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於禁送回魏國時,曹操還活著,會如何處理于禁?

Pinkyo

我不清楚題主為什麼會提這樣的問題,于禁有什麼必死的理由嗎?曹操為什麼會殺于禁呢?于禁投降關羽確實很讓曹操失望,但罪不至死。于禁的失敗主要是天災,非戰之罪,而且局面已經被徐晃挽回了。

曹操當年入主兗州的時候,陳宮遊說張邈密謀造反,引呂布進來,曹操被殺的丟盔棄甲,如喪家之犬。只有在程昱、夏侯惇和荀彧的努力下勉強保住了三個城池落腳。後來呂布兵敗,當時曹營投降呂布的官員,曹操一個都沒殺,反而重新任用。別說這些官員,就連秦宜祿和陳宮,曹操都沒有殺,秦宜祿是張飛所殺,陳宮是自己慷慨赴死。

官渡之戰勝利,袁紹的營帳裡發現了一個大箱子,都是曹營文武官員與袁紹暗通款曲的書信甚至是投降書,曹操笑而不睬,付之一炬,沒有追究任何人。

張繡和賈詡可以說是害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還折損了愛將典韋。但張繡和賈詡投降以後一直被重用和封賞。後來在曹丕的設計下,張繡的兒子才被扣了謀反罪名。

曹操並非氣量狹小之人,曹操的胸懷寬廣,尤其在人才選用方面,當世豪傑無出其右。曹操所在意之事有三:門庭出身、家族親人、權力尊嚴。邊讓等人一再侮辱曹操家世,甚至當面謾罵,曹操怒而殺之。張闓謀財而殺曹操之父曹嵩和弟弟曹德,曹操怒而屠城。許攸、楊修之流恃才放曠、到處僭越唐突,終於作繭自縛。曹操一生確實也錯害了許多人,比如毛玠、崔琰等,但如陳琳、禰衡等人,曹操都未殺,一個重用,一個放逐,可見曹操並非殘忍好殺之輩。

于禁是靠積累功勞一步一步成為曹營將魁的,曹操雖然為他投降的事情很失望,卻不會因此殺于禁。


宅女美兒

都回答了不會殺,我更要強調一點,不僅是不會殺,更是不能殺!殺于禁對軍心不利。


其實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就是于禁未必投降了。所有的史料裡,對於關羽水淹七軍的表現都用的是“擒于禁,斬龐德”。並沒有說于禁投降。于禁也沒有替劉備關羽帶兵打仗。我們只能說結果是于禁沒死而龐德死了,而抓了兩個武將殺誰不殺誰完全取決於關羽,關羽沒有殺于禁殺了龐德並不見得就是于禁投降了。還有多種可能:


一、關羽可能與于禁有舊交。眾所周知,關羽曾經隨劉備在打呂布時與曹操有過合作,之後到了許昌,後來甚至還在曹操麾下,替曹操斬顏良。所以關羽與多位曹營將領關係都非常好,比如張遼、徐晃。因此,關羽與于禁有交情也並非沒有可能。關羽念舊情不殺于禁,而對龐德就沒必要留情了。

二、關羽可能覺得留著于禁有用。于禁在曹營地位崇高,後世將於禁與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並稱五子良將。但實際上在當時樂進已死,而其他四人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于禁,左將軍假節鉞。擒了這麼個大將說殺就殺豈不浪費?哪怕不能在談判中增加籌碼至少也能羞辱曹操一下。

三、東吳可能添油加醋。關羽死後,于禁落入東吳手中,因此所謂于禁投降極有可能是東吳放出的消息,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順便也羞辱一下曹魏。

言歸正傳,這種情況下,于禁如果回到許昌,曹操應該怎麼做?其實應該是消除謠言。哪怕于禁真的降了,也應該對外宣稱于禁沒有投降,說他寧死不屈,只是關羽不殺他,讓他受盡了折磨。


如果殺了于禁會怎麼樣?可能有人覺得這樣可以告誡將領們不能投降。而實際結果反而是會讓將領們更願意投降,一旦戰敗無論如何不能回去,活著回去就是個死,所以他們反而會死心塌地地投降,為敵國效力,只求活命。

因此我說,以曹操的智慧,不僅不會殺于禁,更重要的是不能殺于禁。


伊耆角木



于禁這個人的一生非常具有喜劇效果,起初為鮑旭手下從事,鮑旭投降曹操後歸屬曹操,在曹操陣營是他一生最光輝的一段時間。其間為曹操陣營立下汗馬功勞,于禁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一路做到曹操的五子良將。可於禁一生終因襄樊之戰晚節不保,被蜀漢五虎上將關羽擒獲,並投降了關羽。曹操得知消息以後,感嘆道:“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呂蒙攻破江陵以後,于禁又歸屬孫權,曹丕稱帝以後,孫權假意稱臣,並把于禁送還給曹魏。于禁回曹營後,遭到很多人嘲笑,曹丕還叫人畫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于禁投降的圖畫。不久,于禁便因羞愧而死。



如果當時曹操還沒死,估計也不會再去殺于禁了吧!首先,于禁當時已經一把年紀了,其次,事隔已經很久,而且於禁並沒有為劉備、孫權立過什麼功勞。再者于禁對曹營的貢獻巨大,殺之會失人心。


曉天下歷史

一定不會殺,曹操典型比較愛護身邊的將領,從給別人看的角度來講也不能殺,反而會好好接待,不過越是這樣于禁越難受,最後于禁的結局還是那樣,從投降關羽那一刻,基本就定型了于禁的結局,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