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红十字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不仅仅是国际社会上知名的医疗救助和慈善组织,也是许多影视剧中常见的公益团体,更是许多爱心人士捐助善款、物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过,尽管许多人都曾与红十字会有过交集,却并不一定熟悉它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近代慈善团体的早期历史。

从疑惑到呼吁——近代红十字会的在华活动及国人心态之转变

早在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就在瑞士诞生了。这一组织选择在瑞士召开第一次会议,并以瑞士国旗为蓝本,将红地白十字改为白地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标志。这既有向主办方表示敬意与谢意的含义,也有取意瑞士的永久中立国立场的深意。可以说,国际红十字会自一诞生起,就是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慈善组织。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红十字会之父让·亨利·杜南雕塑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学日益得到国人的重视。但是迫于列强欺侮的危亡形势,学习西方的角度更多的还是军事技术、器物等,后来才转到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向红十字会这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确实关注的人比较少。这也不难理解,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才是当务之急,知识分子以挽救国家民族为己任,一时间还无暇顾及国际红十字会运动。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导致中西方的文化隔阂与思想观念产生了绝大差异。十九世纪末,战火时常笼罩着古老的东方。期间,一些传教士和红十字会组织开始致力于救扶难民和抢救伤员。起初,国人面对这些无私的行为显得十分费解,多半怀着朴素的感激之情来看待。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红十字会工作者在牛庄(1985年)

真正使我们发生转变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援活动。当时中日交战,由于对日本的轻视而缺乏准备,清军伤亡惨重,战火燃及辽东本土,平民百姓也难逃幸免。在此期间,一些在华传教士也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传教士魏伯斯德。魏伯斯德通过租用客栈来救治伤兵,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红十字医院。

当时清军没有军医和战地医院,这些人道主义的救援,让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伤病和难民看到了一丝曙光。此后,《申报》等各大报纸开始刊文介绍红十字会组织,其中也包括对日本红十字会组织赤十字社的介绍和宣传。这使得国人对于红十字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也为日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在此前后,有些具有社会地位的人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对红十字会进行宣传,请求朝廷建立红十字会。例如侨商孙淦上书驻日使臣裕庚:"仿行万国善举,创设红十字会,以赞军政。"驻俄使臣杨儒也上书清廷,请求建立红十字会:"红十字救生善会,各国俱重视……拟请仿照日本捷便章程……试办于通商口岸……"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清政府开始转变了态度,虽然没有完全认识到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意义和价值,但还是尝试着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容纳到世界大家庭中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红十字会,是在1904年。这一年,清政府委派驻英使臣张德彝赴瑞士办理申请入会事宜,在《日内瓦红十字会公约》补签画押。由此,中国正式加盟国际红十字会。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张德彝

但从时间上不难看出,从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诞生,到1904年清政府的主动加入,这几十年的历程确实反映出清政府态度的转变,实在有些"漫长"。那么,在此期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近代中国的红十字会组织又是如逐步组织和发展起来的呢?

红十字会发展如火如荼,主要得益于开明士绅和热心实业家的奔走呼号

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至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十年时间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清政府方面,虽然对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有了一定认识,但毕竟内有义和团、外有八国联军,落后的封建专制社会弊端逐渐显露,动荡不堪的社会背景,令清政府自顾不暇。

1904年2月6日,日军向俄驻在旅顺口的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发生在我国领土上的外国战争,使许多无辜的中国百姓卷入战火。尽管日、俄两国的红会组织倾力救助交战伤员,但是许多的东北同胞却饱受战乱,甚至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迫于日、俄两国的淫威,清政府又一直"恪守中立",不敢动作。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日俄战争期间的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记名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在上海英租界六马路的仁济善堂,发起成立了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个组织"用符西国红十字会之本旨", "在沪设立总局……另设分局于京津……","左袂缀有红十字旗式"。章程规则、运作方式都参考西方的红十字会,可谓"中国红十字会之先声"。

不过理想虽然热血澎湃,但现实却被浇了一盆凉水。虽然效仿西方的红十字会,但并未被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所承认,该组织进入东北的救济行动也遭到交战国的阻挠,收效甚微。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早期红十字会医院——营口普济医院旧址

刻不容缓,数天后,沈敦和等又与英国在华传教士李提摩太商量,以滞留在东三省的各国传教士众多为由,集合英、法、德、美等国人士在上海英租界公共工部局内,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以"万国"为名,就体现了该组织的国际性,以此就能借助英、法等国的名义向日、俄施压。并且,该组织实行董事会制,洋人董事名额比华人董事多,语言、文字也都是用的英语。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地

之后,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又通过《申报》等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在营口、烟台、辽阳等地设立分会,救护、安置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在盛宣怀等人的积极倡议下,清政府最终成立了"大清帝国红十字会"。就这样,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终于能够"上战场"了。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清政府立即予以承认。慈禧太后下懿旨拨款十万两,盛京将军曾琪捐银一万两,各地衙门和官绅也积极响应,共捐助20万两。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获得的资助和善款

在爱国商人等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通过《申报》等渠道筹措资金,又在营口、烟台、辽阳等地设立分会,积极救护、安置日俄战争中的灾民。在战争中功不可没,给国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这个以战争为由成立的万国组织理应解散。但鉴于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各界又不断斡旋和争取,它又作为慈善机构保留了几年。在盛宣怀等人的积极倡议下,"大清帝国红十字会"诞生了,这个中国官方设立的红十字会组织才真正走上了历史舞台。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发源地纪念馆正厅浮雕

中国早期红十字会的宣传普及与蓬勃发展

民国后,尽管最早接触西方的知识分子看到了红十字会的种种,也得到了官方认可成立了组织。但对于广大的非战区人民来说,接受信息的程度有限,对于红十字会这种西方舶来品的认识还是有个过程的。比如当时人们就容易把红十字与基督教的十字混淆,当作宗教标志。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毕竟还需要募捐来筹措资金),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许多人曾将红十字会与教会混淆

在普及宣传上,除了利用《申报》等知名刊物外,红十字会还创办了宣传刊物。例如《人道指南》、《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中国红十字月刊》。这些杂志都曾是红十字会的有力普及媒介,对宣传普及和筹集善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杂志》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红会的宣传注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分接地气。1923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上《中国红十字会之新年希望》一文称:

"先哲有言'人性本善',大禹救民以治水,过家门而不入;汤武救民以革命,贻口实而不辞。孔训仁恕以救民,墨崇兼爱以救民,席不煖而突不黔。自古圣人存心济世,虽未标红会之名义,早具有红会之功能。"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红十字会,在宣传上颇具中国特色,做到了与中国相通,利用历史上诸如大禹、商汤、孔子、墨子这些圣贤来向民众普及宣传。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月刊》创刊号

其实在1921年的时候,这个《中国红十字会月刊》就曾相继刊载《赈灾愈病》、《红十字会白话浅说》和《论热心赞助中国红十字会之福报》等文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列举事例、讲故事来宣扬捐助和加入红十字会消灾免劫等。

另外,早期红十字在《申报》上劝捐、谢捐时,也常使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款到病除,如有神助"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口号。而抗战爆发之后,红会也更加接地气的参与到战地救护中来。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会宣传材料

1937年,作为红十字会秘书长的庞京周就指出"救护事业,乃增加国力之积极工作,而非迷信谶念之消极慈善,沽名钓誉,言过其实"。募捐的慈善事业变为了战地救护的社会事业。在"只有责任而无功利"的旗帜下,全民族抗战中的中国红十字会扎根于中国救护,累计"救护军民二千六百万人",为我们的民族独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早期红十字会的历史其实很波折,在民族危亡的时候认识、起步比较晚。而且还有些屈辱的味道,从日俄战争中为了救护自己的同胞反而要借助国际力量、利用国际名义就可见一斑。但从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的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官商各界的爱国之心。此后他们又不断贴近本土,使这个舶来品为本土接受,并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小的力量。此后不断壮大,成为了当今慈善、救护的代名词。


1.周秋光:《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郭进萍:《从冲突走向融会:近代红十字文化的本土化演进》,《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