擡棺而戰的龐德與戰敗投降的于禁對比,于禁真的如此不堪嗎?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怎麼說呢?

其實龐德和于禁區別不大,很難說誰好誰壞。

龐德守樊城,于禁帶著大軍來救援。

誰知道,天不助他們。

連續十多天的大雨,導致漢水暴漲到五至六丈,最終決堤。

龐德和于禁當時還有3萬兵馬,但駐紮的地勢較低,全部被洪水淹沒,割裂成若干小股。

這些曹軍官兵無奈,只能跑到地勢較高的山頭和堤壩上躲避洪水。

由於已經被洪水切割成無數股部隊,進不能進,退無可退,硬拼的話連基本的糧草都沒有。關羽只要圍困幾天,曹軍不戰自滅。

相反,關羽早有準備,乘坐大量小船等於進行水戰,曹軍無法對抗。

其實,到了這種地步,頑抗的話這3萬大軍就是死路一條。

于禁就是明白這個道理,乾脆率部投降。

其實,于禁如果只是為了自己活命,駕駛小船逃走就是了。就算3萬大軍撤退不了,總會有幾隻小船,主帥還是跑得掉。

但于禁一生治軍都是愛兵如子,他自己如果跑了,各部無法投降,只能分散抵抗,無異於羊入虎口,3萬人可能一個都別想活。

所以,于禁之所以投降,其實主要還是為部下考慮。

于禁自己逃回去,雖是大敗但是客觀自然災害原因,曹操未必會重罰他。

當然,龐德選擇硬拼也是一種選擇。

龐德不願意投降,先是堅決射箭抵抗。到箭用完了以後,龐德乘坐小船突圍,被關羽軍隊將小船打沉,人也被活捉。

這就有意思了。如果龐德決心拼命,你跑什麼呢?

就應該在堤壩上戰死啊!

說通俗點,龐德還是不想死。

被俘以後,龐德拒絕投降,也是有原因的。

龐德本來是馬超的部將,跟隨馬超多年。

馬超投靠張魯以後,被張魯排擠,只能又去投靠劉備。然而,在這種關鍵時候,龐德沒有跟隨馬超走人,而是繼續投靠張魯,這等於是叛變了。

哪怕是黑社會,能這樣隨便換大哥嗎?

當時帶著兵馬投靠劉備,龐德如果參加了必然有官有職,但龐德沒這麼做。

現在到了兵敗被俘,窮途末路,龐德如果再投降恐怕連條狗都不如。

于禁畢竟是率兵投降的,尚且被關羽鄙視,何談龐德部下還射傷了關羽。

所以,于禁未必是懦夫,龐德也未必是好漢。


薩沙


曹孟德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演義中三流角色樂進竟然位列其中,可想羅貫中老師帶了多大的個人好惡寫了《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作品。作為曹操的五虎上將之一,于禁此人踏實可靠,作戰行動一板一眼,執行命令不走樣,從不陽奉陰違,投機取巧,是一切領導最為喜歡的省心型部下。最重要的是雖殘暴但明事理的曹阿瞞注重軍紀,這一點恰恰是一根筋的于禁長處,自然得到重用。大人物自有大人物對人才的理解,豈是你我小民妄加評之的,想想看,"馬踏青苗者斬"與"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是不是挺熟悉的。扯遠了,回到龐德,勇猛善戰,能命中堂堂"武聖"一箭,足顯業務能力了得,可惜此兄過往履歷雖盛,檔案上資訊卻也叫人好生不放心,不說兇手曹操的慘死主公是其伯樂恩人,更在恨不得生啖丞相的小主麾下兢兢業業、捨生忘死……,畢竟龐令明的哥哥還在劉皇叔一邊,讓如此人等統領足足七個機動打擊兵團,不如用以往發揮穩定,注意群眾紀律的左將軍穩妥些。可以說,以從沒出過岔子的于禁為司令兼政委,加上業務水平高的龐德做第一副司令,是這一回大會戰的最理想幹部搭班子方式,至於抬梓行為,想必也是被逼,若不抬出棺材,恐怕做參將也會有人說閒話。可是臨了,人算不如天算,誰會想到一場大雨,生生改變了曹魏集團本來積極而又穩妥的戰術行動……


顫動的丹田


三國裡面由於于禁戰敗投降,所以被世人所鄙視。而龐德因為不屈不撓最終被殺,所以被後世人視為是勇武的象徵。本來於禁在曹魏的地位相當的高,只不過因為這一投降,結果一朝英名全部丟失了。




于禁本來是曹操手下異姓第一大將,當時官拜左將軍。因為在曹操的麾下於禁屢立戰功,所以曹操對他非常的信任,在關羽攻打樊城襄陽之際,駐守樊城的曹仁告急文書到了曹操的案下,曹操第一個想到派于禁前去救援。本來以于禁的能力,打這場戰役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問題,雖然不一定能擊敗關羽,但是救援樊城應該不在話下。



但是由於那個樊城附近突然下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而於禁所帶的北方軍隊又不熟悉水戰,所以最後悉數被擒。在這種情況下,于禁居然投降了,而龐德不屈不撓最終被殺。聽到這個消息後,曹操感到非常的震驚,因為于禁和他相交30多年,他一直非常的信任於禁,結果於禁在緊要關頭,卻表現得如此差勁,而作為降將的龐德卻表現得非常的英勇。



不過我覺得於禁不應該如此不堪,因為于禁作為數萬人的統帥,為了數萬人的生命,可能不得不做出這種艱難的抉擇。不過由於他這次投降導致他英名受損,三國演義裡面乾脆把他說得非常不堪,嫉妒龐德立下戰功,所以導致功虧一簣。事實上龐德並不是他的先鋒,而是隨曹仁一起駐守樊城,只不過于禁率領援軍到達的時候,曹仁派他出城接應而已。龐德和關羽沒有進行單挑,因為真正在戰爭中是不可能單挑的,單挑只不過是演義的說法而已。



于禁的這種做法確實讓人大跌眼鏡,本來他在五子良將中是排第一,是曹魏麾下第一大將。由於這次投降,導致他英名受損不少,在五子良將中也由第一跌到第三。但這也正說明他之前立下的功勳確實不少,即使有投降這種汙點存在,依然保持非常高的地位。由於他的地位比較高,所以關羽孫權都沒有為難他。剛剛繼位的曹丕雖然不恥他的作為,但也只是暗中羞辱讓他羞憤而死,並沒有明著殺他。



于禁在樊城戰役中晚節不保,確實讓世人感到非常的惋惜。不過依據他以前在曹操帳下的功績,依然可以算是一代名將,歷史上仍把他列在五子良將中排第3位。


天龍論史


早年,于禁應同鄉鮑信招募參加征討黃巾的戰爭,後歸於曹操。于禁在曹操多年蕩平群雄的征戰中,屢立戰功,因功受封為左將軍,假節鉞。于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被後世並稱為曹操的五子良將。

于禁治軍嚴謹,一次曹操被張繡襲擊兵敗。于禁能在各軍混亂潰敗中,約束本部兵馬且戰且退,並平定乘機作亂青州兵,受到曹操大加讚賞。

昌豨是曹操部將,也是于禁舊友,曾多次叛於曹操。曹操命夏侯淵與于禁前往征討。昌豨兵敗,因與于禁有舊而向其投降。于禁為維護軍法不徇私情,揮淚斬殺了昌豨。

公元219年,關羽圍攻襄陽、樊城。于禁督領七軍,共三萬人 ,去樊城協助曹仁。 關羽利用秋雨過多、漢水暴漲,水淹七軍。龐德被俘不降被殺,于禁投降苟活,被關押在荊州江陵。

呂蒙襲取荊州後,于禁獲釋孫權待之禮遇有加,但東吳部眾多對於禁有羞辱之行。後孫權將於禁送歸魏國。這時,曹操以亡曹丕稱帝,曹丕表面上對於禁進行安撫,但心中十分介意于禁叛服關羽之事。不久,于禁於羞愧中病亡。

綜上,于禁應是治軍嚴謹、勇武過人,因功而與張遼等並稱。但于禁在生死之際,沒能堅持操守,使一世英名付之東流。


林城布衣10001



這個問題我的個人看法是,于禁晚節不保,情雖可憫,但不值得同情。 只要有戰爭,就會有戰俘。被俘分兩種,一種是奮戰到底,最後失去戰鬥力而被俘的。另一種是看情勢不妙,主動投降被俘的。而於禁是介於兩者之間。這是他情有可憫的地方。

在襄樊之戰中,于禁因為水淹七軍而被俘。襄樊的主將是曹仁,于禁只是個下屬。曹仁讓于禁駐紮在樊城以北,以和城中互相呼應。于禁忠實的執行了曹仁的命令。在和關羽的幾次戰鬥裡,于禁的七軍能夠和關羽相持,使得關羽無法專力攻擊襄樊,為曹魏保住襄樊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 但是八月暴雨連綿,漢水暴溢,平地水深數丈。這是天災,于禁也措手不及。所以,七軍被淹,于禁的責任不大。在被淹後,于禁沒有抵抗到底,但是在那種情況下,繼續抵抗也不會能再堅持多久,被俘也無可厚非。 但是,于禁遭到詬病的是,他本身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長期跟隨曹操。在曹操的指揮下,于禁以嚴格治軍,忠於職守聞名。由於他的品格和建立的功勞,使得他非常為曹操所信任。曹操生性多疑,素不將大軍交給異性將領單獨帶領。這次能夠將三萬大軍交給於禁,可見對於禁的器重。雖然兵敗被俘,也無可厚非。但是于禁見到關羽,低聲下氣,哀求饒命,完全喪失了一個大將應有的氣節,這是讓人不齒的地方。何況于禁平時在大將面前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更是讓人蔑視。 而與之對比的龐德,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不惜抬棺大戰關羽,還射中關羽一箭。在被洪水包圍的情況下,還和關羽奮戰到底,最後力盡而俘。被俘後,龐德面對關羽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最終慷慨就義,充分體現了大丈夫的氣節。以至於後來曹操嘆息道,我和于禁相交那麼多年,到了危難關頭,于禁竟然還不如龐德嗎?


《孫子兵法》中有言,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在這裡,龐德就是抱著必死的信念來和關羽作戰的,最後兵敗被殺也是死得其所。而於禁則不然,他追求的是活下去,所以兵敗被俘虜也就是他的必然歸宿。但是,喪失氣節活著,只會生不如死。于禁後來回到魏國,鬚髮皆白,相容枯槁,讓人看著可憐。他天天生活在愧疚悔恨之中,痛不欲生。但是曹丕依然沒有放過他。曹丕讓他去看侮辱他的畫,最終於禁羞愧發病而死。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和龐德一樣戰死沙場,也會青史留名。 人生也是如此,在平常可以我行我素,但到了真正的危難關頭,才會看出人的品行高低。有時候一時的動搖,走錯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說,我們不可不慎啊。


大秦源


龐德一戰成名!于禁一戰具損,歷史就是這樣!說不清道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