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 范曾《牵牛图》



名画欣赏 范曾《牵牛图》

范曾《牵牛图》


名画资料
作品名:《牵牛图》
画家:范曾
创作时间:1991年
作品类型:国画 · 人物
尺寸:69x69cm 约4平尺
名画赏析
范曾先生的人物画中,注重童趣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所谓“复归于婴儿”者,正是这类作品的理想追求。
在这张1991年的作品中,牧牛的童子与牛犊相依恋,一派田园风光,是范先生的典型构图。值得注意的是,范先生的绘画作品,构图是颇讲究的,注重空间布置,人物之间、人物与其他动物或者物件之间,有前后、上下、左右的穿插关系,在互相掩映参差之中,有了场景的真实感。中国画的高妙之处,虽是散点透视,虽是在二维平面之间造型,但一定要有空间的造境感,否则,总不能超脱一般笔墨的层次,实现气韵生动的追求。
所谓“真境逼而神境生”,是中国画的要诀之一。范曾先生在造境上,显示出大师风范,在咫尺之间,把物体置放在一个开阔的空间之内,游刃有余,这当然与他的骨法用笔有直接的关系,而重要的也是一般读者注意不到的专业技巧,就是这造型本事。一般画家之所以拙劣,其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在有限的纸幅之内造境,只停留在平面机械的摆布上。


牛头可以画得很大,人也可以画得很悠闲,却正在看似不宽裕的面积内,把人与牛的空间关系处理得惟妙惟肖,询为非常手段。这在范曾先生其他代表作诸如《老子出关》、《后赤壁赋》等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名画欣赏 范曾《牵牛图》

名家简介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范曾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名画欣赏 范曾《牵牛图》


高清图赏

范曾语录
1、 有问范曾诗、文、书、画水平之排列,画家必以为诗、文佳于书、画,作家必谓书、画佳于诗、文,其中心理的微妙感,不难体会。以我自己之评,凡至某一境界,略无可比列者,则自比其甲乙,不亦“个山驴”乎?愚事不作,智者不惑,余其勉旃。
2、 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3、我猜,市面上应该有500万张署着我名字的假画。其实我画画算快的了,也就是一年250张,那500万张画啊,我得画两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