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幼年继位,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铲除了权臣鳌拜,成年后相继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保卫雅克萨等,一生文治武功可谓震古烁今,名扬万载。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然而,与取得的文治武功相比,康熙的阅人能力应该也属超一流水准,熟悉清廷剧的朋友可能都熟悉,在《雍正王朝》剧中,康熙弥留之际在四阿哥面前对几位儿子的定位总结可谓精准独到。

众所周知,无论是清廷史料,亦或是野记杂谈,康熙对皇次子胤礽都非常宠爱,数次废黜又数次复位,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奈何,胤礽没有君临天下的才能,且又德行欠佳,因此,康熙在交代后事的时候对其仅以一句“非仁君之选”带过。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其中,康熙对有“贤王”之称的皇八子胤祀评价最多,他表示,胤祀处处学习自己,可又处处学的不像,自己是以宽仁制仁,而胤祀是以宽仁收买人心,自己对下面已经放纵过度,而胤禩比自己对下面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会把大清江山彻底毁坏。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对于有着“侠王”之称的老十三胤祥,康熙称,十三阿哥是性情中人,他心地光明,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为磨炼十三阿哥的脾性,康熙一度将其圈禁宗人府十年。)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十四阿哥胤禵,康熙总结其性格时表示,镇兵经武很见成效,可是他胆子过大而胸径狭小,用于治兵尚需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而对于传授大位的皇四子胤禛,康熙称赞其坚刚不可多其志,但常常过于急躁,待人有欠宽和。从雍正继位之后,立刻主抓的追缴国库欠款,以及刷新吏治而闹出的“天下第一巡抚”牌匾笑话和河南恩科“罢考”事件来看,雍正做事确实非常急躁,欠缺康熙的老谋沉着。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康熙晚年,精力大部分陷于儿子之间的夺嫡之争,无心朝政,吏治腐败,弊政繁多,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八皇子的“贤仁”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治国方略,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也只有雍正能够完成康熙内心未尽的事业——刷新吏治,改革弊政。

无愧千古一帝,康熙弥留之际对几个儿子总结太到位了

因此,外界盛传的雍正弑父夺位可能仅是民间的谣传罢了,毕竟,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新政动了士绅贵族的根本利益。

备注:以上剧情参考《康熙王朝》演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