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背水一战":误导后世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应该就听说过这个故事。

大意是韩信背水列阵,汉军退无可退。

在危机之中,韩信大吼一声:退无可退!还特么退!还都不奋勇上前?

然后被逼到绝境的汉军就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将赵国军队消灭了。

这个故事流传范围之广,误导人数之多,几乎很难再有一场战争能与其相提并论。

它最可怕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还原历史的原状,实在太过于主观。

它误导了太多人。

人们会简单地认为,人再绝境下,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实际上,在绝境中,人们往往尿的可能性会更大。

韩信确实背水列阵,确实将自己逼入了绝境,但他之所以胜利,却绝非仅仅因为他逼出了汉军的战斗力,而是另有原因。

"背水一战"从此成为了千百年来,华人世界的一个噩梦,将无数的幻想者,带进了沟里。

每当万分危急时,人们总会想到背水一战,跟丫拼了!

甚至在一片好局之时,还要生生的给自己上难度,非要撤掉自己的后路,逼自己一把。

往往最后最终却痛失好局,被人连锅端。

几百年后的马谡同志就是把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给这么打烂的。

下面,我们来原景还原一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看看韩信,到底是如何打胜了这几千年来就成功过一次的背水列阵。

韩信在做出伐赵的决定后,再一次的间谍先行,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赵国摸情况。

人家客座教授张耳不是光吃干饭的,这位赵国前领导算是在情报工作上出了大力。

韩信在听说陈馀没有听李左车偷袭汉军后勤的作战方案时,大呼幸运。

在探马彻底摸着了准信,勘察整个井陉通道没有伏兵后,韩信才敢将大军开进井陉。

这是整场战争最重要的关键一步!

因为只要人家提前设埋伏了,你在井陉道内被人家包了饺子,真是饿都把你饿死了。

韩信的每次战前,必用间谍,必先把所有的消息进行汇总后,才会下达作战部署,如果说他不进行详尽的前期摸底,就盲目出兵,他会幸运这么一两次,但他绝不会一直幸运下去。

而且哪怕他听说了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计时,还是怕不保险,派出侦察兵将井陉的所有布防全部摸透后,才敢进兵。

说到底,还是怕陈馀兵不厌诈,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

韩信的每一场战争,一直都保持着如此的严谨态度。

这是史书中不重视的基本功,比什么背水抖机灵重要多了!

韩信进入井陉了,他同样面临着两个选择。

井陉是有两条道的。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韩信最终选择了那条路呢?

选择了井陉北道。

因为南道更艰险,比如目前保存最好的秦皇古驿道就能很好的显示当时的南道艰险。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南道自汉初到明万历年间,一直处于废弃状态,仅做零星商用,并不做官道。

条件太艰苦了,韩信不会去冒那个险。

相反北道则相对来说并非全程艰险,有很多回旋的余地。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这是今天井陉北道青石岭段的故道。

在当时,井陉北道和今天的也不大一致。

不一致在井陉道的东口。

今天的东口,在土门关。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当时的东口,在今天的南固底村附近,在那条"背水"的东边。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陈馀驻扎的地点,在今天的威州镇附近。

威州镇北,是战国时代的著名要塞蔓萌城,当年的中山国重镇,再往北走30公里就是中山国都灵寿。

当年的赵武灵王灭中山时,就是在此地打了最关键一仗。

此地在秦汉时代位置极其重要。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陈馀的打算,是放韩信走这百里井陉道,等你累不拉叽出来时,依托地势与要塞跟你决战。

陈馀是打算跟韩信堂堂正正对打的。

韩信也确确实实如他所愿了。

但他没料到,对面那哥们是个变戏法的。

韩信率汉军进入了井陉。

在大军行进到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三十里的时候,韩信下令停止进军,让战士们早早休息。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半夜,韩信下令打埋伏专业户灌婴选拔两千轻骑,起营整军,偃旗息鼓,秘密开拔迅速推进,每人发红旗(汉军军旗)一面,命他们抢先通过井陉道,在逼近东道口前,走小路埋伏在道口近处的山岗上埋伏起来。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韩信对灌婴说:看到赵营全军出动后,你去抢他的营!

这两千兵,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井陉东口外,有一条自南向北的绵蔓水,也就是今天的绵河、冶河河段。

天快亮了,韩信下令:今日破赵后全军大会餐!

全都在纳闷。

这么有根啊?

大军开始向井陉口进发。

出井陉口后,韩信再次下达神部署。

先锋一万军渡过冶河,然后背水列阵。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汉军诸将全都摸不着头脑,不是破赵大会餐吗?

照这么摆阵咱还没吃自己该喂王八啦!

咱不得跟他隔河对峙吗?咱可人少啊!咱应该给他们引过河让他们喂王八啊?

尽管都懵着呢,但韩信战神的传奇威望开始起作用。

在这位爷手里,黄河都是道具,何况这条沟呢。

诸将服从了韩信的部署。

汉军过河后,陈馀的赵军全体老少在看见汉军如此列阵后纷纷哈哈大笑。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陈馀等人也因此越发轻视韩信张耳,认为这种级别的对手,必可一鼓而歼。

然后就是等待,等待汉军全部过河。

这是韩信的第一步。

骄兵。

我这二傻子军团来了哈,别着急,大傻子还得后头呐!

在汉军先锋背水列阵完成后,韩信率主力开始渡河。

韩信算到了陈馀打算全歼汉军,只要他跟张耳不出现,赵军就不会动手。

于是韩信张耳成为了整只汉军的殿后者,在所有部队全部渡过冶河后才最后出现。

汉军全部过河后,韩信根本没停歇,并没有会合那一万先锋背水列阵,而是后队改前队,亲自出马,朝赵军营寨而来,列阵求战。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陈馀看到韩信真听话,自己送死来了,于是下令大军出击。

严阵以待的赵军杀向了汉军。

四万汉军和大约八万赵军开始正面开干。

开始汉军和赵军厮杀时并不落下风,但在赵军的优势兵力下,汉军开始后退。

大旗,鼓车掉了一地,连韩信的帅旗都扔了。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汉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冶河边上。

背水布阵在此的一万汉军开始将汉军主力放入。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随后正面迎上赵国的追击大军。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这一万背水阵成为了关键的一道缓冲!

汉军主力因此并没有被紧追尾随的赵军撵到河里。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也正是在此时,会和了全部军团的韩信在河边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汉军开始缓住神,扭头和赵军拼命。

正在两军鏖战之时,赵军营垒中的守军看到了汉军已退,败像显现,大量旗帜鼓车等战利品被遗弃,于是出营追击。

一边夺取鼓旗等战利品,一边加入对河边汉军的最后击杀。

马上就要撵河里头去了,赶紧上吧,再不抢就没啦!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这个时候,整场战役的转折出现了。

就在赵军空营而出后,之前埋伏在附近山岗上的汉军精锐迅速扑出,一举拿下了赵国空营,然后迅速拔掉了所有的赵军旗帜,换上了汉军的红旗。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此时,冶河东岸,退无可退的汉军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人人拼死作战。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占据数量上绝对优势的赵军在死战不退的汉军面前开始军心浮动。

咋还没撵下河呢?

一击不中的陈馀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全歼汉军的战略意图难以达到,于是下令停止攻击。

赵军开始整军列阵,徐徐退回大营。

注意,这个时候,人家赵国可没被韩信的背水战斗力打垮哦。

充其量就是韩信大难不死。

就当赵军后军开始回撤后,才发现自己的营寨前已经红旗飘飘了,汉军骑将在壁垒上严阵以待,并大功率高喊道:赵已被灭,赵王已成俘虏。

这是整场战役的杀招。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赵军开始军心大乱,与此同时,冶河东岸的韩信也率着汉军主力杀了过来,赵军壁垒中,大量汉军骑将也冲突出来。

在两线夹击下,赵军大乱。

陈馀控制不住局面了。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赵军开始大溃败。

陈馀向南方逃跑,被杀,赵王歇被俘。

赵国号称20万的大军被韩信的五万人连根拔起,赵国随之灭亡。

战后,几位之前心中一直打鼓不安的将领询问韩信:我军大胜,将军神机妙算,但有一点我们不明白,兵法上说:安营布阵,右边背后靠山,前面左边临水。

这次背水列阵,是什么战术?

韩信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战术,只是大家之前没有注意到罢了。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

这次我所率的军队,并非由我一手训练调教出来,指挥这样的军队,最容易军心不稳,有点不好的苗头就全跑了,这次前方赵军势大,如果不把将士置之死地,他们早就都吓跑了,又怎么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呢?

这番话讲出来,诸将就一个态度:服了。

听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觉得少了什么。

这场战斗,决定胜负的真的是"背水列阵"那一个环节吗?

我们来复盘一下这场战斗的过程。

之前我们分析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韩信前期用间,摸清了赵军的底,然后大军才敢开进井陉道。

如果陈馀用了李左车的计策,韩信必然不敢进入井陉道,两军也将进入到长期对峙中。

如此,赵不会速败,韩信不会速胜,北方大势,将陷入僵局。

陈馀打算面对面搞死张耳也没问题,你主场作战,人数又占优,根本不虚对打。

所以韩信面对这种情况,开始调动。

他先是派了两千骑兵,并让全军早早休息来配合这两千骑兵的埋伏,这是第二个关键点。

如果他大白天派出了这两千人,势必会被赵军发现。

他大军不早早休息稳住赵军的哨探,也容易被时刻关注你动向的赵军发现,也就谈不上后来的埋伏了。

第三个关键点,是先派出了那一万背水阵。

这有两个作用。

第一是骄陈馀的兵。

第二是给后来出去挑战的主力退回来时设一道缓冲。

全军要是突然看见大河没有路了,后面是大军压境,着急忙慌的就光剩往河里跳了。

刘邦同志在彭城可谓印象深刻。

人在绝境下,爆发小宇宙的必要条件是:你要让他有时间反应自己的处境!

人在慌慌张张的情况下基因中的第一选择永远是逃跑!

人在慌张的时刻,永远是失败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刻!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只有看清了前面没路了,后面还有人追,但意识到回过头拼命可能会活下来,才会激发战斗力!

只有这样才会意识到,爱拼才特么会赢!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第四个关键点,是自己殿后,让大军全部渡过了冶河。

如果他先出来,赵军肯定不等大军全部渡河就派人抓他了,后面的所有办法他还是使不出来。

第五个关键点,是自己前去做诱饵。

如果派个小部队前去试探,第一引不出赵国的大军主力,第二,溃逃的太快容易被人看出马脚,第三逃的慢了就让人全歼了。

非得是他亲自诱敌,才会引出大量想抓他的赵军。

非得是主力上且战且退,才能让赵军看不出马脚。

非得是他的军旗帅鼓丢了一地,才能引出贪功的营盘中的赵军守将。

第六个关键点,就是汉军主力退下来后,背水阵成建制的一万汉军开始截住赵军。

这是第三个关键点的延伸,也正因此,也才让韩信有机会大嚎那一嗓子。

第七个关键点,也就是整场战役的大逆转。

两千精骑突袭了赵营,断了赵军的归路,摧毁了赵军的军心。

是赵军军心大乱,才最终导致的溃不成军,不然,韩信兵力上的绝对劣势,还是吃不下这十几万赵军的。

只有他自己慌了,散了,拢不住了,你才好进行大追杀。

这个时刻,赵军就好像前面有条河一样,心一慌,就成千上万人的往下跳了。

这七个关键点,是整个"背水一战"韩信之所以获胜的全部原因。

可以说,少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韩信都赢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只有韩信一个人,可以背水大胜。

因为他在背水列阵之外,还布置了其他的胜手并且环环相扣。

在这所有的环节之下,"背水列阵"才显得有意义!

换句话说,背水列阵,目的更大的是作为诱饵。

是为了让赵军觉得你可以被全部歼灭。

是为了将所有赵军引出来而做的设计。

是为了给主力重整旗鼓去争取时间。

是为那两千骑兵能够拿下空寨做的垫场。

却并非是传了上千年的:"退无可退!何不拼命一战!"

再说韩信的战术。

这个人极其神奇,百战百胜,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他对整个中国北方的占领,是十个月中在仅仅五万人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且这五万人中,全都不是他一手征兵,训练,组织的。

他此时当这个大将军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

出道即巅峰!

在韩信这里,啥样的兵源构成在他这里都没问题,拿来就用,还能根据你的情况与不足帮你想办法。

比如说背水阵的重要原因是士兵跟他都不熟,大难临头容易飞,得把他们往死路上逼。

不仅兵源的问题韩信不在乎,他对天时地利的劣势鸿沟,也能够完美的逾越。

先说天时。

当时他的北伐,是不具备天时的。他既没有当地百姓拥护。充其量就是魏、代两国百姓两不相帮。也没有其他势力帮助。没有当年乐毅五国联军如山东的拉风劲。更没有敌对势力自乱阵脚。全都是铆足了劲众志成城跟你开干的!

他没有当年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国"的民愿基础,更没有满清入关时的马前卒吴三桂和各种南明内斗。

他是在一片毫无基础的三晋之地完成了摧枯拉朽般的突破。

再说地利。

他偷渡了天险黄河捅了魏豹的腚眼。

他从南往北的在山西高原上灭掉了主场作战的代国军队。

他通过了狭窄的井陉道,背水列阵大破数量成倍于自己的赵军。

每一战的地利劣势,都是高难度。

韩信的种种神奇,确实称得上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国士无双。

全都能无视!

神奇归神奇,但人家并非是神话。

他的大军漂着类似于葫芦的木罂偷渡了黄河。

他胸有成竹的坦然背水列阵。

这都是不符合我们正常认知的。

也有人会说,正因为神奇,才说明是战神的手笔嘛!都行那不都是战神了!

经过深入的挖掘后,我们大概率可以确定,他的偷渡黄河并非是神话,是有很大可行性的。

背水一战确实能激发战力,但他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是七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只有还原后真实的历史。

也才具有为鉴的价值。

古往今来很多破戒犯斋者的自我安慰是济公的那句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其实人家还有下半句呢。

"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连起来,才是本真的意思。

这是我们读历史后,应该要有的一个感悟。

看成功的案例,一定要还原性,全维度的看,要设身处地的思考他当时做出决策时的具体情况。否则,很容易被带进沟里。

像"背水一战",前面我们分析了七个关键点,差了一个,都不行。

应用在生活中,就算哪怕要拼了命的逼自己一把,也要在外缘中寻找各种可能性。

因为自己的拼命仅仅是主观的能动性,但外面还有很多我们控制不了的。

必须像韩信一样,将所有的准备都做足,将所有环节都设计好,才有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不过即便如此,弱小搏强大,我们还是不建议。

韩信哪怕环环相扣准备到了家,这次大胜也是小概率事件!

因为你的环节太多了!

甭管多贵的表,哪怕中间一个小齿轮坏了,这表就得停摆。

你的环节越多,执行起来,出纰漏的可能性就大!

中间只要一环出错误了,就全崩了!

比如说背水的那一万人被前面退下来的三万人吓傻了,腿软没迎上去。

比如说人家赵营万一就吃过见过,最后就是没全出来,你那两千兵没拿下大营。

韩信大概率还是得完蛋!

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才驱使你去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哪怕你计算到万全,那也叫铤而走险!

后面韩信跟项羽巅峰对决时,在巨大优势下,人家半仙,不对,人家兵仙稳着呢!

所以说,说到底,韩信的北伐神话,甭管咋合理,多好听,还是甭搭理他!

孙子兵法的优势积累,庙堂之算还是我们所提倡的。

因为几千年,就这么一个韩信!

楚汉这么精彩,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老天已经如此奢侈铺张,还是仅仅给了两个大神。

一个项羽,一个韩信。

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既然是普通人,就踏踏实实的按照最大概率的成功办法去生活。

忘掉精彩的这些神奇战例!

忽略一切弱胜强,小搏大的想法!

气沉丹田,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

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就可以了。

将侥幸的概念从脑子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概率。

我做任何事情,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长江的源头是潺潺小溪。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但并不耽误最终奔腾向海。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赛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击破赵军之后,韩信下达了一个军令:生擒广武君李左车之人,赏千金。

千金还有逮不着的人?

很快,李左车被五花大绑的送到了韩信帐下。

韩信马上为其松绑,并埋怨咋这么虐待我的座上宾!

随后韩信让出了自己的坐席,请李左车坐上座,自己陪坐下座,以待师长之礼虚心求教:我欲乘胜攻打燕,齐二国,以先生的明察睿智,怎样可获成功?

李左车推辞道:臣下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人,不可图存,如今我一个败军之将,哪里配商谈大事。

韩信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但他到了秦国后,秦国却得以称霸,并非因百里奚在虞愚蠢而在秦国贤明,而是因为得到了秦国重用的缘故。

如果陈馀听从了您的计策,现在被俘的就是我韩信了。正因为陈馀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李左车听到了韩信如此抬举自己,先是发明了一个著名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然后将自己比作愚者,说明自己的献策仅仅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在如此的谦虚还礼后,向韩信说出了对于远征燕齐的想法。

成安君(陈馀)之前算得上是百战百胜之人,但是一招失算,兵败身死,如今将军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说于阏与,一举下井陉口,不到半日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如今您的举手投足,全都深深的震撼着敌国的君主和百姓,随时留意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您现在的强大优势。

但是!

但是后面的话,才是重要的话。

但是如今将军连灭三国,将士已经疲惫,依现有情况,实际是难以用兵的。

如果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之军,远赴燕国坚城之下,势必无法久战,僵持日久,虚实暴露,则燕虽弱,势必与不肯降服,燕不下,齐国则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

燕、齐不下,那么汉王与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目前的劣势。

您现在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我认为现在"北攻燕、东伐齐"的想法是失策的。

善用兵者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尽显己方优势,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

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而游说齐国,齐必跟风而从,届时,大事可定!

即献言陈馀后,李左车又提出了一整套非常高明的计策,核心思想是:利用韩信现在的名头,拿嘴去招降燕国。

这完全符合了用兵的最高层次: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的目的,是政治的延伸,无非是让对手臣服,既然能减少损耗,还能化敌为己用,何乐而不为?

还记得我们前面反复讨论的那句话吗?

凡动作,必有成本!

你此时既然可以动嘴,就没必要动拳头。

熟读《孙子兵法》的韩信深刻的明白"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道理。

他于是听从李左车的计策,天天犒赏士卒,并扬言仗没打够!要继续折腾!那谁就是下一个倒霉的!你等着点我的之类的话!

然后在舆论做足的情况下,派使者去燕招降。

没有出李左车的预料,燕选择了投降。

自此,北方大定。

“背水一战”:被误读两千年的“心灵鸡汤”

不久之前,刘邦的北方压力还如芒在背,短短的10个月,韩信用他惊人的军事天才平定了北方的四股势力,统一了整个北方战场,极大地减轻了刘邦正面战场上的巨大压力。

当然了,韩信军事上的天才未能应用到政治上,以致被吕雉这个小娘们算计,一代战神被骗进未央宫,被一群太监宫女用竹竿活活捅死,死后被灭三族,太冤太惨。刘邦当时在外作战,听到他老婆搞出这么大手笔,韩信死于非命时,刘邦即喜又悲。韩信终究是人不是神,战场上算的了一切,却没算到自己的结局。

呜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