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升初竞争激烈还是中考激烈?

Cy001105


经历过了小升初,现在又在经历中考,到底是小升初竞争激烈还是中考激烈?还真的是没法比较。(坐标北京)

为什么说没法比较?这和我个人的认识有关:

1,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小升初是绝大部分是派位,家长和孩子基本没得选(私立有一定的可选性),就是看填的志愿和运气使然了。

有的学生成绩一般,志愿填对了,运气很好,就进了一个大家公认的好学校;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可是志愿填的不好,运气不好,就进了 一个很一般很一般的学校,这样的案例每年都有。

中考一是看成绩,二是看志愿。

2,说到竞争一词,竞争是站到对立的角度来讲的,学生之间不是对立的。

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已经决定了其以后的出路,所以说如果说小升初的竞争,实际上更多的是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竞争,但是又不是绝对的,不是物质上的竞争,更多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同所导致,可惜的是更多的人只看到了小升初时的热闹,忽视了六年里平时的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说到中考的竞争,

实际上依然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同所导致,当然此时学生的个人能动性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此时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依然是学生成绩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中考的竞争也孕育在平时的学习中,只不过依然是在中考这个节点上更明显地显现出来的。

3,小升初的压力更多的是家长的,中考的压力更多是学生自己感知的。

说到竞争,是大范围地一种现象,具体到个人来说,小升初是一次个人成长的跃升,中考依然是。

第一跃升外因和运气似乎更多些,第二次跃升则是个人的恒力更占据了主力。

在选择学校时,面对自己孩子想上的学校,有的家长会说:“没有人填报这个学校才好呢!”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再一个体现的就是家长的这种只看到大范围竞争的担忧,可以理解,不过更需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心理成长上。

具体到我个人来说,对于小升初的孩子,当时我关注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更关注的是校风校纪以及学校的理念,有此三点保证,孩子又自己喜欢这个学校,那么初中三年就会较为顺利。

中考我更为关注的依然是学校的理念、校风校纪和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要学校的理念和我做为家长的理念相一致,校风和校纪又宽严适度,管理模式又比较适合孩子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只要孩子的成绩达到了学校的要求,那么这就是首选的学校。

所以对于竞争一说,我想作为家长没必要过多的去关注,更多更有用的还是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因为别人的学习和成长有别的家长去关注,和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没有关系。有考就必定有竞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成就他自己,而不是为了参加这种竞争,而这种竞争只是他成就自己路上的一个必经过程而已。

(图片均来自网络)


快乐庭院


是小升初竞争激烈还是中考激烈?

个人认为,小升初和中考是两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相对而言,中考更激烈。

由于工作地点农村乡镇,所了解的整体情况是:越来越激烈。

2018年8月20日晚,凌晨两点多,接到一个电话,当时就纳闷了:谁这么晚打电话?打看手机一看,是我同学。于是开始聊起来了。你猜怎么着?他为他小儿子排队报名读一年级,头天晚上九点多就去了,实在难熬挨个同学打电话聊天。

是既好气又好笑。

好气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上一年级都这么难了?都怕“输在了起跑线上”?什么时候开始,上个学竞争这么激烈了?至于吗?

好笑的是那情景,大半夜挨个打电话,通报的是为孩子报名排队,而且是提前十来个小时。

这反应出人民群对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国家均衡发展的必要。

再看看小升初,初升高。在相应时间段,可以说是鸡飞狗跳,能想的法子想高了,能走的门路都走了,只为给孩子挑个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父母为子女做任何事都情愿,好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情节不会改变,只会越来越浓。更希望越来越理智的付出,试问:你给他挡下了所有挫折伤害,你能给他挡一辈子吗?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风教与育


在小升初择校愈演愈烈的今日,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刚开始步入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开始谋划了,为了小升初考试,家长们真的是各显神通,孩子也是压力山大。从前些年的奥数热,到如今的面谈,摇号,虽然形式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小升初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呢?举一个例子,在当地有一所私立学校在前几年每年都会组织两次招生考试,在控制报名人数的前提下每次都有超过3000人来报名考试,而每次招生名额也就200多个,基本上是15:1的比例,很多在学校考试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信心满满的进入考场,垂头丧气地出考场,见过很多的孩子一出考场就哭了,直言题目太难了。确实是这样的,为了选拔出一些比较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在招生考试的题目中都会涉及一些奥数奥语内容,让很多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相比较小升初,中考还相对好些,最起码考试的题目除过极个别压轴题外,大部分都是比较基础的题目,在中考中一般不会涉及超纲内容,学生在复习和备考时方向和目标明确。中考基本上都是统一命题,比较公平和客观,这个时候就只能看孩子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所能做的也就是该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孩子复习备考。虽然中考也有择校,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悬念了,孩子在整个初中三年的学习早已决定了之后的结果。


小升初是很多学生在上学生涯中面临的第一次比较激烈的竞争,小升初择校的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决定之后的中考,甚至是高考。在小升初是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在小学毕业时,孩子之间的差异也不太大,在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小学时学习都差不多,在小升初时选择了不同的学校,在三年后的中考中,差距已经被拉开了很大。


胡老师数学教育


小升初是“拼爹”,中考是“拼娃”。激烈程度无可比性。


小升初首先一个有没有学区房,这个孩子是使不上力的。第二,小升初政策年年在变,对信息的把握和应对基本是靠家长。第三,民办学校高昂的学费和择校费,让成绩好而家境一般的退出竞争。第四,小升初拿主意的主要是家长。第五,初中属义务教育,大家竞争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好不好的反正最后都有初中上。



中考拿成绩说事,对孩子来讲相对更公平。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这边能上普高的大约有一半,其中又少部分能上重点高中。激烈程度堪比高考。虽说职高技校可能将来出路也不一定差于大学生,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走大学这条路。所以各个教育机构也瞄准这一商机,据我所知,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在参加校外补课,有的周末两天几乎都在忙于补习班赶场。而各学校的中考成绩和升学率,也被作为学校质量的一项不成文硬指标。



归根结底,人这么多,优势资源就那么点,人这一生到哪儿都得抢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倾城小团圆


真要来说的话,中考的竞争还是比小升初的要激烈一些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还要看地区。

在大城市里面,中考的淘汰率是50%左右,也就是说会有将近一半的人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入读。此时,如果没有人力和财力,那剩下的选择就只有技校或者职高了,而这些地学校的学习,大家可想而知,这也是中国教育严重不足的一个领域。

而在其它的小一点的城市,则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虽然也会有淘汰,但是并不像一线城市那么高。

严格来说,小升初不存在竞争。这个阶段的升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每个小孩都会有学校可以读,而且是按片划分,就近原则,这个时候涉及的就是学位房,如此一来就是拼爹了,跟学习成绩关系不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买房都优先考虑学区房的原因。

如果在好的中学附近,就能升到好的学校里面去,如果附近只有差的学校,那就要去读差的学校。如果这个时候想要到好的中学,这个时候小升初的考试成绩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很多好学校会另外进行选拔性的考试,只能通过了才能被录取,这样的竞争程度,完全取决于学校的招生名额以及考试的难易程度。


喵二少的中学课堂


各个地区有所不同,我就我们这里的情况,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



我们这里的小升初,政策上是就近入学的原则。就是说,你的住房在哪个片区,孩子就在哪个片区范围的初中就读,不需要考试,表面上没有竞争压力,而实际上也是风起云涌。我们这里有一所著名的重点初中是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就读的。对于想让孩子就读那所著名初中的孩子家长来说,主要有两种选择:一、买学区房。二、托人找关系。这时候,主要是家长们财力和权利的竞争。而到了中考,那真正是孩子们的竞争,很激烈。你不努力,就有可能考不上高中,没学上。你不勤奋,就有可能跟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只能去读一所普通的高中。总之,凭你的实力说话!而且随着陆续撤了几所普通高中,学校少了,就使得孩子们的中考竞争更加激烈。更主要的是,我们这有一所在省里都名列前茅的重点高中,升学率非常高,是许多孩子梦想去的地方,但竞争也是更加的激烈。我记得我家孩子那一年中考,全地区那届学生四千多人,那所重点高中总共招1200名,而且这1200名里包括国际部的学生和自主招生以及特招的音体美考生,去除这些,才是普通考生的名额,而这些剩余名额里又被那所重点初中的孩子瓜分掉几百名(那所重点初中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最多,基本是能有几百人能升入重点高中),剩下的才是各个普通初中孩子们竞争的名额,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上的是普通初中,就要保持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年级排名在前几十名,才有希望在中考中胜出,考入那所重点高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升初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加入战斗,只是一部分家长置身其中。而中考却是全民的参与,家长和孩子都卷入到了这股滚滚洪流中,拼尽一切,去争取自己理想的学校,它的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小升初。


W果果丰


可能各个地区不一样!

总体来说小升初的竞争比起中考是小巫见大巫,当然越往后竞争更激烈。

现在是九年制义务,小升初以微机排位、划片、对口招生等形式为主,但由于民办、子弟校、公办初中特长生等招生方式的存在所以小升初择校竞争也很激烈,再往前推一点为了孩子教育买学区房就是典型的例子。小升初说得简单点大家是冲着名校初升高的升学率去的。

中考的竞争就直接了,好多地区普高升学率一般不超过60%,约40%的学生想继续学习的选择就是职高,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途径。

当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要去上普高,初中毕业了去普高就一定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他们以后的成就和状况从大数据上来讲差异还是存在的。

其实,没必要比那个竞争更激烈,竞争随时存在。



天天数学思维


肯定是中考竞争激烈。

小升初属于义务教育,按照国家政策是划片入学,上对口学校。当然,也有民办初中悄悄考试抢生源现象。但不管怎样,小学毕业后,即使成绩再差,你都可以上一个公办初中。

而初中毕业后,义务教育已经完成。要上高中,就要看中考成绩。竞争相当惨烈。以前成绩差点,只要不是差得太多,还可以交择校費上高中。但现在好像行不通了。因为择校名额大大减少了。

并且初中学科比较多,很多学科都要计入中考成绩。而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两科。小学一天就可以考完,而初中要考三天,这也可以看出初中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小学。


诗意南山


中考



周舰单词突击赢


小升初,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试想一下,现在公立初中教学质量,好的不多,让孩子在一个较差的公立学校学习三年会能多好,这也就直接影响了个人中学学习质量,中考没考就基本没有机会了,能考上个普高就不错了,重点高中可能性较低,看问题要连贯性的看,然而小升初进好初中概率上中考进重点高中大得多,想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