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于禁投降關羽?

張野禪


要說到于禁這個人物,大家可能都不太陌生,因為在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裡衍生出了這樣一個典故“水淹七軍”。而於禁則是這個事件的主人公,戰敗後被關羽俘虜並投降了,而後關羽被孫權擊敗,于禁輾轉為孫權所虜。

關於于禁這個人物,我們先從他的出生開始說起。“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也。”當時的泰山郡屬兗州地界,他此生的第一次出仕是始於黃巾之亂。

鉅鹿人張角因朝廷苛捐雜稅,加上全國又出現蝗災、大旱等天氣,連年收成不好,所以組織貧苦農民於光和七年的時候發動起義,當時聲勢浩大,兗州是黃巾軍的重要戰略地區,所以黃巾軍侵擾的特別頻繁,為此當時的泰山豪強鮑信招合徒眾,以求自保,而於禁也在其中。

于禁早期附從鮑信鎮守兗州,兗州牧劉岱敗於黃巾黨被殺,陳宮與鮑信擁曹操做了新兗州牧,從此于禁歸屬於曹,他的前程開始放光。

起初于禁不過一小嘍羅,“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都伯就是小隊長,隸屬將軍王朗(不是“三公有疾”的司徒王朗,此王朗時為會稽太守),王朗大膽地把于禁推薦給曹操,並稱于禁是塊兒大將的料。

一番面試後於禁升級了:拜軍司馬,陷陣都尉。于禁成了大隊長(曹操此時不過一州牧,都尉已經是中上級軍官了,低於折衝校尉夏侯惇、厲鋒校尉曹仁而已)。于禁能力突出,所以每戰必用,從徵呂布、斬劉闢、黃邵、破袁術將橋莛、樂就、李豐、梁綱等,戰功豐碩!

最終,于禁靠著赫赫戰功成為的曹營五子良將之一。然而卻因為一場敗仗,讓他過往的功績變得暗淡無比。

關羽三萬大軍把曹仁幾千人圍困在襄樊城內數月,曹操讓于禁統領七支部隊,共三萬多人前去解救。于禁剛到樊城安頓好部隊,傾盆大雨卻一連下十多天,漢水暴漲,水勢高達數丈,于禁的整個七支部隊全都處於深水之中,洪水中兵士各自奔命。

此時的于禁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說是戰爭,其實是老天爺跟于禁的戰爭,于禁毫無脾氣地完敗給了老天爺,于禁就這樣在洪水中被坐收漁翁之利的關羽擒降。

龐德作了無謂的抵抗,最終被關羽擒殺。羅老爺子在《三國演義》中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把樊城之戰、水淹七軍寫得與真實歷史大相徑庭,面目全非。龐德渾身是膽,奮力搏殺,剛烈神勇。于禁臨陣怯戰,重度缺鈣,可憐求降。關羽神機妙算,巧引特洪,淹沒七軍。

《三國志》描寫襄樊之戰的過程極其簡略,箇中勝負的真實原因已經搞不清楚了。不過,于禁兵敗是確鑿無疑的。只是,于禁為何束手就擒?作為曹魏的功勳元老,他為何如此這樣?

看《魏書》中記載:

《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盡沒。”

《曹仁傳》:“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

《龐德傳》:“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

連司馬懿都說:“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

可見於禁失敗確實跟雨水有關,但是真的跟戰守之失沒有關係嗎?“禁於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于禁幾乎沒怎麼交戰就投降了。

小編斗膽揣測,跟龐德死戰相對比,于禁心生投降之念,可能是他此刻算到了關羽不久會敗亡,魏吳會聯盟,這樣就可以生還回國。于禁為將多年,對三國形勢肯定了若指掌,尤其是自己身在戰局,肯定會計算後面魏蜀吳三國在荊州的勢力拉鋸。

結果揣測出了上面的結果,再加上貪生怕死,當時的情況戰也不能戰,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於是決定投降,只不過沒有想到這條回國之路會那麼難走,而且回國之後是那樣的不遭待見。

于禁一生征戰,出生入死,為曹魏立下功勞無數,而晚年卻得到了這樣的結局,不可謂不悲哀。

在我們這個鍵盤俠叢生、人與人之間信任程度薄弱的時代,誰都能喊出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沒有經歷過戰亂時代的我們沒有資格用現代的價值觀看待于禁的一生。


刀墓手札


于禁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他東征西討,為曹氏集團的發展與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襄樊之役中,于禁因一時疏忽,被因連日豪雨而暴漲盆溢的漢水淹沒了七軍,走投無路的他被迫投降了關羽。

是役,蜀國荊州守將關羽率大軍圍攻駐守樊城的魏將曹仁,曹操不得已派于禁等將領率七路大軍救援樊城。于禁大軍在荊州突遇洪水衝淹,溺死者無數,曹軍大敗虧輸,史稱“水淹七軍”。于禁帶殘部在高處避水,遭遇荊州水軍攻擊,他被迫率數萬歸降關羽。

《三國志》記載,于禁兵敗投降後先被關羽羈押,東吳呂蒙偷襲荊州得手後,他又被孫權軟禁在江東。曹操病故後,孫權為了集中力量對付急欲為關羽報仇的劉備,於是想示好曹魏,以改善吳、魏的關係,於是把于禁作為戰俘還給了魏國。回到魏國後,新繼位的魏文帝曹丕對於禁的投降行為非常鄙視,對他戰敗後沒有自殺殉國的行為表示不滿,還經常當眾用龐德戰敗後寧死不降、壯烈殺身成仁的事蹟羞辱于禁,于禁羞憤異常又百口莫辯,導致他心情長期灰暗、壓抑,後抑鬱成疾,不幸死去。

于禁不僅只是輸掉了一場戰役,還輸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甚至輸掉了自己的後半生。其實,身經百戰的于禁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他之所以投降關羽,恐怕是感覺到大勢已去,再戰無益,還有替自己手下那些在大洪水中劫後餘生的弟兄們考慮,所以才放下尊嚴,歸降關羽的吧?

同時,于禁身為三國時的一代名將,身負重託,率領七路大軍救援曹仁,卻為何被久攻樊城而不克、將士疲憊不堪的關羽打的一敗塗地的呢?

表面看,于禁之慘敗是因為天降大雨、漢水暴漲淹沒了七軍所致,那為何大水只淹曹軍,關羽的荊州軍也在附近,卻為何安然無恙呢?

于禁是北方人,精於騎射,卻不諳水戰。他率七軍遠道來援,卻不知南方的山川地理、氣候特徵與北方有很大的不同。一到雨季,遇山洪暴發,南方的河流漲水很快,大軍紮營在地勢低窪處是非常危險的,而且於禁率軍到水網密佈的荊州後沒有蒐集一定數量的船隻以防不測。身為大將,應該因時而動,因敵而變,于禁卻沒有考慮到這些,遂導致其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更要命的是,于禁率大軍抵達荊州後,並沒有立即投入戰鬥。兵貴神速,于禁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何故,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揮兵進攻關羽的疲憊之師,而是觀望、拖延了個把月,不僅貽誤了最佳戰機,還等來了一場滔天洪水,導致七軍遭受滅頂之災。

《三國志》記載:“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曹操七月就派遣于禁率七軍開赴樊城,而於禁抵達荊州後卻紮營觀望,沒有立即發動攻擊,而漢水直到八月才氾濫成災的。

假如於禁率魏軍到達樊城後,立刻下令對關羽的圍城部隊發起攻擊,他的勝算很大。因為當時劉備進取西川,已經帶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荊州兵馬,于禁帶來的七路大軍加上曹仁的樊城守軍,裡應外合之下,在數量上對關羽絕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關羽將軍隊部署在樊城外圍,沒有可靠的防禦工事作依託,面對于禁和曹仁的內外夾攻,蜀軍是抵擋不了多久的。

問題在於,為什麼在名將於禁的指揮下,曹軍沒有將優勢發揮出來,反而被相對弱勢的關羽打得一敗塗地呢?除老天幫忙外,于禁和曹仁都犯了不小的錯誤。

曹仁在樊城率部精血守城,打得很頑強,關羽損兵折將,損失不小,但他志在必得,就是不撤圍。于禁進軍到樊城附近時,不想一到就和關羽拼個魚死網破。畢竟被圍困的曹仁是唱主角的,所以於按兵不動,想觀望一番再做決斷。

曹仁與關羽鏖戰已久,當然也把希望寄託在于禁帶來的生力軍身上,他也是不願開關門首先出城與蜀軍拼殺。雙方都在打著小算盤,但兩人都未算到,拖來拖去,還沒等到和關羽決戰,卻等來了一場吞噬一切的漫天巨流。

有人分析說,曹仁、于禁官職相當,地位一樣,沒有上下級關係,彼此又沒有私交,關係一般,缺乏感情基礎,因此都在計較個人得失,只考慮保存實力,大局反而被撂在一旁,所以雙方都不願犧牲個人以及小集團的利益而去無私幫助對方。

曹操是權謀高手,但這次救援行動,他卻在人事安排上出現了失誤。他應該將整個荊州戰區的指揮權交給於禁,或者交給曹仁,這樣就不會出現令出多門、行動不統一、相互推諉扯皮的不利情況了。

後來,曹操改派徐晃率軍來解樊城之圍,曹仁吸取了第一次救援失敗的慘痛教訓,所以他率守軍浴血拼殺,死撐到底,最後和徐晃內外夾攻,逼退了關羽,總算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攻守博弈。從徐晃救曹仁的記載,或許能找到導致于禁失敗的的一些蛛絲馬跡來。

于禁的失敗、投降並不是單純的軍事失利 ,更不是他無謀無勇或不懂地理,而是由於他和曹仁配合不暢,相互觀望、推諉所致。由於兩人都寄希望於對方先出兵關羽硬拼,因而都消極避戰,以保存實力,最終耽誤了稍縱即逝的寶貴戰機。就在雙方拖延、猶豫、觀望之際,天降大雨,漢水猛漲,水淹七軍,遭受慘敗的于禁被逼率眾投降關羽。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只能說歷史對待于禁真不公平!

東漢末年可以說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戰爭圖畫,在這段以亂世、英雄、戰爭、謀略為主題的畫面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各種戰場廝殺。



三國時代的武將上戰場廝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有力戰而死的,能得到對手的尊敬,也有繳械投降的,也並不會被人指三道四看不起,甚至還能得到重用。

關羽投降過曹操,卻成為了後世忠義的象徵。

張遼也歸順了曹操,甚的重用,跟隨曹操東征西戰。

還有許許多多的降將,也沒怎麼有過罵名,憑什麼唯獨于禁投降了就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了,不公平!


農村第三代農民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率軍攻樊城,當時樊城是曹操治下,曹知樊城之重,派大將曹仁守之。

曹仁抵擋不住關羽,向曹求急,曹操派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救難。

豈料,秋八月,陰雨綿綿,漢水暴漲,水深平地,五六丈深。

于禁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關羽水淹七軍,曹魏五子良將於禁投降關羽,當時關羽威震華夏。

當時之勢,就連一世梟雄的曹操,也在考慮躲關羽之鋒芒,欲把都城許昌遷往他處。

可見以于禁一人之力,免大禍於斯實乃以卵擊石。

于禁之投降,為一時之宜。忠曹愛魏之心並未降關而去。

因此,日後,歷盡波折,還是回到魏國,又被魏所用。

于禁因這一汙點,終身蒙羞,而之為死。

惜乎!天意!事意!人何以堪?

歡迎你的光臨,歡迎你再來做客

給你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大同說史


“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自身辨曲直”,雖然都是投降,有些人的投降是對國家,或者原來勢力的辜負,比如糜芳,博士仁,這叫叛徒。而於禁這種,就像司馬懿說的,因為連降大雨,被水淹了,非戰之罪,于禁被困在山坡上,關羽坐著船就把他們擒了。所以于禁的投降不是叛變,沒有辜負曹操,但是有損自身氣節。關羽曾經也在下邳戰敗被俘,投降曹操,一樣是盡力之後被迫投降,沒有辜負劉備,有損氣節,關羽後來復投劉備,算是保全氣節。同樣情況的還有李陵,箭用完了,又沒有後援,李陵特別糾結,是自殺還是投降,甚至投降後想過刺殺單于。同樣的,盡力了,沒有辜負國家,但是損失自己氣節。于禁對於曹魏屢立戰功,如果說他的投降有什麼過錯,那就是沒有給別人樹立忠義的榜樣,站在曹操曹丕的角度,于禁是有錯的。


麥地傳奇


唉,三國降將極多,只有于禁是最苦的一個。。。個人感覺有這幾點原因。


1吾知禁三十年,何以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曹操所說)跟一個厚道的主子多麼重要啊!

2于禁被擒的時候,官拜左將軍,當時來曹操軍中,算是很大的官了,龐德一個新來的將領都寧死不降,于禁這個個重要人物投降,這對曹操打擊很大!

3于禁剛毅不二,讓一個剛毅正經,一絲不苟,執法嚴明的人投降,肯定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個人感覺是為了保全手底下人的性命!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啊!


熊大寶兒


1.先從龐德說起,話說魏王聽了于禁彙報後,是真懷疑龐德忠誠,但曹操何許人也及其擅長馭人之術,對龐德先懷疑後撫慰安撫,龐德深受感到,回到家裡,立即命人做好一口棺材。把棺材放在正堂,當眾舉杯說:“我受魏王深恩,必當以死為報。我此去襄樊,挑戰關羽。這口棺材,不是給他準備,就是給我自己準備的。絕無空棺而還的道理!”眾人皆垂淚相送。龐德一見關羽跟打雞血一樣誓要把關羽擒下,激戰百回不分勝負(打雞血潛力被激發空前的龐德與威震天下神一般存在的關羽),次日,龐德炸退使拖刀計,放冷箭,一箭正中關羽左臂,正要回馬斬關羽,卻聽到鳴金收兵之令,為何收兵且從下面說下


2.主帥于禁說:“魏王早有戒令,關羽智勇雙全。他雖然中了將軍一箭,我擔心其中有詐,故而收兵。”于禁看似在表面上救了關羽,實際上是出於對龐德的嫉妒。關羽名震天下,多少勇猛之將見了他都是有點心虛。曹操的眾將,都難忘在華容道上關羽刀下逃生的哪一幕,每個人都有心理陰影。今日如果真讓龐德這個無名小卒斬了關羽,立了大功,定會名鎮天下,那麼這些老臣宿將的顏面真是要無地自容啊。


3.上面說到于禁妒忌作怪,用所謂的“魏王早有戒令,關羽智勇雙全。這一潛規則公事公辦實則妒忌……後面就有水淹七軍了 關羽從此威望達到人生極點。

4.關羽冷笑道:“你向來知道我神威,怎麼敢率兵前來攻我?” 于禁俯首道:“我哪裡敢和君侯對敵。只是上命所差,不得已才來啊。” 關羽手綽長鬚,哈哈笑道:“我殺你,不過是像殺一條狗罷了,白白玷汙我的寶刀。”當即命人饒過於禁不殺,解赴荊州大牢中監押。



5.至於于禁投降以及投降後的生活,關於投降一種是說于禁顧慮數萬將士生命一種是說于禁年紀大銳氣消磨殆盡 ,自然而然的。後來荊州被孫吳佔據,于禁到了孫吳,後來曹丕稱帝于禁被遣送回國,奉命守護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將於禁戰敗乞降等事畫於陵壁,于禁看後慚愧發病而死。我認為于禁還是忠誠於曹魏的,迫於無奈而投降,收監大牢隔絕外界信息,放出消息于禁投降震懾曹魏軍心,最後羞愧而死……我想用《鎮魂街》裡于禁說的最多的話“末將於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不知頭條君們怎樣認為,歡迎討論!



種花家老表兔


唉,三國對於禁不公平,因為三國時代,遍地降將,唯獨于禁被罵,這不公平,但做個對比,似乎又很合理。

那些說為部下的,我不認可,關聖帝君以善待士卒,愛惜百姓聞名,就算于禁不降,帝君也不可能殺降卒,然後對大部分降將做個對比。

三國時代除呂布外,降將無非三種,第一種被擒而降,另一種主動投降,而關聖帝君屬於第三種,報恩不降,曹操擒關聖帝君回去而不殺,關聖帝君直接言明,你不殺我,我必報不殺之恩,但絕不留下,殺不殺你看著辦了,這種降將,算得上一種奇葩吧,至少古今沒找出第二個這種投降的。

在說于禁屬於哪一種,于禁屬於被擒而降,這種降將佔據了三國時代百分之九十以上,但為什麼唯獨于禁被罵?

因為在被擒而降的戰將裡,于禁又屬於一種奇葩,被擒而降的經典人物有張遼,徐晃,龐德,太史慈,張合,馬超,姜維等,這些降將和于禁一樣,被擒而降,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被擒之後對新主建功立業,絕不二降。

唯獨于禁,降關聖帝君後毫無建樹,帝君兵敗後又回曹魏,這樣看,于禁似乎有點不道義啊,但當時的情況也不允許于禁為帝君建功,這樣看于禁又很無辜。

對於禁,只能說,他絕不是怕死之輩,求榮之徒,但他為什麼投降?這是千古謎題,說為將士,對關聖帝君明顯不可能,就算他以死明志,帝君也不會殺降卒,但他卻又投降,會不會是緩兵之計?有可能,但真相如何,只有于禁自己知道。

另外,曹操那句反不如龐德邪,才是于禁晚節不保的關鍵,試想一下,如果曹操沒說那句話,還有人會認為于禁怕死嗎?


龍11914785


于禁這個人,歷史上無疑是一個悲情人物。

其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戰勳無數,更被拜為“五子良將”。 然而他一生的恥辱,卻定格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于禁受曹操命令馳援,卻因天降水患在敗給了當時如日中天的關羽,爾後投降。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於禁回魏,卻被時已登基的曹丕羞辱,同年去世,諡曰厲侯。

于禁晚年輾轉並叩首於魏、蜀、吳三方勢力,在某種意義上,他才是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可悲可嘆。

那麼,回想當年令于禁身敗名裂的襄樊之戰,他為何要執意投降關羽,而非慷慨殉主呢?

我們一般給出的解釋無非四個字,貪生怕死。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不妨撥開史料,從以下兩段記載捋一捋可能的真相。

第一段資料,出自《三國志·魏書第十七》,當時曹操討伐叛將張繡,勝負未定。于禁整飭軍務,“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

也就是說,于禁在路上發現十多個衣衫不整的傷兵,一問之下,方知是青州兵打家劫舍。這青州兵原是黃巾賊,後來投降了曹操,被整編。但這夥人比較放肆,經常乘機搶劫。于禁一聽原委,勃然大怒,並將青州兵帶頭鬧事的相關責任人緝拿歸案。

通過這段記載可知,于禁對於自己部下是相當愛護的,甚至不惜和同僚翻臉。

第二段記載,出自《三國志·吳書第九》,“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擒)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在這段資料中,我們發現,于禁投降關羽之後,關羽收編其數萬部眾,後因軍中缺糧,打起了孫權糧倉的主意。這也成為了關、孫交惡的一個導火索。

把兩段記載整理在一起,我們似乎隱約看出當時事件的真相。關羽水淹七軍,于禁見大勢已去,為保護部下性命,不惜委曲求全,屈膝於關羽之下。作為投降條件,關羽需保證數萬降卒的身家性命。對於關羽的人品,曾在曹營一起共事過的于禁是相當瞭解的(“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三國志》),基於此,于禁才大膽地做了這個將他永遠釘在恥辱柱上的投降之舉。當然,關羽也是言出必行的真英雄,後為了數萬降卒的生計,不惜貿然動了孫權的利益,最後落得身首異處。

遺憾的是,于禁的良苦用心終不為世人所理解,最後氣鬱攻心而亡。


白馬晉一


于禁率龐德領七軍解樊城之圍與戰關羽,北軍不諳荊襄天氣,被久居荊州的關羽借用天災打敗七軍。

東漢未年軍閥們都有嚴格甚至殘忍的束約士兵紀律。即主將陣亡,親兵逃生者皆斬。

于禁敗非戰之罪,乃天災所致。若其作為主帥不降,士兵即便一部分開小差而降,士兵家屬亦將被後方問責牽連。另一部分不降者必戰死。于禁必是以犧牲個人名節而保全三萬餘兵士及後方家屬選擇的無奈之舉。另於禁必度想:以關羽曾被擒而降且曹操任其歸舊主,關羽也應該效曹操之舉。于禁降關羽絕不可能是演義及影視劇的奴顏卑膝的形象,一定是有條件的,即不助羽攻魏。然作為將軍不攻難道去攻盟友孫權?於是關羽必是軟禁于禁於荊州。

于禁降關羽的罵名是在錯誤的時間段降而造就的。以于禁度曹操必不為難其家屬,度準確了,卻不料曹操大限到了,曹丕可沒有他爹的智慧及度量;其次天下大勢其時已是三分天下,天下態勢已明朗,于禁欲步關羽立功後歸舊主已成泡影,沒有平臺。

于禁作為一代名將,欲助曹氏奪取天下,不擴展軍事天文地理知識,是其敗軍的主責。東漢未年的來約軍人的連坐法又彰顯于禁仁人的一面。于禁降關羽最終羞死,可嘆可悲卻不可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