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对此你怎么看?

JUSTDOIT184605763


《金瓶梅》确实是一本奇书,里面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官商勾结、买官卖官、滥用职权、买凶夺产、杀人抢妻等等,通过这些事情的描述,让我们对当时的一些官场规则、社会矛盾、市井习惯和民间风俗有了一定的认识。《金瓶梅》里怪事很多,说一个:书里的仆人对主人不称老爷、太太,而一律称爹、娘。

西门庆的仆人,就一律称西门庆“爹爹”,称呼吴月娘为大娘(西门庆的正妻)。称呼潘金莲为“五娘”(她是西门庆排行第五的小妾)。如第七回:《薛嫂儿说娶孟玉楼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中说:“西门庆家中,赏翠花儿的薛嫂儿,提着花厢儿,一地哩寻西门庆不着。因见西门庆使的小厮玳安儿,问:‘大官人在那里?’玳安道:‘俺爹在铺子里,和傅二叔筭帐。’”

如第十一回:《金莲激打孙雪娥 西门庆梳笼李桂姐》中说:“(潘金莲和孟玉楼)吃毕茶,两个放卓儿,摆下棋子盘儿下棋。正下在热闹处,忽目看园门小厮琴童走来报道:‘爹来了。’慌的两个妇人,收棋子不迭。”

我们知道,《金瓶梅》故事借《水浒传》武松打虎、武大郎卖炊饼为引子,引出一段拍案惊奇。虽然《水浒传》叙述的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事儿,但《金瓶梅》讲的却是明朝的那些事儿,因为《金瓶梅》里西门庆所交往的高官,名字是蔡京这些人,但他们的官职,却一律是明朝的官职,同时,书中描写的市井和民俗,都是明朝的特点。

既然《金瓶梅》是宋朝的包装,里面全是明朝的料,那么仆人称主人为爹和娘这种称呼,应该在明朝十分盛行。而《金瓶梅》写的又是山东东平府清河县的事情,所以山东这个地方彼时有这种称呼习惯。

明朝为什么会盛行这样的称呼呢?这是因为,明朝的法律禁止人口买卖,却可以收养义子义女,因此很多高官富贾之家,需要大量的奴仆,既不能买,便以收养的名义,行买卖之实,来规避法律,所以,仆人因此称主人为“爹”。

其实,不单仆人这样称呼主人,就连主人的妻妾也不称主人为老爷或其他什么,而是称“他爹”。如第十一回说:“同玉楼到后边,与月娘到了万福。月娘问:‘你每笑甚么?’玉楼道:‘六姐今日和他爹下棋,输了一两银子,到明日整治东道,请姐姐耍子。’”

不过,这种称呼后来慢慢变了。到了明末清初以后,仆人称呼年轻的主人开始变为“少爷”,或者“爷”,称呼年轻的女主人为“少奶奶”,或者“奶奶”,而对于中年以上至老年的主人,男主人称呼为“老爷”,女主人称呼为“太太”。《红楼梦》描写的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的事情,书中已经一律是少爷、老爷、奶奶、太太了。


帝国的脸谱


《金瓶梅》后来被看作一本奇书,还是多亏了这个人。

没有他,普罗大众对于《金瓶梅》大都是停留在"淫书"、"色情书"之类,将其和《肉蒲团》、《灯草和尚》等书归为一类书籍。

但是这本书恰恰被写进了正统的文学史,并且在小说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地位,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金瓶梅》的诞生,可能就没有《红楼梦》的出现,或者说是《红楼梦》可能会推迟很久才能够出现。但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金瓶梅》这本书恰恰是被列为"奇书"之列。那么是谁发现了它超高的文学价值呢?

在《金瓶梅》刚刚被写出来的时候,大众对他的定位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眼光与定位一样,将他定义为"不堪"之列。这部书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再次演绎而来,讲述了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其妾室与众多女子的世俗生活。其中含有大量而详细的性行为描写一度被列为禁书。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相传此人正是明代"前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所作。但笔者着重要介绍的是发现这本书奇高的文学价值的人:

张竹坡是何人?

张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张竹坡出生在徐州户部山戏马台前的张氏大院中。彭城张氏是徐州望族,张竹坡前后两代更是族繁指众,人才辈出。《仲兄竹坡传》中写道:"岁庚戌,母一夕梦绣虎跃于寝室,掀髯而立,化为伟丈夫,遂生兄"。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八月,张竹坡初应乡试落地。张竹坡积极的用世但是却五次落榜。即使落榜但是不妨碍他的名声二十岁时北游京都而一举轰动帝阙。张竹坡喜好热闹在京城总是参加各色诗社,都可以赋诗百有余首。众人都被张竹坡的诗才所折服。他在北京停留了大半年,载誉而归。回到徐州之后,沉浸在长安夺魁的喜悦中安平乐居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了《金瓶梅》的评点。

康熙三十四年正月,张竹坡二十六岁完成了对《金瓶梅》的评点。张竹坡说他自己并不是有意要讲这部书评点去刊印获利,仅仅是一时兴起的行为,并且将近百万字的《金瓶梅》评点完毕只用了十天时间。其实这地方我认为张竹坡是存在一些夸耀成分在的,十日之内将十几万字具有美学价值的逐卷逐段分注批点我认为是一件较为难完成的任务。

金瓶梅到底文学价值在哪里

张竹坡批注大致为书首专论,回首总评,和文间夹批、眉批、圈点等三大类。属于专论的就有《竹坡闲话》、《金瓶梅寓意说》、《苦笑说》等十几篇之多。我根据他的观点为大家从几个方面总结了《金瓶梅》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价值:

一、系统提出"提出第一奇书非淫论,给其以合法的社会地位,使其得以广泛的流传。

他认为《金瓶梅》亦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金瓶梅》虽包藏许多春色,却一朵一朵一瓣一瓣,费劲春工,当注之金瓶,流香芝宝,为千古锦绣才子作案头佳玩。"张竹坡认为这本书只是穿着春色的外衣,这些详尽而露骨的性描写仅仅是作者想表达的一部分,并且是文章主旨的最次要部分。"淫"并不是作者宣扬的而是以一种批评和告诫的口吻让人们对于情色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西门庆最终的下场则是死在情与欲中,而且其中沉湎于情色的人大都没有好的下场。所以写"淫"而戒"淫"才是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内涵。

二、指出《金瓶梅》"独罪财色",是泄愤之作,具体肯定了这部小说的倾向性与思想性。

大家可能都知道《金瓶梅》详细描绘了西门庆一家的暴发与衰落过程展开了一副浓厚的市井风味画卷。商人、小贩、妓女、或者是中低级官吏让人感受到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中国风貌。张竹坡分析了该书"因一人写及全县",由"一家"而及"天下国家"的写作方法,认为他的事迹充分反映了明末黑暗的现实,其具有深重的讽刺与揭露意味故而将其与《史记》、《诗经》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评价。紧紧把握住《金瓶梅》的美学风貌,以"市井文字"概括其艺术特色,从小说史的角度称赞其在小说取材、构思、开路、谋篇等做出的贡献并且使得小说理论摆脱了雕章琢句,随文立论的八股模式,奠定了小说基本的美学支柱。在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可以成为小说主角的都是些大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袁绍、曹操都是些大人物;再到《西游记》中也是说的是玄奘的故事,这些在正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才可以作为小说的主角,但是《金瓶梅》以市井小民,普通人物作为主角恰恰是一个"人本"思想的体现,这在中国的小说史上才是一个真正大的突破!

三、全面细微的点拨《金瓶梅》的章法与技法,形成了系统的《金瓶梅》艺术论。

尤其是对人物的评点,认为其超越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那种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而真正塑造了符合真实人性,善恶都融入于一身的真实的"人"。在小说中西门庆对女人的态度自然某种角度上以一种玩物的心态去对待,但是李瓶儿的死去,他抱着李瓶儿要殉情的场景却并不是虚情假意。

以上我也仅仅是简单讨论了一下《金瓶梅》与张竹坡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张竹坡让《金瓶梅》由低端而变为高端,由完全的俗而变为雅俗共赏。对于我来说,我爱看的人物一定是复杂的、或者说不清"好"与"坏"、"是"与"非"的人。这样的人是真实活在我们身边,对于深深喜欢市井与俗世生活的我,市井中才是真实的生活。艺术源于生活,俗里面的雅才是我想真正的发掘的。市井气让我感到亲切,那股子浓浓的"俗"味是我作为一个小人物能够感受到真切的美好。


一往文学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金瓶梅》成书背景。

关于《金瓶梅》的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以《云间据目钞》等野史笔记中的民俗记载为依据,结合《金瓶梅》中的市尘风尚、衣着习惯、宴饮舞乐、称谓风俗乃至官场隐语都为考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金瓶梅》创作年代应是明正德末年到万历十年这七、八十年间。(陈诏. 从民俗描写看《金瓶梅》的时代背景[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1):28-34.)

二、《金瓶梅》讲什么?

其实,金就是一本“闲书”。因为书中的大量文字就是以恶人西门庆为主线的家庭生活故事,包括他的吃喝拉撒睡,他与一妻六妾、20多个情人的日常生活,他精于计算,利用各种复杂权利关系,疯狂敛财的故事,也写他无恶不作,与他市井十兄弟私下干尽狗血勾当的故事。从文本语言来看,作者用异常冷静的笔触,写出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三、《金瓶梅》的语言艺术。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作为长篇小说,《金瓶梅》的故事结构,情节流动、人物刻画语言表达、细节铺排、氛围渲染方面,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在《金瓶梅》词语本前,欣欣自序也曾言:“《金瓶梅》揭示了‘富与贵,人之所慕也,鲜有不至于淫者;艾与怨,人之所以恶也,现有不至于伤者’的普遍人性。”整篇作品,虽然是写家庭琐事,却没有让人有沉闷质感,这大概就是语言功底的强大力量。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感受力,精炼的描绘能力,用幽默反讽的手法,让我们看到社会百态,从而揭露了人性丑陋,使我们从中得以“嬉笑怒骂看人生”。

四、对于《金瓶梅》一书中的性描写片段。

因为全篇小说里面,有较多的色情描写片段,一直以来,很多人将其划分为淫书行列,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它都被当成禁书不能流通。对于它的读者人群,台湾作家叶思芬曾归纳过,读《金瓶梅》者,大多集中在以下三种人:一种是专挑性描写片段来看;一种是以一种非常严谨的道学眼光去看;第三种是用欣赏的角度去看,看人家怎么写,写得怎么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实如何去看待书中内容,关键要看你个人的出发点是什么了。

最后,东吴弄珠客认为:读《金瓶梅》应该端正态度:“余尝曰:读而生怜悯心这,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兽也。”

所以,在我看来,《金瓶梅》是一部写尽社会百态的奇书,也是一部迄今为止,难得的奇书。



伊喵的书写时光


有人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对此你怎么看?

《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本书是我国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金瓶梅》,看似描写家庭生活、男欢女爱为题材,实则是假托宋朝旧事,向我们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借用毛主席的话:“《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被称为史上第一奇书。这应该与小说在文学价值方面和历史价值方面,颇具突出有关。小说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因为《金瓶梅》大胆地突破了很多观念,对自然主义、对人性、对欲望的细节描写,具有颠覆性,特别对男女风月描写笔墨颇重。但同时也具备了对人性本质的拷问,以及善与恶的着重描写。


不是有个段子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金瓶梅》”吗?问题是,我们读的《金瓶梅》,真的是作者想要表述的《金瓶梅》吗?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阅读点也不一样。正所谓淫者见淫,智者见智,读过《金瓶梅》的每个读者,应该都会有种心照不宣的欲语还休感觉。

我家里有一套繁体字的《金瓶梅》,是多年前朋友从香港带给我的,据说是未删减版本,因为删减版的我没有看过,不好妄加议论,但我读的这套《金瓶梅》,书中对物态人情、诗词曲赋、金银器皿、花木屋宇的写实之笔,以及直观的图片描述,都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我认为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一点儿也不为过。


昨夜星辰昨夜风jk


在古代中国的文学史上,《金瓶梅》是一部相当独特的作品,当四大奇书中的《三国》、《水浒》、《西游》变身为四大名著后,奇书的名目中,就只剩下了一部孤零零的《金瓶梅》。这是因为,它背负着“禁书”和“淫书”的名头,所以逐渐被挤出名著的书单。然而,这本书真正定位,就是一部奇书,四大奇书中只剩下它,并不是它容华渐失的没落,而是鲁殿灵光般的孑存。

直到如今,普通人一提起《金瓶梅》,脸上往往浮起坏坏的微笑,网络上的搞笑图片,也往往以“发奋苦读《金瓶梅》”作为一大主题。其实,《金瓶梅》之奇,并不在于它其中的“十八禁”情节,在连《笑府》之类的书中都充斥着色情笑话的明代,《金瓶梅》其实并不算太出格。全书100万字,其中性描写只有3万字左右,这就像是一部100分钟的电影,有三分钟的性爱镜头,应该不归于成人影片,而属于类似《色戒》之类的文艺片吧。

《金瓶梅》之独特,就在于它对世俗社会及人性弱点的真实刻画。很多的小说传奇,写的都是远离现实的东西,是人们期望和想象中的事物。离现实社会、日常生活和大众人性距离太过遥远,像《三国演义》写图王霸业,是夸张了的英雄豪杰;《水浒传》写替天行道,是传奇化的江湖好汉;《西游记》写大闹天宫,是想象中的仙魔鬼怪;《红楼梦》写富贵温柔,是王侯第宅的公子小姐……就连充满着市井烟火气的《三言二拍》,其中也不脱神怪传奇、公子佳人、话本公案的路子,也没有像《金瓶梅》这样,是一幅真实的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较之《红楼梦》,《金瓶梅》更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红楼梦》中的“镜子”,只照到宁荣二府和大观园,聚焦在公子小姐的吟风弄月上,写的是琴棋书画,诗词风雅;而《金瓶梅》却聚集在平凡的市井人物,写的是柴米油盐,酒色财气。如果用社会学的大样本来统计的话,贾宝玉之类的人,数量可能只占十万分之一甚至更少,而西门庆这样的人却有千千万万,当年的富商、乡绅、庸吏之辈,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版,直到今天,很多人的身上也残存着他的影子。

而且,书中有八百多位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那些在其他的小说或戏剧之中只作为配角和背景的平庸之辈,那些奸商俗吏、贪官恶仆、三姑六婆、帮闲娼妓,他们的渴望、追逐、担忧、惆怅、执拗和贪婪,他们沉溺于酒精的麻醉和肉体感官带来的刺激,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庸低俗颓废,却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普遍。这才是传统中国时真正的市井生活,是四大名著中看不到的生活,这甚至是连《三言二拍》中也描绘不出的角落,但在《金瓶梅》一书中,却是犀燃烛照,纤毫毕现。

正如清代张竹坡所说:“《金瓶梅》写奸夫淫妇,贪官恶仆,帮闲娼妓,皆其通身力量,通身解脱,通身智慧,呕心呕血,写出异样妙文也。今只因自己目无双珠,遂悉令世间将此妙文目为淫书,置之高阁,使前人呕心呕血做这妙文乃为俗人所掩,尽付流水,是谓人误《金瓶梅》。”

时光过去了几百年,不知有多少西门庆这样的暴发户一代代地生存在这个世间,他们贪婪、淫逸、奸诈、堕落,都在一遍遍地重复体现,当然,正像书中所写:“到了那结束时,一件也用不着。随着你举鼎荡舟的神力,到头来少不得骨软筋麻;由着你铜山金谷的奢华,正好时却又要冰消雪散。假饶你闭月羞花的容貌,一到了垂眉落眼,人皆掩鼻而过之……”

一般的文艺作品,多是正邪分明,好人仁德威武,坏人五毒俱全,光环聚集在英雄美人、才士侠客,很少用深刻犀利的笔写出人性中的普遍弱点,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不完美,都没有定力和能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贪婪、淫逸、平庸、低俗的种子像细菌一样无时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角落,随时侵入我们的社会肌体,弥漫成一场场的思想瘟疫。

主张人性本恶论的荀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人的本性中的动物性和俗恶性,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却无法回避的。人们常说《金瓶梅》一书揭露的是社会中的丑恶,而我觉得,如果以上帝视角、悲悯之心来看时,这本书所刻画的,更多的是人性之中的弱点,是世情的一种浅薄和庸俗。

其实对人性弱点的审视,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视人性中的俗恶,往往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像声名狼藉的王莽改制,其实所施的政策在理论都是可行的,如田地收归国有,重要物资专营等等,本意都是惠民安天下的,但他却忽视了人性中的俗恶的基因,各级贪官、俗吏、奸商之辈:“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最终导致新朝的崩溃和灭亡。类似的历史教训还有很多,普通民众的自私、懒惰、麻木、愚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阻尼系数,甚至会将改变大时代的运行轨迹。任何对人性估计过高的政策,都会付出代价,任何对人性中这些平庸低俗进行激进式的改造,也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造成另一种社会灾难。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都在重复着《金瓶梅》中的故事。书中的人物性格和举止,并非只是“明朝那些事儿”,也不是空前绝后的孤本。人们总是喜欢看一些离奇古怪的事物,喜欢体现自己的憧憬和幻想,而《金瓶梅》中的故事却把这一切全都颠覆了。

人性的变化,社会关系的改变,总是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金瓶梅》中所呈现的人性的俗恶,并未像天花一样灭绝,还在某些角落里生存,仍然有机会一遍遍地重演,在历史的模板中一遍遍地复制、粘贴出来。当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过许多后,我们往往会重新审视自己,懂得柔嫩的肌肤不如粗糙的鳞甲更有用,懂得内心强大到混蛋的程度比什么都重要。当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变成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时,读《金瓶梅》一书时会心生畏惧和悲悯,而不是冲动和好奇。明代点评者东吴弄珠客说过:“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也。”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观音大士见尘世欲根深重,化为美色之女,投身妓馆,一般接客。凡王孙公子见其容貌,无不倾倒。一与之交接,欲心顿淡。后来无疾而死,里人买棺埋葬。有胡僧见其冢墓,说道:‘此非娼妓,乃观世音菩萨化身,来度世上淫欲之辈归于正道。如若不信,破土观之,其形骸必有奇异。’里人果然不信,忙斸土破棺,见骨节联络,交锁不断,色如黄金,方始惊异。因就冢立庙,名为黄金锁子骨菩萨。”

《金瓶梅》一书大概也是有这样的效用,可以设想,如果这本书中没有了色情的桥段,那是不是还有人广泛地传播这本书?正如上面的故事,可悲可悯的是,即使是菩萨下凡,也要靠美色和黄金来昭喻这些世间的群氓,最高尚的教化却还是不得不依靠低级的趣味来引导,这不能不令人叹息。

所以说,这本《金瓶梅》,不仅是一面风月宝鉴,它简直像传说中能照彻人们肝胆的巨大秦镜!在这里,能让我们审视到自己心中那些藏污纳垢的角落。扪心自问、深入解剖、一一对照后,不禁冷汗涔涔,心生畏惧。由于极端写实所带来的真实震憾,往往是我们不愿意直面的。而真正在更高层次上来俯瞰这一切后,就会觉得:世上这些可怜的人儿,在财色物欲的漩涡中挣扎,有起有伏,悲欣交集,无何奈何,最后都被时光和命运吞没……于是会心生悲悯,似有所悟。

这就是真正的“金瓶壸奥”,也是这本旷世奇书中所蕴含的最值得发掘的不朽价值。


江湖夜雨


可以算古代暗黑小说,未成年人看弊大于利。作者本意希望读者看后超脱情欲,后来却一直被当做知名情色小说卖,害了多少人的心智。所以后来出版曾经多删节本,全本难得一见。以前有位读过繁体字完整版的老师讲过,其实抛开那些情节不论,只讲书里西门庆怎么从一个小市民一步步爬到自己的权贵巅峰,再怎么最后破败丧命,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如果删去那些情欲情节来看,金瓶梅还是可以跟红楼梦放在一起一读的。虽然它不如红楼梦的社会描写全面,但从不同角度来看红尘生活,红楼梦是贵族看人间,是贵族衰败史。金瓶梅是市井小民看人生,是市井无赖发家史。仅供参考。


天边的一团云


巜金瓶梅》说它是奇书是有些原因的,它实际上是描写明朝中晚期的社会中下层社会的现象,而巜红楼梦》实际上描写清朝康雍乾三朝时期的官场兴衰及大家族的内部生活情况,二者都有写实的部分,而《红楼梦》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金瓶梅》,所以毛主席才说巜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过巜红楼梦》反而艺术成就超过了《金瓶梅》不少。

巜金瓶梅》之所以被禁,首先在于风月特别是性的描写特别露骨,尺度较大,同样是风月笔墨小说,巜红楼梦》写的就比较含蓄,但是巜金瓶梅》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真正写风月情节的性的描写占比篇幅确不大,它跟所谓的巜肉蒲团》、巜隔帘花影》、巜灯草和尚》等艳书有明显的区别。

因风月的原因,巜金瓶梅》也因时忌,影响朝廷对文人思想的禁锢而遭到禁止发行,象巜红楼梦》开始也是禁书,后来经过大量的删改才得以发行的。巜金瓶梅》是本好书,也值得一看,但由于淫秽的原因,所以难以普及发行了。

那么人们为什么称为奇书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

主要是人性的丑陋,世态炎凉,官场丑恶极致,这些东西在书中贯穿始终,有着祥细的描写,而且入木三分,特别是对西门庆的描写,实际上就是掲露出当时社会的内幕的黑暗;

二,

是人物众多,关系极其复杂,是前所未有的。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三,

涉及民族风俗,饮食习惯,各阶层的人文景观,各阶层的生活环境,细致入微的描写。这本书其所以被禁,世人皆知是色情描写,这些自然主义的场景与当时的艳情小说的盛行有关,当然金钱超过了所有,走到了另一个高度,其中的醉闹葡萄架、㳕汤邀午战、打猫品玉堪称经典。所以非持重者所能品读,为历来严禁。

四,

《金瓶梅》与其它的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刻意暴露丑恶,暴露黑暗,将现实中的荒诞丑陋的人性与社会的黑暗赤裸祼的逞现在你的面前,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这也为了后来的讽刺文学打下了基础。

这就是称为奇书的主要原因。


昆仑之柏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不正经人类研究所


没法看,这本书没卖的,我买了两本,一个是刪节本,一个是现代人写的白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