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過幾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提到“中秋”,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月亮。自古以來,文人雅士詠月的詩作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來讀幾首詠月的古詩,提前感受中秋節的氣氛吧。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裡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

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

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

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麼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

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悽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嫦娥》

唐代: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裡。

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詩書天下丨八月十五月正圓


小含貼心附上上一期詩書天下題目答案哦!看看你答對幾題哦!

第一題答案:

1、黑,白;青;紫,紅;綠;白,綠,紅;白,黃;黃,綠;黃,白

2、杏花;荷花;桂花;梅花;梨花;桃花;菊花;杏花

3、蠶;鸚鵡;燕子,鴛鴦;白鷺,鱖魚;河豚

4、四 ;三;二;九;三;三;七十 ;四百八十;三千,二十

5、洛陽;渭城;青海;姑蘇;西湖;陽關

6、琵琶;羌笛;琴;簫7、李白;汪倫;黃四娘;周郎,二喬

第二題答案:

1、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2、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柳宗元的《江雪》

4、李紳的《憫農》

5、王安石的《梅花》

第三題答案:

1、B 2、B 3、D 4、E

第四題答案:

1、春 2、冬 3、秋 4、夏

5、洞庭湖 6、泰山 7、西湖 8、長江三峽

第五題答案:

1、畫 2、風 3、蟬 4、公雞

第六題答案: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盡已無擎雨蓋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