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到深圳---艱難的陪產日子

2月12日,終於順利到達深圳月子中心!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一、

2019.12.3日,按照預定計劃,從北京坐高鐵,陪著孕30周的女兒到香港待產。

女兒在一家香港公司工作,近2年被派回北京。

整個計劃分三步:一是陪女兒去香港;二是寶寶出生後赴月子中心;三是陪寶寶、寶媽回北京。

原定寶寶出院後2日內赴深圳月子中心,選擇入住42天期的。

一路非常順利,到香港灣仔預定的酒店式公寓時,剛剛晚上8.30分。第一步護送女兒到香港終於完成了,洗完收拾完,很快進入夢鄉。這時候怎麼也想不到後來會發生那麼多事。

二、

一到香港,慢性咽炎就犯了。不停咳嗽,嗓子紅腫,胸部痛、渾身無力。到女兒公司醫務室看了幾次,又到華潤堂看了中醫,都不見好。更離奇的是,某日早晨醒來,內眼皮痛,照鏡子時,嚇了一跳---眼球居然佈滿血印!趕緊到華潤堂找坐堂醫。說是毛細血管破裂,推薦了一款眼藥水。滴了幾天,慢慢好了。想想也有些後怕,要是放到現在,咳嗽、胸部痛、無力,僅這些症狀就極大的可能被歸類為疑似新冠了。

元月初,不斷從香港的電視新聞中看到一些令人擔憂的信息。如:香港公立醫院的感冒病人每天門診5000多人;內地武漢發生了一種新型肺炎,當時,國內新聞還未全面報道,香港天天報,報的人心驚,但又看武漢官方發佈信息,這種新型肺炎不會出現人傳人,又些許放心。

為了有備無患,在藥店買儲備奶粉時,順便一次性購買了5盒口罩(後來根本就買不到了)。

我們租住的是酒店式公寓,42平米。廚房、衛生間、冰箱、洗衣機一應俱全。但就是不想做飯。沒胃口,沒力氣。

早餐,在女兒公司食堂,品種豐富,也不貴,2人20多元吃的很好。中午食堂免費午餐,打回來,自己再炒個菜。晚餐就到外面吃。

年初,正是香港各大商場打折季。那是真打折。服裝打到3-5折,其他用品,比如萬寧店的化妝品、藥品、嬰兒用品也會在8折左右。

預定的分娩醫院是香港聖保祿醫院。開始想定養和醫院,但養和醫院離我們住的地方有些遠。而聖保祿醫院位於銅羅灣,走路過去,也就3千多步。兩家醫院的產科也都差不多。後來證明,選擇聖保祿醫院是對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每週產檢一次。預約的謝大夫是位30多歲的女醫生。人非常好。用國語交流得比較通暢。檢查項目比國內少,單項檢查費與國內知名私立專科醫院差不多,有時甚至還便宜。而且非常人性化。每次做B超,家屬可以一起看胎寶寶。

買了口罩後的第三天,從電視上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香港也開始緊張。市民開始搶購蔬菜、大米、桶面、食用油,原來堆滿超市冰櫃的灣仔碼頭忽一下就沒了。很多店門口都貼出:本店無下列產品:口罩、酒精、消毒水。

嬰兒產品如紙尿褲、奶粉也偶爾脫銷。後來竟然衛生紙都搶。囤貨、囤貨、囤貨。雖然電視上反覆播放政府會保證供應,但是市民仍然繼續。大妞有次十點下樓去U購購物,居然蔬菜都賣完了(之前,晚上9點來菜還多多),大米就只有120元2斤的品種。

街頭、商場,人流還是不少,但是都戴起了口罩。

原定大年三十去吃年夜飯,也不敢出去了。在家邊吃餃子邊刷頭條,根本沒心思看春節聯歡晚會 。心中祈禱: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27日晚11點多,寶媽忽然發現破水了。因為預產期是在2月6日,提前破水,驚得我渾身發抖。趕緊收拾東西,給醫院電話,讓前臺幫助叫車。背上待產包,扶著寶媽,從34樓做電梯下來。車已經叫好,前臺幾個工作人員協助扶寶媽上了車。

到了醫院,在一樓量了體溫,做了簡單登記後,直接上5樓產科。家屬不能進去,只能在樓道里等待。過了十幾分鍾,護士出來通知:寶媽破水了,但宮口未開,24點15分做剖腹產手術。

已經快凌晨一點了,仍不見新生兒出來,不停的透過玻璃門向裡面張望,未見有緊張氣氛。又靜下心來等待。一點多,見幾個護士推著一個藍色的嬰兒車出來,見我還在,一位護士過來,接過我的手機,幫我從不同側面拍了寶寶的照片。

一會寶媽就被護士推出來,精神狀態很好。交流了幾句。回病房了。

這時,已經快凌晨2點了。走出醫院,剛好來了一個的士。問司機:這時候,您出來,怕不怕(新冠)啊?司機說,當然怕。但是不出來不行啊。手停口停啊。

醫院供應的飯食還是不錯的,也不算貴。但還是每天要送一次飯。在公寓做好後,裡外三層包好(主要是防範新冠),戴上口罩,步行去醫院。

香港大街上人還是不少,也有少數人不戴口罩。好在銅羅灣及灣仔地區沒有出現確診、及疑似,但仍然要繞著這些人走,並保持至少一米距離。

回家後,立刻洗澡,並將內外所有衣服投入洗衣機洗滌並烘乾。

五天後,寶寶和寶媽出院了。寶寶裹成小粽子,包被一包,上角拉下來,蓋住小臉。

若無新冠,一般情形出院後第一天就可以辦身份證、回港證、護照、回鄉證,第二天下午就可以拿到臨時回鄉證。下午4點左右就可以坐上月子中心的深港牌照車直接回深圳了。

但這次,政府部門延期上班,預約到2月10日才能去辦。只能在家等。

寶媽第一次當媽媽,雖然做了很多功課,但是用的時候仍然不知所措。姥姥雖然帶過小孩子,但畢竟是快30年了,而且當時的經驗現在大多數是不能用的,姥姥也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還不敢請月嫂,擔心帶來新冠病毒,再者,想請也請不了啦,菲傭進不了香港啦。

白天還好過,晚上,小寶寶平均一個小時醒一次,寶媽奶水太少,一晚上基本要衝4次奶粉。

姥姥剛睡著,寶寶就哭了,眼睛都睜不開,還要硬撐著起來去給小寶衝奶粉。

寶媽給寶寶換紙尿褲,正換呢,咕嚕一聲,不是又拉臭臭了,就是直接尿到寶媽手上了。寶媽真快要瘋了。再加上一天比一天嚴峻的疫情、香港一天一個對策封閉關口,既擔心回不了深圳,又擔心深圳日疫情。寶媽的產後抑鬱懪發了。天天哭,寶寶不吃奶哭,電視上播放疫情也哭,寶寶肚臍滲血更哭。

寶媽快要崩潰了:為什麼沒人告訴我生孩子這麼辛苦?帶孩子這麼累啊。

姥姥也快崩潰了。天天晚上要起來幾次,白天還要給寶媽做飯。寶爸又不能來香港,深圳又不知能不能過去。這日子何時是頭啊!

辦回鄉證那天,因為中旅也是部份門痁營業,要從灣仔到旺角。又不敢打出租車,硬著頭皮找了一個朋友的車。那天香港降溫了,怕小寶寶感冒(非常時期,誰都不敢感冒),給小寶寶穿上夾衣,裹著準備回北京路上用的特厚包被,兩次都被工作人員擋在了門外,原因是寶寶體溫38.5度。後來,乾脆把包被撤了,再量,36.8度。終於可以辦手續了。出門時,寶媽狼狽的遺鞋掉帽子,一會寶寶被子掉了,一會帽子掉了,哎。

經過多輪與月子中心探討,分析了深圳、香港的疫情,以及香港新的封關規定後,關口流動人員大幅減少,風險已降到最低點,決定還是回到深圳。

回深當天,寶媽將寶寶的隔尿墊縫在包被上當口罩用,抱著寶寶坐車過關再坐車,到今天手腕還是痛的。

還好,深圳的疫情一天天好轉,月子中心更是全封閉式管理,在這裡,不用擔心寶媽的生活、營養,不用擔心寶寶的成長,可以睡好覺,料理好身體。自由、健康是多麼美好啊!

每每看到逆行入城的醫護人員熱淚禁不住就要掉下來,感謝政府、感謝偉大的醫務工作者!

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