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要说国产片里的“爆款制造机”


它提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口碑有《驴得水》,稳坐豆瓣前250宝座。


票房有《西虹市首富》,总榜排名12。


开心麻花,算得上“能文能武”。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就在这个周末。


《驴得水》的主创回归,带来这部“国产黑马”。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朋友圈外加评分网站,都是一边倒的自来水。


欣欣向荣当中,好像都被这顽强抗争的励志故事给治愈了。


也罢。


就让条姐先开这个口。


《半个喜剧》,也就半部好片。


01


台词高密度,夸张小人物。


这是开心麻花电影的典型风格。


到了《半个喜剧》,也一样。


脱胎于11年前的话剧《如果,我不是我》


从舞台带下来的话剧范,当然一以贯之。


所以,比起概括电影情节的“段落”这个词。


它更适合分成“幕”来介绍。


第一幕,人物关系简单明了。


莫默(任素汐饰)循学生时代的懵懂情丝,来到多多(刘迅饰)家里约会。


而多多。


赶紧提上裤子,还看看身边一夜缠绵的女郎。


三言两语。


愣把自己房间说成室友的,把女郎说成室友女朋友。


好一手颠倒黑白的功夫。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第一重错位,是在这对男女身上。


勇敢追爱,对上混世渣男。


第二幕,搅乱局面。


室友孙同(吴昱翰饰)突然回家,还带来老妈。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老妈进屋,误认为莫默是孙同女友。


莫默尴尬,以为眼前是多多的妈。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一个电话。


孙同联系上了多多的未婚妻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等等...


未婚妻???


多多头顶这个“渣”字,又添上乌漆嘛黑的一笔。


好一场令人窒息的调度。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第二重错位,战线拉长。


婚前出轨,撞上“婆媳相认”。


谎言像绷紧的弦,随时会断。


第三幕,山呼海啸。


次日一早,刚跟多多共渡了春宵的莫默直面登门的正牌女友。


孙同下意识亡羊补牢,两头糊弄。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对付走未婚妻。


孙同终于跟莫默透了底。


莫默当然气结。


二话不说,出门直奔多多。


好一出单刀赴会的报复。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可。


本着“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莫默又停下了。


最后一重错位,在伤害。


莫默咽下了。


也在这四角关系里种下了。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三幕戏,三次踏空式的人物关系大错位。


就发生在这方寸的小屋里。


紧张,快速。


《半个喜剧》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有效的创作逻辑。


但问题在于。


这么高的推动效率,这么多的巧合搭建。


让小屋里几人的关系立时架空,悬于真实生活之上。


换句话说。


它变得不可信了。


这个问题,在后续孙同和莫默的感情线开端之处就凸显出来。


快意恩仇如莫默。


就算她选择保护那个蒙在鼓里的女孩,也绝难遗忘这场耻辱。


而孙同。


是耻辱的见证者,更是耻辱本身的一部分。


两人之间的感情会迅速升温,直接投入荷尔蒙的怀抱?


未免也太梦幻。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或许你要反问。


电影不就是让人做梦的地方吗?


但条姐想说。


电影造梦


却不等于白日做梦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跟现实逻辑的浅浅连接。


失了它。


再多包袱,也没法走进人心。


02


三幕过去。


所谓的那“半个喜剧”,已经走完进度条。


接下来进入的,是正剧部分。


这个时候。


由孙同和莫默一起种下的那枚种子开始发芽。


爱的种子,谎言的种子,伤害的种子。


生长成荆棘,刺伤每个付出真心的人。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在赤裸裸的冲突面前。


你忽然发现。


怎么每个人身上都多了点自相矛盾的人格漏洞?


先是多多。


明明渣得十米开外发光。


却能找到一个温柔聪慧,明媚大方的女友。


就冲他连出轨约会的日子都能忘,前一天晚上还带姑娘回家的智商。


这么多年下来。


他在女友面前的存活概率能有多少?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如果说反面人物智商欠费情有可原。


好。


老好人孙同总该完整了吧?


他一直以来“为他们好”的自我暗示,早在最开始就被莫默刺破。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工作、户口、未来都捏在人家手里。


所以尊严扫地。


所以,得做人家的“狗”。


可这狗,还是条有音乐梦想的“狗”。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这是孙同身上的阴与阳。


本来也算调和,却在那场医院的戏里爆发成为矛盾。


站着相爱,还是跪下活着?


孙同和莫默的这场争吵,成了整部电影的戏核。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字字诛心。


但,有没有必要?


倒插门娶了莫默,北京户口手到擒来。


甚至要是脸皮再厚点,一辈子住女方家房子也非不可。


多多许的一切,莫默都能给。


这一点,连边上吃瓜的大哥都看得明白。


要是想安心做“狗”。


怎么多多就可以,莫默就不行?


要是有骨气。


怎么可能说出那番话?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看电影最大的心累和尴尬。


在于眼瞅着主角们吵一些完全没必要的架。


03


从《驴得水》开始。


导演周申、刘露


以及他们身后代表的,这群从舞台摸爬滚打走向荧幕的创作者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


“话剧感”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那么,话剧和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观看一场话剧,你观看的是舞台、演员、观众和现场氛围的总和。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剧版《如果,我不是我》)


观看一部电影,你观看的是影院投射在屏幕上的拷贝。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这两者不分高下,只是时态不同。


一个是进行时,一个是完成时。


从这个角度来看“话剧感”。


它是个中性词。


往长处看,它代表张力十足的剧本结构。


往短处说,它代表简单贫瘠的视听语言。


两相比较。


如果单论镜头设计,《半个喜剧》还向前走了半步。


尤其是眼睛店里的一段,借用镜面反射巧妙实现了“女男变错身”的人物速写。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但更多的,它反倒失掉了《驴得水》的那股反叛


对社会议题的反叛,对陈旧观念的反叛。


甚至,是对传统电影创作的反叛。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到了《半个喜剧》。


它迈出了“话剧”的套子,却没在“电影”上站稳脚跟。


最可惜的是。


那股“反叛”已经被驯服


不信?


你看故事的结局。


刚刚良心醒悟的孙同甩开懦弱的枷锁。


另一面,莫默立马放下终生执念的刚直,回上爱的热吻。


这救赎,也太顺理成章了一点。


这满足,也太“即时”了一点。


观众想看什么,忙不迭端到眼前奉上。


这不是创作的结果,而是精准定位的大数据营销成果


抱歉,任素汐新片我吹不出来


人生八苦,其中两味名为“求不得”,“爱别离”


条姐明白,只要苦涩一日不绝。


这样的电影就能让人短暂地逃离真实世界。


但都9102年了。


我们从电影中汲取的力量,能不能更多地来自真诚?


而不是扎堆在一起的知音体段子鸡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