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作者:王兴琳 罗芸 唐洪磊 姚淑芳 刘佳

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广州艾力彼以近五年医疗卫生政策的出台为出发点,关注和聚焦医改新政的变化,研究公立医院在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调研共收到13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34份,问卷有效率为99.26%。东部85份占63.43%;中部29份占21.64%;西部20份占14.93%。三甲医院为主,三级医院占68.66%;二级医院占31.34%。省级医院/计划单列市占26.87%,地级市占36.57%,县/县级市占34.33%。院长和书记占75.38%,中层管理占24.62%。本次样本回收地区一共涉及25个省级行政区域,占全国省级行政区域73.53%。主要发现如下:

1.1 卫生投入总体逐年增加,西部投入占比最大,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

我国卫生总费用逐年增长,2017年政府的卫生投入已经增加至GDP的6.2%。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与全球平均水平仍存在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2017年美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17.15%,德国占11.17%,日本占10.75%,英国占9.65%,中国仅占6.2%,排在第145位,排名比较靠后。

从图1可以看出,仅17.16%的人认为政府的卫生投入充足

,其中35.07%的人认为卫生投入一般,47.76%的人认为卫生投入不足。在认为政府投入充足的医院中,主要以东部医院为主占61%,中部医院占13%,西部医院占26%。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1 卫生投入充足

仅5.23%的医院认为所获得的财政拨款充足(见图2),而70.15%的人认为医院所获得的财政拨款不充足。在认为政府财政拨款充足的医院中,东部医院占据绝大部分,为86%;西部医院占14%,中部完全没有(主要是地级医院)。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1.2 超四成医院通过借款来缓解资金压力

41.04%的医院是通过借/欠款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仅29.85%的医院认为是没有资金压力,其中12.69%的医院表示完全没有资金压力(见图3)。在这些没有资金压力的医院中,三级医院占75%,二级及以下医院占25%;东部医院占80%,中部医院占10%,西部医院占10%;省级医院占42.5%,地级医院占30%,县医院占27.5%。医院资产负债高表明医院的财富风险大,未来的举债能力不足,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3 医院是通过借/欠款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1.3 公立医院面临竞争,西部和地级医院压力最大

公立医院数量在递减,非公数量在递增。2018年非公医院的总数增加2000家,并首次破2万家,已经远远超过公立医院。近六成人认为由于非公医院的迅速发展,面临竞争压力(见图4)。在调查中,没有压力和完全没有压力的占14.18%,竞争压力主要以西部医院和地级医院为主。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4 非公医院发展迅速,本院面临生存发展竞争压力

1.4 限制公立医院规模发展现实难落地

从调研结果来看,医院从规模向质量转型中,面临的阻力大,近五成不愿意缩减自己的规模,见图5。64.92%的人认为限制公立医院规模发展在现实中难落地,其中23.13%认为非常难落地。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5 限制公立医院规模发展在现实中难落地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6 在规模向质量转型中,医院会选择自行缩小规模

公立医院规模如此难控制主要是:其一,“医院做大做强“是普遍院长的共识;其二,大多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不足,医院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抢”患者,将规模做大。

1.5 大型三级医院关停普通门诊(地级医院影响大,县医院影响小)

历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30%以上来自门诊,三级医院的门诊收入也是约占到医院收入的三成。如果取消普通门诊,三成收益损失。58.95%的人认为大型三级医院关停普通门诊,会给医院带来运营压力,其中15.67%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仅有9.7%表示没压力(以二级医院为主),见图7。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7 大型三级医院关停普通门诊,带给医院运营压力

关停普通门诊,对地级医院患者来源影响最大(73.47%),其次是省会医院(56.41%),对县医院影响最小(34.78%),见表1。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表1 不同城市医院认为关停普通门诊,会影响大型三级医院的患者来源

1.6 医保改革对医院运营挑战大,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

近八成医院认为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对医院的运营挑战大,并且很难落地

。76.87%的医院认为医保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对医院的运营挑战大。仅2.98%的样本医院表示是没有挑战的,这些医院都为东部三级医院。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8 医保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对医院的运营挑战大

55.23%的人认为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其中19.4%的人认为非常难落地。仅15.67%的人表示不难落地,以东部医院为主,占66.67%;中部医院占23.8%,西部医院占9.53%。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9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

1.7 预测商保未来3年占医院收入5%以下

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做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由调研结果可知,46.62%的人认为未来3年,商业保险支付可占本院收入的比例还是<5%,37.59%的人认为占到5%-10%,仅15.79%的医院认为能占到11%以上。说明公立医院对商业保险的整体认知不足,也使得商业保险难以与公立医院建立较好的合作机制。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10 未来3年,商业保险支付可占医院医疗收入比例

29.85%的医院认为建立医联体只为完成政府的任务,对本院没有实际的帮助。35.07%的样本医院表示建立医联体对医院有帮助,其中9.7%的样本医院表示帮助非常大。

认为能和不能实现分级诊疗的医院各占三成左右。仅35.07%医院认为医联体建设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38.81%的医院不确定是否能实现分级诊疗。另外26.12%的医院认为医联体建设并不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建设医联体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县医院对建立医联体,实现上下转诊的评价最高(52.17%),地级医院评价最低(34.69%)。52.17%的县医院认为建立医联体,实现了上下转诊;其次是省会医院,占48.72%;而地级医院只有34.7%的比例认为实现了上下转诊,见表2。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表2 不同城市医院认为建立医联体,实现了病人间的上下转诊

2010年至2017年数据显示,公立医院药品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由7.14%降到1.49%,但是卫生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逐年上升,由2013年8.78%上升到2017年的11.60%。

取消药品加成、耗材加成后,近七成的人认为政府对本院的补偿不到位,通过医疗价格和收费项目调整,不足以补偿本院收入总量的亏损。67.16%的人都是认为补偿不到位,仅11.94%认为补偿到位,认为补偿到位的这些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占62.5%,二级医院占37.5%;东部医院占50%,中部医院占31.25%,西部占18.75%;省级医院占37.5%,地级医院占25%,县医院占37.5%。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11 取消药品加成、耗材加成后,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到位

1.10 取消编制,二级医院更易人才流失

过半数的人认为如果事业编制改革落实到位,一定会引发本院的大量人才流失(50.75%)。也有20.90%的人认为即使取消了编制对医院也没影响,其中4.48%表示完全没影响。

取消编制,二级医院的人员流失多,六成以上的二级医院的人员会流失(61.54%)。仅19.23%的二级医院认为人员不会流失。48.91%的三级医院认为人员会流失,也将近一半,仅19.57%认为人员不会流失。见表3。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表3 不同等级医院认为取消编制,会引发本院的大量人才流失

近四成的人认为“多点执业”是一个过渡性政策。39.55%的人认为“多点执业”是一个过渡性政策,另外有38.81%不清楚是否是过渡性政策,见图12。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12 您认为“多点执业”是一个过渡性政策

1.11 公立医院管理行政化程度高于职业化

近五成医院认为目前医院管理行政化比重>职业化比重。仅28.03%的医院认为职业化>行政化,其中三级医院占70%,二级医院占30%;省会医院占29.7%,地级医院占30%,县医院占40.3%。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图13 本院管理职业化和行政化的比重

End

2019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问卷现正收集


2019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即将启动,请各位阅读扩展链接填写。本问卷是对医院中高层管理者的匿名调查,仅作为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课题数据研究之用,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一)


【经 典 咨 询】医院定位,绩效管理,专科发展战略,医院流程再造,品牌管理,文化建设

【医 管 学 院】实战型中高层管理理论+案例+技能训练

【医 院 排 名】医院综合排名、医院专科排名

【投 资 评 级】医院投融资BHI评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