南方向流,前方和左边,是指处于西北方向,也就意味着在你的面前有一条河水可以阻拦对面的进攻。右边和背后是指处于东南方向,水向东流,可以说部队处于河流的下游,就不会有面对洪水爆发的危机,并且如果背后有山,那么就可以安枕无忧的向前攻击。但韩信回答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现今我没有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谓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危急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那么部队将会毫无战斗力;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一定都会逃跑,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我等不及。”

这是一场极其精彩的心理战,早在韩信知晓赵军没有采用广武君的计划之时,韩信就已经明白陈余处于畏惧心态。然而赵军拥有明显优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弱小的军队想要战胜强敌不可以采取长时间作战的战术,只能速战速决。敌我双方作战,其目的都是想取得胜利。陈余虽然畏惧韩信,但也不可能像缩头乌龟一样,呆在营地一动不动。所以韩信施展巧妙的连环计诱敌深入,击溃敌人的心理防线,大败敌军。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赵军在没有攻破韩信在河边的阵地回营时,部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伤亡,他们的人马还是远超过于韩信的部队。如果赵军能够奋起作战,韩信的部队即便前后夹击也不能取胜。但陈余未战先怯,等同于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一半。另外,韩信所利用的不仅仅是敌方的心态,自己部队士兵的心态也是了如指掌。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原本处于劣势的地理环境转变为优势,而其他将军们却一直纠结于常规的地理环境。赵军坐镇以待,是不可能将有利的地理形势留给你,你不能纠结于没有得到常规的地理环境优势,而是应该灵活的运用自己目前所处于的状态与环境。所以将军们说:“这不是我们所能做到的。”韩信不仅策划如此巧妙的连环计,而且还率领部队成功的实施了计划,这的确足以令世人折服。

背水一战——知己知彼的心理战(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