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神山的5G不是噱頭

無論是雷神山還是火神山,在這次新冠肺炎專用臨時醫院的建設過程中,都強調了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時加入了5G。有分析說這是高射炮打蚊子,刷存在感,是這樣麼?我來談談個人的觀點:

【基礎網絡建設】

臨時醫院所在的雷火神山,此前也是有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的,但如今必須對通信能力進行大規模的擴充。那採用什麼樣的技術來搭建網絡,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呢?

信息技術的特點發展非常快,每一代通信技術都會比上一代有大幅度的躍升,而且新的技術不僅可以讓通信的效率更高,還能降低單位通信能力的成本。既然是以新建的方式大規模擴充通信能力,當然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更合算。

5G可以提供更高的帶寬、更快的速率。理論上5G的通信速率可以達到4G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但在實際場景中,由於目前5G終端的普及率不高,再加上5G使用的新通信頻段,這就像在原有京津塘高速路旁邊開了一條更寬的京津高速,可以大幅提高通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減緩原來道路的擁堵情況。

相對於傳統的4G,採用5G技術覆蓋有沒有劣勢呢?有兩方面的問題是最容易被質疑的:

其一是有人認為5G的技術標準還不完備,技術研發和網絡演進還處在不穩定的狀態,5G技術不成熟。實際上,5G是一整套新的技術標準,大家熟知的三大應用場景中,uRLLC和mMTC還在不斷討論和完善,而eMBB已經很成熟了。從目前現網使用的情況看,至少5G支持增強移動寬帶業務是不存在問題的,不會因為5G是新技術新網絡而影響通信質量。

另一個質疑5G的聲音是,5G使用的是高頻,基站密度需要更大,廣覆蓋的成本比較高,建設週期長,是不經濟的網絡。但這次就是針對兩家醫院的定向覆蓋,頻率和制式不是影響基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設成本方面的劣勢並不明顯。

每GB移動數據通信成本,4G會比3G低,而5G又比4G低,考慮到終端的適配問題,一次性搭建4G+5G的移動通信網絡,是最佳選擇。

【探索5G應用】

首先,看看最基本的傳統移動業務。目前5G網絡上跑的大都是4G時代的業務,這是實際情況。但前面解釋了,如果帶寬更寬,就可以減少甚至杜絕網絡擁塞,這肯定是好事。

其次,在5G的商業應用中有一個FMC(固定移動融合),就是利用5G高速通信技術能力,以移動接入的方式來解決傳統上只能由固定寬帶承載的業務。

很多海外的運營商對這項技術寄予厚望,甚至認為這是最能驅動5G發展的業務場景。因為在海外不少地區地廣人稀,以挖溝埋纜的方式進行光纖寬帶入戶,成本非常高。如果能用無線覆蓋解決接入問題,可以大幅降低寬帶業務的開通成本;而4G的速率還不能滿足這種接入方式的要求,所以期待可以用5G來解決。

而在中國,固定寬帶業務已經非常普及,所以一般來說FMC已經沒有什麼發展的機會了。但這次臨時醫院的建設非常倉促,不太可能像常規建設那樣,把固定通信的接入點規劃得科學合理,通信能力的設計很難一步到位,如果需求發生變化,固定通信的應變能力就比較差了。

這個時候,5G的FWA用無線方式提供堪比固定光纖寬帶的通信能力,是非常不錯的技術解決方案。

第三,可以進行新業務新場景新應用的探索。

現在情勢急迫,臨時醫院的關注點是儘快提供治療危重病人的床位。這個問題緩解之後,就是漫長的治療和恢復階段;在這期間恰好可以推進5G的諸多行業應用。

智慧醫療是5G重要的行業應用領域。去年的眾多5G行業探索中,無論是運營商還是設備商,都將醫療行業作為重點突破口,尤其是那幾例遠程醫療,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際上利用5G不僅是高大上的實施遠程手術,更多的是用於遠程診斷,對患者進行實時、連續和長時間的監測,將監測數據和危急報警信息及時傳送等應用,還可以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在輔助診療、緊急救治等方面發揮作用。

新冠的傳染性很強,醫院的對外物流交換以及內部運輸等都非常期待無人駕駛的落地,現在已經有廠商推出機器人產品在醫院裡進行輔助性的運輸,比如傳遞藥品、檢驗單據等,可以降低人員的工作強度,還沒有交叉感染的風險。低速通行、場景簡單、需求明確,而且在醫院這個封閉範圍內,對無線覆蓋的需求也可以降到最低,是非常理想的無人駕駛場景。

臨時醫院具有封閉性、專業性等特點,基礎網絡條件也具備了,同時又得到各方在資源和投入方面的大力支持,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5G行業應用孵化場所。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應用未必一定需要5G,也可以用WiFi或者其他技術來支持。對這個說法,我的態度是:如果我們希望5G成為未來的核心技術,就不應該在舊有的基礎設施上修修補補,而是要利用這個機會推動5G的成熟和配套能力的建設,讓5G從通信設備商的實驗室裡走出來,去造福千行百業。如果這一次不積極去做,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雷火神山的5G不是噱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